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篱浇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93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篱浇灌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水管、设置在水管上的盖板、设置在盖板的下侧且与水管内壁固定连接的挡板、设置在水管的管壁外侧的引导台、设置在水管上的传动组件以及固定连接在传动组件上的限制板,所述引导台上贯穿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布置的多个喷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浇灌绿篱时浇灌的区域不均匀,造成了水分的浪费的问题。

A hedgerow irrig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dgerow irrigation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water pipe, a cover plate set on the pipe, a baffle fix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cover plate and a fixed connection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pipe, a guide table set on the outside of the pipe wall of the pipe,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set on the pipe and a fixed connec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 plurality of water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guide platform through circumferential equidistance arrangement.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uneven irrigation area when watering hedgerows and causes the waste of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篱浇灌器
本技术涉及园林浇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篱浇灌器。
技术介绍
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则的种植形式,称为绿篱,也叫植篱、生篱等。绿篱可以减弱噪声,美化环境,围定场地,划分空间,屏障或引导视线于景物焦点,也可以作为雕像、喷泉、小型园林设施物等的背景。绿篱需要经常浇水,在干旱季节时,应早晚各浇一次,且应浇透;在粉尘污染重的地段,应随时进行冲洗,确保叶面洁净,叶绿;在其它季节,应根据气候和土壤的干湿情况进行,一般2-3天浇洒一次。现有的绿篱在浇灌方面一般采用在绿篱旁边设置的出水管口安装喷头进行浇灌,使得喷头进行360度或者扇形喷洒、浇灌,浇灌的面积大,效率高。但是现有的浇灌方式有一个不足,就是浇灌时喷头喷出的水呈圆弧型,在圆弧型远处和近处浇灌的水比较少,而圆弧型边线的中心区域却一直被浇灌,导致浇灌过度,造成了水分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篱浇灌器,它通过对现有的浇灌设备进行改进,使得浇灌的范围不断变化,进而使得对于绿篱的浇灌均匀透彻。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绿篱浇灌器,包括水管、设置在水管上的盖板、设置在盖板的下侧且与水管内壁固定连接的挡板、设置在水管的管壁外侧的引导台、设置在水管上的传动组件以及固定连接在传动组件上的限制板,所述引导台上贯穿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布置的多个喷水孔,所述限制板的边缘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布置的多个大限制区和小限制区,所述大限制区和小限制区间隔分布,所述大限制区和小限制区半扣在喷水孔上,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垂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凸出限制板的上表面,且凸出部分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挡板和盖板之间存在空腔,所述挡板上贯穿设置有引导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先将绿篱浇灌器安装在绿篱旁边设置的出水管口上,将开关打开,出水管口中的水进入绿篱浇灌器,进入绿篱浇灌器中的水进入引导孔中,并且经过引导孔之后对进行冲击,通过传动组件将动力传递给限制板,使得限制板转动,而且水管中的水经由喷水孔喷出,使得限制板在不断转动的同时限制板上的大限制区和小限制区不断交替的半扣在喷水孔上,使得喷水孔的孔口形状不断变化,进而喷水孔喷出的水的范围也在不断的变化。通过设置绿篱浇灌器,使得浇灌的范围不断变化,对于绿篱的浇灌均匀透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水管内部的直板风轮、一端固定连接在直板风轮上且另一端穿出水管壁的传动杆、连接在传动杆的另一端上的第一斜齿轮组、连接在第一斜齿轮组上的从动杆、连接在从动杆的另一端上的第二斜齿轮组、连接在第二斜齿轮组上的转动杆、连接在转动杆的另一端上的第三斜齿轮组以及连接在第三斜齿轮组上的固定筒,所述限制板固定连接在固定筒上,所述直板风轮设置在空腔中,所述引导孔正对直板风轮的齿片,所述固定杆穿设在固定筒中,所述第一斜齿轮组、第二斜齿轮组以及第三斜齿轮组中的斜齿轮为同一型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孔中喷出的水击打在直板风轮上,进而带动整个传动组件,使得限位板运动,用齿轮传动能更好的将动力传递给限制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水孔的长度大于引导孔到直板风轮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水管中的水更为优先进入引导孔,更为方便的使得限制板动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板的下表面与引导台上开设有喷水孔的表面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绿篱浇灌器在使用时限制板对于喷水孔的限制更好,对于水的利用效率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风轮支架,所述直板风轮转动连接在风轮支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绿篱浇灌器的工作过程中,直板风轮在转动时更为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的内壁的下侧贯穿设置有沿周向等间距布置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一端开设在空腔的内壁上,另一端与喷水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绿篱浇灌器中使直板风轮转动的水分更为方便的排出,而且与喷水孔连接,避免了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绿篱浇灌器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空腔外壁上的托架,所述从动杆以及转动杆穿设在托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空腔外壁上设置有托架,而且从动杆和转动杆穿设在托架上,进一步的增加了传动组件工作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位于空腔外侧的部分设置有防护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传动组件从空腔中穿出,且转动,使得水也可能从此处流出,对齿轮造成影响,为了降低水对齿轮造成的影响,在传动组件上设置有防护壳,进一步对传动组件进行保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壳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由通孔对齿轮进行润滑,使得传动组件的传动更为方便快捷。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对现有的浇灌设备进行改进,使得浇灌的范围不断变化,进而使得对于绿篱的浇灌均匀透彻;2、通过在空腔中开设有排水孔,在绿篱浇灌器中使直板风轮转动的水分更为方便的排出,而且与喷水孔连接,避免了浪费;3、通过在传动组件上设置有防护壳,降低水对齿轮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对传动组件进行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的绿篱浇灌器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1中的绿篱浇灌器去除盖板和限制板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的绿篱浇灌器去除盖板和限制板的示意图。图中,1、水管;2、盖板;21、固定杆;22、限位螺母;23、弹簧;3、挡板;31、引导孔;32、风轮支架;4、空腔;41、排水孔;5、引导台;51、喷水孔;6、传动组件;61、直板风轮;62、传动杆;63、第一斜齿轮组;64、从动杆;65、第二斜齿轮组;66、转动杆;67、第三斜齿轮组;68、固定筒;7、限制板;71、大限制区;72、小限制区;8、托架;9、防护壳;9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绿篱浇灌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水管1,水管1上设置有将水管1的一端封闭的盖板2,盖板2的下侧设置有与水管1内壁固定连接的挡板3,在水管1中盖板2和挡板3之间形成一个空腔4。挡板3下侧的水管1的管壁外侧凸出设置有引导台5,引导台5呈环型套设在水管1的外壁上。引导台5上贯穿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布置的多个喷水孔51,喷水孔51的一端与水管1连通。挡板3上贯穿设置有引导孔31,引导孔31的上侧设置有传动组件6。传动组件6包括设置在空腔4内部的直板风轮61,直板风轮61固定在挡板3上设置的风轮支架32上,且直板风轮61在风轮支架32上可以转动。直板风轮61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杆62,传动杆62的另一端穿出水管1且连接有第一斜齿轮组63,第一斜齿轮组63上连接有从动杆64,从动杆64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第二斜齿轮组65,第二斜齿轮组65上连接有转动杆66,转动杆66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第三斜齿轮组67,第三斜齿轮组67上连接有固定筒68,固定筒68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限制板7。其中,引导孔31正对直板风轮61的齿片,而且喷水孔51的长度大于引导孔31到直板风轮61的距离,所有的斜齿轮为同一型号。传动组件6在使用时,先使直板风轮61转动,带动传动杆62和第一斜齿轮组63转动,再经由第一斜齿轮组63将动力传递给第二斜齿轮组6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绿篱浇灌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篱浇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管(1)、设置在水管(1)上的盖板(2)、设置在盖板(2)的下侧且与水管(1)内壁固定连接的挡板(3)、设置在水管(1)的管壁外侧的引导台(5)、设置在水管(1)上的传动组件(6)以及固定连接在传动组件(6)上的限制板(7),所述引导台(5)上贯穿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布置的多个喷水孔(51),所述限制板(7)的边缘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布置的多个大限制区(71)和小限制区(72),所述大限制区(71)和小限制区(72)间隔分布,所述大限制区(71)和小限制区(72)半扣在喷水孔(51)上,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垂直设置有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21)凸出限制板(7)的上表面,且凸出部分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22),所述挡板(3)和盖板(2)之间存在空腔(4),所述挡板(3)上贯穿设置有引导孔(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篱浇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管(1)、设置在水管(1)上的盖板(2)、设置在盖板(2)的下侧且与水管(1)内壁固定连接的挡板(3)、设置在水管(1)的管壁外侧的引导台(5)、设置在水管(1)上的传动组件(6)以及固定连接在传动组件(6)上的限制板(7),所述引导台(5)上贯穿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布置的多个喷水孔(51),所述限制板(7)的边缘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布置的多个大限制区(71)和小限制区(72),所述大限制区(71)和小限制区(72)间隔分布,所述大限制区(71)和小限制区(72)半扣在喷水孔(51)上,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垂直设置有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21)凸出限制板(7)的上表面,且凸出部分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22),所述挡板(3)和盖板(2)之间存在空腔(4),所述挡板(3)上贯穿设置有引导孔(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篱浇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设置在水管(1)内部的直板风轮(61)、一端固定连接在直板风轮(61)上且另一端穿出水管(1)壁的传动杆(62)、连接在传动杆(62)的另一端上的第一斜齿轮组(63)、连接在第一斜齿轮组(63)上的从动杆(64)、连接在从动杆(64)的另一端上的第二斜齿轮组(65)、连接在第二斜齿轮组(65)上的转动杆(66)、连接在转动杆(66)的另一端上的第三斜齿轮组(67)以及连接在第三斜齿轮组(67)上的固定筒(68),所述限制板(7)固定连接在固定筒(68)上,所述直板风轮(61)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海峰沈敏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乾建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