冷敷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17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敷袋。本冷敷袋包括长条状的袋体,袋体内腔构成用于供冷源安置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本冷敷袋还包括夹持及压紧于袋体袋面处从而将袋体内腔分隔为两个以上的次级腔室的夹持部;平行袋体长度方向而在袋体的一长边处设置导轨,夹持部外形呈钳夹状且夹持部的铰接端与导轨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夹持部的两钳体分别由袋体的两侧袋面而垂直袋体长度方向向袋体另一长边处延伸,且钳体的延伸端间彼此形成卡接紧固配合。本冷敷袋可实现袋体相对患者冷敷部位的自适应变形能力,以适应人体各部位轮廓差异,其相对患者冷敷部位的敷贴稳定性以及冷敷效率均可得到显著提升。

cold pack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 auxiliary medical appliance, in particular to a cold compress bag. The cold compress bag consists of a long strip of bag.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bag body is composed of a chamber for placement for the cooling source. I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old compress bag also includes holding and pressing the bag body into a clamping unit which is separated into more than two secondary chambers, and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parallel bag body is set at a long side of the bag. The articulated end of the clamping part is clamped and the clamp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rail between the guide rail and the guide rail. The two clamp body of the clamping unit extends from both sides of the bag body and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vertical bag body to the other long side of the bag body, and the extension end of the clamp body forms the clamping and fastening of the clamp body. The cold compress bag can realize the adaptive deformation ability of the bag body relative to the cold compress of the patient, so as to adapt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contour of each part of the bod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ld compress and the efficiency of cold compress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敷袋
本技术属于辅助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冷敷袋。
技术介绍
冷敷是应用低温刺激人体机体从而达到降温、止痛、止血、减轻炎性水肿和渗出以及促进伤口愈合康复的一种治疗方法。常见的冷敷是将冷源如制冷液或冰块等直接装入袋中制成冷敷袋,敷于损伤部位,以达到降温冷敷的作用。目前常用的冷敷袋存在的问题在于:冷源处于冷冻结块状态时,会直接使得冷敷袋呈现鼓袋状,导致相对患者皮肤的贴合性较差。尤其是对于患者四肢等轮廓变化较大的区域进行冷敷时,常出现冷敷袋敷贴不稳和掉落状况,从而给患者的实际使用带来较大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冷敷袋,本冷敷袋可实现袋体相对患者冷敷部位的自适应变形能力,以适应人体各部位轮廓差异,其相对患者冷敷部位的敷贴稳定性以及冷敷效率均可得到显著提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敷袋,包括长条状的袋体,袋体内腔构成用于供冷源安置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本冷敷袋还包括夹持及压紧于袋体袋面处从而将袋体内腔分隔为两个以上的次级腔室的夹持部;平行袋体长度方向而在袋体的一长边处设置导轨,夹持部外形呈钳夹状且夹持部的铰接端与导轨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夹持部的两钳体分别由袋体的两侧袋面而垂直袋体长度方向向袋体另一长边处延伸,且钳体的延伸端间彼此形成卡接紧固配合。优选的,所述袋体的一侧长边处开设有方孔,方孔的长边平行袋体长度方向,方孔的两相对的短边构成固接导轨两端的固接点;导轨外形呈长条杆状,夹持部的铰接端处同轴的贯穿设置有可穿入导轨轨身处的穿孔。优选的,所述方孔及导轨布置于袋体的袋底处,袋体的袋口布置于夹持部的延伸端所在的袋体长边处;连通袋体内腔的袋口沿袋体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优选的,袋口处设置可实现其适时启闭功能的密封拉条。优选的,袋体的中段袋面处设置有计时提醒器。优选的,袋体内腔敷设有一层起恒温保冷作用的保温层。优选的,在袋体的两端处布置有用于将袋体紧束于患者待冷敷部位处的紧束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结合目前常见冷敷袋结构的基础上,本技术另辟蹊径的采用了分隔件结构,通过夹持部相对袋体袋面的夹持压合,从而能使得袋体内腔快速形成多个彼此以夹持部隔离的次级腔室。在次级腔室形成后,通过次级腔室内的冷源即可实现相对患者待冷敷处的独立冷敷效果。由于夹持部的夹持,袋体袋面的夹持部位自然形成折边,显然也就具备了可弯折性,可以根据需要使冷敷袋适度变形,其相对患者皮肤的贴合效果更好。此外,导轨的布置是本技术的另一亮点。导轨使得夹持部可随时沿袋体长度方向而往复滑动,进而使得袋体各次级腔室的大小具备可调性,其冷敷面积亦可随之变化。或可根据患者待冷敷处的面积大小来调节出对应大小的次级腔室,从而实现针对性的一对一冷敷效果。或可根据患者四肢等位置的左右侧皮肤的冷敷面大小,而对两个或更多的次级腔室进行面积大小的划分,进而实现精确性的U型冷敷效果,其使用起来显然极为舒适而又灵活多变。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导轨是嵌设在袋体内部的。具体而言,导轨通过开设在袋体袋底处的方孔来进行固接,并通过位于夹持部的铰接轴处同轴布置的穿孔而实现夹持部相对导轨的滑移配合功能。在根据需要而将夹持部沿导轨滑移至指定位置后,闭合夹持部,即可方便而灵活的实现夹持部相对袋体带面的夹持以及袋体内腔各次级腔室的快速划分目的。3)、袋口应当沿袋体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或者说袋口应当布满袋体的位于延伸端所在的整个长边;这样,无论夹持部如何移动,都不会影响袋口的进料功能。当然,极端情况下,可无需采用袋口,而直接将液体或粉末状冷源如液体制冷剂等密封在袋体内腔中,从而利用液体或粉末状冷源的可塑性而确保本技术的次级腔室的划分功能。4)、计时提醒器,有助于医护人员或患者监控冷敷时间,从而避免因冷敷时间过短而导致冷敷效果不好,或冷敷效果过长而导致的皮肤冻伤状况,这尤其对于老年人等群体而言实用性更高。保温层则起到对袋体内腔冷源的保温功能。紧束带搭配本技术在夹持部作用下所形成的U型外形,可显著确保本技术相对患者待冷敷处的可靠固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的等尺寸放大图。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10-袋体11-方孔20-夹持部21-铰接端22-钳体30-导轨40-计时提醒器50-紧束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结构参照图1-2所示,其包括长方条状的具备内腔的袋体10;袋体10内腔构成供冷源安置的容纳腔。当冷源为无需多次置入的特殊制剂时,可以将袋体10内腔设置为封闭腔体。而当冷源选用蓝冰甚至是水等而需要在使用前方才置入袋体10内腔时,则可将袋体10制作为图1所示结构;也即在袋体10的上沿所在长边处开设可启闭的袋口。袋口处可以设置密封拉条,以便实现其适时的启闭及密封功能。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在袋体10的袋底位置处设置方孔11,且该方孔11的长度方向平行袋体10长度方向。方孔11内同向的布置导轨30,导轨30的两端固定于方孔11的宽边处,导轨30相对方孔11的布置位置可参照图1所示。在导轨30上穿设有一个滑块从而使得两者间形成滑轨导向配合;该滑块构成前述的夹持部20的铰接端21。夹持部20的两钳体22则分别由袋体10的两侧带面而垂直袋体10长度方向向上延伸,从而使得两钳体22的延伸端间彼此卡接,以使得两钳体22彼此夹紧并压合袋体10袋面。当钳体22压合袋体10袋面时,自然袋体10内腔也会被压迫,从而使得袋体10内腔被迫形成两个或更多个的次级腔室。次级腔室的大小乃至数目均可根据夹持部20的布置位置以及布置数目而定,其使用极为灵活,也能很方便的适应不同的冷敷面积及冷敷部位,其冷敷效果及冷敷效率均可得到有效提升。袋体10为舒适柔软保温材质,以既保冷而又能降低由于温度太低造成冻疮的几率为准。袋体10两端处布置紧束带50,从而在需要时可起到冷敷袋相对人体的可靠固定功能。计时提醒器40可以方便观察记录冷敷时间,及时提醒患者和医务人员,尤其能避免由于冷敷过长而造成并发症。在必要时,甚至可在袋体10袋面处增加一层空气腔室。空气腔室布置于袋体10袋面处,从而起到垫层的功能。待空气腔室充满空气后,冷敷袋可以起到更为柔性的冷敷效果,以进一步减少皮下淤血扩散,患者的使用舒适度亦可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敷袋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敷袋,包括长条状的袋体(10),袋体(10)内腔构成用于供冷源安置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本冷敷袋还包括夹持及压紧于袋体(10)袋面处从而将袋体(10)内腔分隔为两个以上的次级腔室的夹持部(20);平行袋体(10)长度方向而在袋体(10)的一长边处设置导轨(30),夹持部(20)外形呈钳夹状且夹持部(20)的铰接端(21)与导轨(30)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夹持部(20)的两钳体(22)分别由袋体(10)的两侧袋面而垂直袋体(10)长度方向向袋体(10)另一长边处延伸,且钳体(22)的延伸端间彼此形成卡接紧固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敷袋,包括长条状的袋体(10),袋体(10)内腔构成用于供冷源安置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本冷敷袋还包括夹持及压紧于袋体(10)袋面处从而将袋体(10)内腔分隔为两个以上的次级腔室的夹持部(20);平行袋体(10)长度方向而在袋体(10)的一长边处设置导轨(30),夹持部(20)外形呈钳夹状且夹持部(20)的铰接端(21)与导轨(30)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夹持部(20)的两钳体(22)分别由袋体(10)的两侧袋面而垂直袋体(10)长度方向向袋体(10)另一长边处延伸,且钳体(22)的延伸端间彼此形成卡接紧固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0)的一侧长边处开设有方孔(11),方孔(11)的长边平行袋体(10)长度方向,方孔(11)的两相对的短边构成固接导轨(30)两端的固接点;导轨(30)外形呈长条杆状,夹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若颖黄维凤陈灿灿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