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房屋的屋顶及木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007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木结构房屋的屋顶及木屋。其中,该木结构房屋的屋顶包括主梁、以及架设在主梁上副梁,其包括隔热层,安装于副梁的上方;定向刨花板,设于隔热层上方;第一防水层,设于定向刨花板的上方,述第一防水层与定向刨花板有一设定距离,第一防水层与主梁之间留有缺口;龙骨,位于中间主梁的两侧并架设于副梁上,龙骨上方铺设第二防水层,第二防水层位于第一防水层上方,第二防水层的外缘于第一防水层交错,龙骨上设有排气孔,第一防水层辐射热能时所述副梁、隔热层与第一防水层之间的热空气沿所述缺口上升再从排气孔中排出。此屋顶保持屋顶有持续空气流动,这样热能不容易进入室内,从而保持恒定清凉室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结构房屋的屋顶及木屋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木结构房屋的屋顶及木屋。
技术介绍
木屋建造越来越普及,器对应的各种的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比如,木屋屋顶需求量也相应要求量巨大。现有技术中,通常做法是木屋屋顶主梁做好以后会安装饰面板加上隔热岩棉5cm,岩棉铺好后安装4-6cm龙骨,然后龙骨上安装1.5cm定向刨花板(OSB板),最后铺上1.5mm防水沥青卷材再加沥青瓦。现有的这种做法虽然已经有了隔热层和防水层,但由于隔热层和防水层都是沥青(市面上最稳定的防水材质)做成。在炎热的夏天,沥青吸热系数非常大,导致屋顶沥青被太阳直射后吸收热能,辐射回木屋里面,导致木屋里面然后仍然很热,人体感觉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方案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木屋室内的温度降低、人体感觉舒适的木结构房屋的屋顶及木屋。本技术提供一种木结构房屋的屋顶,包括主梁、以及架设在所述主梁上副梁,其包括:隔热层,安装于副梁的上方;定向刨花板,设于隔热层上方;第一防水层,设于所述定向刨花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防水层与定向刨花板有一设定距离,所述第一防水层与主梁之间留有缺口;龙骨,位于中间主梁的两侧并架设于副梁上,所述龙骨上方铺设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位于第一防水层上方,第二防水层的外缘于第一防水层交错,龙骨上设有排气孔,第一防水层辐射热能时所述副梁、隔热层与第一防水层之间的热空气沿所述缺口上升再从排气孔中排出。进一步的,所述主梁为三根,所述主梁之间呈三角排布,中间主梁的高度略高于两侧的主梁,所述副梁斜搭在相邻的两主梁上,所述主梁与副梁形成人行结构。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于副梁下方的饰面板。进一步的,所述副梁厚度为14-17cm。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隔热岩棉。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4-6cm。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5cm。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木屋,其包括主架以及如前述屋顶。所述主架架设于屋顶上。本技术的木结构房屋的第一防水层与定向刨花板有一设定距离,使得屋顶隔热层与第一防水层之间的距离变大,第一防水层辐射热能时所述副梁、隔热层与第一防水层之间的热空气沿所述缺口上升再从排气孔中排出,保持屋顶有持续空气流动,这样热能不容易进入室内,从而保持恒定清凉室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木结构房屋的屋顶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方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方案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方案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木结构房屋的屋顶,包括主梁10、以及架设在主梁10上副梁20、隔热层30、定向刨花板40、第一防水层50、龙骨60。隔热层30,安装于副梁20的上方。定向刨花板40,设于隔热层30上方;第一防水层50,设于定向刨花板40的上方,第一防水层50与定向刨花板40有一设定距离,第一防水层50与主梁10之间留有缺口;龙骨60,位于中间主梁10的两侧并架设于副梁20上,龙60骨上方铺设第二防水层70,第二防水层70位于第一防水层50上方,第二防水层70的外缘于第一防水层50交错,龙骨60上设有排气孔(图未示),第一防水层50辐射热能时副梁20、隔热层30与第一防水层50之间的热空气沿缺口上升再从排气孔中排出。主梁10为三根,主梁10之间呈三角排布,中间主梁的高度略高于两侧的主梁,副梁20斜搭在相邻的两主梁10上,主梁10与副梁20形成人行结构。木结构房屋的屋顶还包括安装于副梁20下方的饰面板80。所述饰面板80与所述隔热层30分别位于副梁20的两侧。副梁厚度为14-17cm。优选的,副梁厚度为15cm。隔热层为隔热岩棉。隔热层的厚度为4-6cm。优选的,隔热层的厚度为5cm。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木屋,其包括主架以及如前述屋顶。所述主架架设于屋顶上。本技术的木结构房屋的第一防水层与定向刨花板有一设定距离,使得屋顶隔热层与第一防水层之间的距离变大,第一防水层辐射热能时副梁、隔热层与第一防水层之间的热空气沿缺口上升再从排气孔中排出,保持屋顶有持续空气流动,这样热能不容易进入室内,从而保持恒定清凉室温。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木结构房屋的屋顶及木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结构房屋的屋顶,包括主梁、以及架设在所述主梁上副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层,安装于副梁的上方;定向刨花板,设于隔热层上方;第一防水层,设于所述定向刨花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防水层与定向刨花板有一设定距离,所述第一防水层与主梁之间留有缺口;龙骨,位于中间主梁的两侧并架设于副梁上,所述龙骨上方铺设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位于第一防水层上方,第二防水层的外缘于第一防水层交错,龙骨上设有排气孔,第一防水层辐射热能时所述副梁、隔热层与第一防水层之间的热空气沿所述缺口上升再从排气孔中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结构房屋的屋顶,包括主梁、以及架设在所述主梁上副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层,安装于副梁的上方;定向刨花板,设于隔热层上方;第一防水层,设于所述定向刨花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防水层与定向刨花板有一设定距离,所述第一防水层与主梁之间留有缺口;龙骨,位于中间主梁的两侧并架设于副梁上,所述龙骨上方铺设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位于第一防水层上方,第二防水层的外缘于第一防水层交错,龙骨上设有排气孔,第一防水层辐射热能时所述副梁、隔热层与第一防水层之间的热空气沿所述缺口上升再从排气孔中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为三根,所述主梁之间呈三角排布,中间主梁的高度略高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凯迪森木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