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花的嫁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4891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花的嫁接方法,其中,所述嫁接方法包括砧木树干嫁接及砧木顶端嫁接两部分,其中树干嫁接采用同一高度对生嫁接、相邻高度嫁接点旋转固定角度对生嫁接的方法,顶端嫁接沿顶端外缘间隔嫁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不同的嫁接方式,结合接穗和砧木的自然生长周期,配合科学合理的接穗位置设计,使得茶花的嫁接成活率大大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长势,提高了茶花盆景的成型速度,配合后期的造型与养护工作,嫁接后的茶花造型美观大方,层次分明,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到不同的茶花绽放的美景,且嫁接不同种或不同颜色的茶花接穗,还延长了茶花盆景的欣赏周期,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The grafting method of a kind of Camelli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grafting of tea flower, in which the grafting method includes two parts: grafting of rootstock tree trunk and grafting on the top of rootstock, in which the trunk grafting is grafted on the same height to grafted on the same height and rotation fixed angle of adjacent height grafting point, and the top is grafted along the outer edge of the top. The invention adopts different grafting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natural growth cycle of scion and rootstock, combined wit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he scion position, making the grafting survival rate of the tea flower greatly improved, and having a good growth trend, improving the forming speed of the camellia bonsai, with the later modeling and maintenance work and the grafted camellia. It is beautiful and elegant in shape. It can appreciate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different tea flowers from various angles, and grafted the scion of different or different colors. It also prolongs the appreciation cycle of the tea flower bonsai, and has good economic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花的嫁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花的嫁接方法,属于盆景领域,尤其是茶花盆景领域。
技术介绍
茶花,又称山茶花,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L.)中以观赏为主要栽培目的的种、变种、品种等植物种质的统称,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贵花卉之一,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茶花的颜色是比较丰富的,有红、黄、白、粉,甚至白瓣红点等色,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若是一株树上面可以开两种颜色的花或多种颜色的花,或是在不同时期均有花观赏,会更好的提高其观赏性。基于对茶花盆景更高的观赏性的要求,急需一种可以嫁接出在同一段砧木上生长出不同茶花的嫁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劈接法为基础,获得一种新的茶花的嫁接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茶花的嫁接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茶花的嫁接方法分为砧木的树干嫁接和顶端嫁接,其中:树干嫁接采用同一高度对生嫁接、且相邻高度嫁接点旋转固定角度对生嫁接的方法,顶端嫁接采用沿顶端外缘间隔嫁接。旋转角度一般为90°,这样使得茶花接穗在相邻层之间垂直且间隔层之间平行,便于操作且使得接穗在砧木上分布均匀,开花后整齐美观。本专利技术的茶花的嫁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f)树干嫁接:在已种植生根的砧木上进行嫁接,嫁接由距基质土层1m的高度处开始自下而上进行,嫁接时,同一高度层对生嫁接两枝接穗,相邻层嫁接点旋转90°嫁接两枝对生接穗,也就是说,相邻两层之间的接穗连线为垂直的,两层之间距离为10~15cm,嫁接至距砧木顶端20~25cm处停止嫁接;嫁接后嫁接口需进行缠绑和树干包裹;g)顶端嫁接:树干顶端外缘进行间隔嫁接,每个接穗之间相距2cm左右,嫁接后砧木顶端进行套袋包裹;h)发芽:嫁接的茶花叶芽萌发后,需刺破叶芽表面的包裹物,使叶芽生长出新的枝条;i)二年施肥:叶芽长出后的第二年,春季对栽种土壤及新叶施肥;j)三年成型:叶芽长出后的第三年,春季解除树干及顶端的包裹物。砧木树干和顶端的包裹物选择多样,可以使砧木保持水分的材料均可,包括各类型的有机合成材料、天然材材或复合材料等,本专利技术优选质轻价廉使用方便的薄膜及透明封口袋用于砧木树干及顶端的包裹。缠绑砧木嫁接口及包裹物的材料也同包裹物一样具有多种选择,对缠绑材料在此不做限制,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是质轻价廉韧性好带微弹的纤维绳,便于紧密缠绑的同时不影响砧木及接穗的正常生长。优选地,树干嫁接在春季进行。砧木树干的嫁接采用劈接法,劈接法嫁接后的嫁接后需要用纤维绳或胶带缠绕扎进嫁接口,有利于嫁接口的愈合;树干缠绕完后,用偏薄白色透明的薄膜包裹树干,减少水分的散失。优选地,砧木顶端采用半面劈接法嫁接,嫁接后需要对顶端进行套袋包裹,并将袋口扎紧,保证砧木的水分不会从顶端散失。劈接法和半面劈接法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优选的嫁接方法,任何可行的嫁接方法均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茶花嫁接工作。优选地,二年施肥时,培养基质中施用尿素、磷酸钙、硫酸钾肥料,比例为N:P:K=3:1:1,对长出的新叶喷施液体肥料,浓度为0.2%~0.5%,比例为N:P:K=3:1:1。肥料的配比可以根据茶花接穗和砧木的具体种类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施肥量仅为一种优选方案,不应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优选地,当叶芽长出的枝条长度为25~35cm长时,可以进行造型,利用铝丝绕着枝条进行缠绑造型,可以使茶花枝条呈一定角度的螺旋状,增加了茶花枝条的美观效果,提高了茶花盆景的可观赏性。缠绑自砧木的根部向顶端从下往上依次造型,枝条采用螺旋式缠绑,缠绑自叶柄下侧进行,轻弯枝条铝丝使枝条水平生长或水平向下生长,变换缠绑方向为根据枝条的生长速度,缠绑60~140天变换一次铝丝的缠绑方向,缠绑方向与前次缠绑时方向相反。茶花枝条的造型方式各异,不进行缠绑造型也是可以的,进行缠绑造型时,需要对长出的枝条进行螺旋式缠绑,使枝条呈现出弯曲的曲线美,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及本公司的其他专利申请,在此不做赘述。优选地,砧木为连蕊茶。更优选地,单干连蕊茶粗5~15cm。优选地,砧木在进行嫁接前需要进行处理生根,包括剪根、杀菌、种植、施肥等步骤,具体为:选择砧木:在冬季选择单干砧木,清除根系的周边土,保留直径2cm以上的根系,剪除多余根系,用清水冲洗根系,在室内阴干后,用800~1500倍的杀菌剂进行杀菌;种植砧木:将杀菌后的砧木种植在充满培养基质的容器内,栽植后对砧木树干进行包裹,减少水分的散失;栽植后用1000~1500倍的生根液浇灌,至整个基质完全浇透;第二年的3月份和4月份同样浇灌1000~1500倍的生根液,第二年3月份之后即可进行嫁接,嫁接工作与生根液的浇灌时间没有必然联系。更优选地,培养基质为红壤烧制的陶土与红壤配制而成,陶土与红壤的配制比例为6~7:3~4。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为了使培养基质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培养基质中的陶土由大颗粒陶土和中颗粒陶土混合而成,大颗粒陶土的平均直径为2~4cm,中颗粒陶土的平均直径为1~2cm。更优选地,培养基质的配制比例为大颗粒陶土:中颗粒陶土:红壤=3:3~4:3~4。优选地,接穗数量较多,花期相同或相近,包括同种同色、同种异色、异种同色、异种异色等多种组合,组合多样,造型美观。更优选地,不同品种嫁接时,花期较早的茶花嫁接在下部,花期较晚的茶花嫁接在上部,使茶花依次由下至上依次开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以连蕊茶为砧木,采用不同的嫁接方式,将花期相近的或相隔一定时期的茶花嫁接与一株连蕊茶上,产生一树两花、一树多花的茶花树。本专利技术中的嫁接方法巧妙地结合接穗和砧木的自然生长周期,配合科学合理的接穗位置设计,使得茶花的嫁接成活率大大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长势,提高了茶花盆景的成型速度,配合后期的造型与养护工作,嫁接后的茶花造型美观大方,层次分明,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到不同的茶花绽放的美景;且嫁接不同种或不同颜色的茶花接穗,还延长了茶花盆景的欣赏周期,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对生长出的枝条在半木质化的时期进行造型设计,增强了枝条的灵动感和延伸感,并未花苞绽放提供了人为的多种角度,铝丝质软不伤害枝条,造型效果好,定期变换缠绑方向保证了枝条不受造型损伤,并且加固了造型效果,使得嫁接茶花盆景的造型效果更好更持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茶花嫁接的螺旋缠绑实拍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茶花嫁接的劈接嫁接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茶花的嫁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场购买得到。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茶花的嫁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择砧木:当年的11月份至第二年的2月份之间,选择5~15cm粗的单干连蕊茶,在室内清除根系周边土,保留直径2cm以上的根系,剪除多余根系,用清水冲洗根系,在室内阴干后,用800~1500倍的杀菌剂进行杀菌。b)种植砧木:将杀菌后的砧木种植在容器内,基质为红壤烧制的陶土与红壤配制而成,大颗粒陶土的平均直径为2~4cm,中颗粒陶土的平均直径为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茶花的嫁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花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花的嫁接方法分为砧木的树干嫁接和顶端嫁接,其中:树干嫁接采用同一高度对生嫁接、且相邻高度嫁接点旋转固定角度对生嫁接,顶端嫁接采用沿顶端外缘间隔嫁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31 CN 20171104419261.一种茶花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花的嫁接方法分为砧木的树干嫁接和顶端嫁接,其中:树干嫁接采用同一高度对生嫁接、且相邻高度嫁接点旋转固定角度对生嫁接,顶端嫁接采用沿顶端外缘间隔嫁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花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干嫁接方法具体为:在已种植生根的砧木上进行嫁接,嫁接由砧木树干距基质层面1m的高度处开始自下而上进行;嫁接时,同一高度层对生嫁接两枝接穗,相邻层嫁接点旋转90°嫁接两枝对生接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花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嫁接为树干顶端外缘进行间隔嫁接,每个接穗之间相距1cm~3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花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嫁接后的茶花养护,所述在接穗叶芽萌发后的第二年进行养护,养护步骤包括对砧木培养基质施肥和对接穗新长出的叶片进行施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花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茶花的嫁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树干嫁接:在已种植生根的砧木上进行嫁接,嫁接由1m的高度处开始自下而上进行,嫁接时,同一高度层对生嫁接两枝接穗,相邻层嫁接点旋转固定角度嫁接两枝对生接穗,两层之间距离为10~15cm,嫁接至距砧木顶端20~25cm处停止嫁接;嫁接后嫁接口需进行缠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彦明王瑞陈刚饶培元陈永忠向辉王湘南陈隆升彭邵锋张震马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多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