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260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聚偏氟乙烯聚合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包括聚合釜,还包括控制器、热水槽和冷水槽,聚合釜上设置有夹套和测温装置,测温装置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夹套的夹套腔的进水端设置有阀组Ⅰ,热水槽和冷水槽的出水端均设置有水泵,控制器连接控制三通阀Ⅰ、三通阀Ⅱ、阀组Ⅰ和水泵;热水槽上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Ⅰ和液位控制装置Ⅰ,冷水槽上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Ⅱ和液位控制装置Ⅱ。该系统能够补充反应引发所需的热量,也能及时将反应生成的热量转移,控制反应温度条件的波动,使反应温度维持恒定,达到理想的产品质量和收率。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of polymeriz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olymerization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polymerization kettle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a polymerizer, a controller, a hot water tank and a cold water tank. A jacket and a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are arranged on the polymerizer. The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transfers the temperature signal to the controller and the inlet of the jacket chamber. A valve group I was set, the water end of the hot water trough and the cold water trough were all set with water pump, and the controller was connected to control three valve I, three valve II, valve group I and water pump, 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I and level control device I were set up on the hot water tank, 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II and the liquid level control device II were set up on the chilled water tank. The system can supplement the heat required by the reaction, transfer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reaction in time, control the fluctuation o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keep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constant, and achieve the ideal quality and yield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涉及聚偏氟乙烯聚合生产

技术介绍
聚偏氟乙烯(PVDF)是经HCFC-142b裂解成VDF单体,再通过聚合反应生成的含氟高分子材料,聚偏氟乙烯树脂由于具有优良的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和热加工性能,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能源、环保、电子、化工、建材等相关产业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其重要性和开发前景在含氟高分子材料中跃居第二位。在聚偏氟乙烯生产过程中,聚合釜是关键设备,其一般的工艺流程是:液相偏氟乙烯通过气化器后产生偏氟乙烯气体,通过隔膜压缩机升压后,连续通入卧式聚合釜进行聚合反应。在聚合釜中的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过程,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并且,这也是一个多种参数相互制约的复杂过程,工艺控制指标的好坏关系到生产能否稳定运行,生产效益以及设备安全问题,因此如何实现聚合釜的最优控制,多年来一直是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十分关注、并为之不懈努力的课题。中国专利CN204395926U公开了一种新型聚合釜结构,该新型聚合釜结构聚合釜的釜壁处形成夹套,该夹套的夹套腔内设有环状盘管,环状盘管的进水端通过管路与热水调节阀连接,夹套腔的进水端通过管路与冷却水调节阀连接,热水调节阀和冷却水调节阀均与PLC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聚合釜的腔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的数据采集端连接,环状盘管的进水端和夹套腔的进水端均设置于靠近釜底的位置。其在釜夹套内增设环状盘管,具备独立的热循环系统和独立的冷却循环系统,利用智能PLC控制系统对釜内温度进行检测,同时,更具检测数据实现对冷水阀和热水阀的开闭调节,最终确保釜内温度长期稳定在80℃,有利于控制产品质量的稳定系数。上述现有技术虽然能够实现对聚合釜的温度进行控制的作用,但是其简单的通过热水阀和冷水阀来控制热水和冷水分别进入环状盘管和夹套腔,很难精确的控制热水和冷水的温度,从而不能对聚合釜中的温度进行精确的调节,并且其热水和冷水都不能循环利用,从而不利于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补充反应引发所需的热量,也能及时将反应生成的热量转移,控制反应温度条件的波动,使反应温度维持恒定,达到理想的产品质量和收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包括聚合釜,还包括控制器、热水槽和冷水槽,聚合釜上设置有夹套和测温装置,热水槽和冷水槽的出水端通过三通阀Ⅰ连接夹套的夹套腔进水端,夹套的夹套腔出水端通过三通阀Ⅱ连接热水槽和冷水槽的进水端;测温装置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夹套的夹套腔的进水端设置有阀组Ⅰ,热水槽和冷水槽的出水端均设置有水泵,控制器连接控制三通阀Ⅰ、三通阀Ⅱ、阀组Ⅰ和水泵;热水槽上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Ⅰ和液位控制装置Ⅰ,冷水槽上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Ⅱ和液位控制装置Ⅱ。作为优选,聚合釜为立式聚合釜。作为优选,测温装置包括温度测量仪Ⅰ和温度测量仪Ⅱ,温度测量仪Ⅰ用于输出聚合釜内的温度联锁信号,温度测量仪Ⅱ用于输出聚合釜内的温度信号。作为优选,温度控制装置Ⅰ包括温度测量仪Ⅲ和阀组Ⅱ,阀组Ⅱ通过管道连接有低压蒸汽罐。作为优选,温度控制装置Ⅱ包括温度测量仪Ⅳ和阀组Ⅲ,阀组Ⅲ通过管道连接有冷盐水罐。作为优选,阀组Ⅰ、阀组Ⅱ、阀组Ⅲ均为四阀组。作为优选,液位控制装置Ⅰ包括液位仪Ⅰ和补水开关阀Ⅰ,液位仪Ⅰ用于将热水槽内的液位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液位信号控制补水开关阀Ⅰ的开、关。作为优选,液位控制装置Ⅱ包括液位仪Ⅱ和补水开关阀Ⅱ,液位仪Ⅱ用于将冷水槽内的液位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液位信号控制补水开关阀Ⅱ的开、关。作为优选,补水开关阀Ⅰ和补水开关阀Ⅱ均通过水管连接补水水箱。作为优选,聚合釜内的温度为45℃~5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设置有控制器、测温装置、温度控制装置Ⅰ、液位控制装置Ⅰ、温度控制装置Ⅱ、液位控制装置Ⅱ,能够实现温度信号以及液位信号的传输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化的调节聚合釜内的温度保持恒定。2.本技术的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在聚合釜上设置有温度测量仪Ⅰ和温度测量仪Ⅱ,温度测量仪Ⅰ用于输出温度联锁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温度联锁信号后对热水槽和冷水槽进行控制输出热水或者冷水,温度测量仪Ⅱ用于输出温度控制信号,控制器接收温度控制信号后控制打开或者关闭位于夹套的夹套腔的进水端的阀组Ⅰ的开、关,温度测量仪Ⅰ和温度测量仪Ⅱ输出的联锁信号和温度控制信号共同作用,以达到维持聚合釜内温度恒定的作用。3.本技术的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热水槽和冷水槽的出水端通过三通阀Ⅰ连接夹套的夹套腔进水端,夹套的夹套腔出水端通过三通阀Ⅱ连接热水槽和冷水槽的进水端,三通阀Ⅰ和三通阀Ⅱ能够保证在开启一端支路的同时,另一端支路处于关闭的状态,4.本技术的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阀组Ⅰ、阀组Ⅱ、阀组Ⅲ均为四阀组,均由控制器连接控制,用于调节水解质进入聚合釜时的流量,从而进一步控制聚合釜内的反应温度基本恒定;阀组Ⅱ用于调节低压蒸汽进入热水槽时的流量,从而控制热水槽内的温度基本恒定;阀组Ⅲ用于调节冷盐水进入冷水槽时的流量,从而进一步控制冷水槽内的温度基本恒定。5.本技术的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在热水槽上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Ⅰ和液位控制装置Ⅰ,冷水槽上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Ⅱ和液位控制装置Ⅱ,分别对热水槽和冷水槽内的温度和液位进行控制,从而保证输送到聚合釜中的水的温度以及保证热水槽和冷水槽中有充足的热水和冷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系统工程图。图中:1、聚合釜;11、夹套;121、温度测量仪Ⅰ;122、温度测量仪Ⅱ;2、控制器;3、热水槽;311、温度测量仪Ⅲ;321、液位仪Ⅰ;322、补水开关阀Ⅰ;4、冷水槽;411、温度测量仪Ⅳ;421、液位仪Ⅱ;422、补水开关阀Ⅱ;51、三通阀Ⅰ;52、三通阀Ⅱ;61、阀组Ⅰ;62、阀组Ⅱ;63、阀组Ⅲ;7、水泵;8、低压蒸汽罐;9、冷盐水罐;10、补水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包括聚合釜1、控制器2、热水槽3和冷水槽4。其中,聚合釜1为立式聚合釜,该聚合釜1上设置有夹套11,夹套11的夹套腔的出水端连接三通阀Ⅱ52的一通,三通阀Ⅱ52的二通和三通分别连接热水槽3和冷水槽4的进水端。当温度大于40℃时,控制器2控制打开三通阀Ⅱ52中连接冷水槽4的三通,当温度小于或者等于40℃时,控制器2控制打开三通阀Ⅱ52中连接热水槽3的二通。热水槽3和冷水槽4的出水端均设置有水泵7,夹套11的夹套腔的进水端连接有阀组Ⅰ61,该阀组Ⅰ61为四阀组,由控制器2控制,阀组Ⅰ61用于调节热水或者冷水进入聚合釜1时的流量,从而进一步控制聚合釜1内的反应温度进本恒定。阀组Ⅰ61通过水管连接三通阀Ⅰ51的一通,三通阀Ⅰ51的二通和三通分别连接热水槽3和冷水槽4出水端的水泵7。当温度大于40℃时,控制器2控制打开三通阀Ⅰ51中连接冷水槽4的三通以及设置在冷水槽3上的水泵7,当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包括聚合釜(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2)、热水槽(3)和冷水槽(4),所述聚合釜(1)上设置有夹套(11)和测温装置,所述热水槽(3)和冷水槽(4)的出水端通过三通阀Ⅰ(51)连接所述夹套(11)的夹套腔进水端,所述夹套(11)的夹套腔出水端通过三通阀Ⅱ(52)连接所述热水槽(3)和冷水槽(4)的进水端;所述测温装置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所述夹套(11)的夹套腔的进水端设置有阀组Ⅰ(61),所述热水槽(3)和冷水槽(4)的出水端均设置有水泵(7),所述控制器(2)连接控制所述三通阀Ⅰ(51)、三通阀Ⅱ(52)、阀组Ⅰ(61)和水泵(7);所述热水槽(3)上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Ⅰ和液位控制装置Ⅰ,所述冷水槽(4)上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Ⅱ和液位控制装置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包括聚合釜(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2)、热水槽(3)和冷水槽(4),所述聚合釜(1)上设置有夹套(11)和测温装置,所述热水槽(3)和冷水槽(4)的出水端通过三通阀Ⅰ(51)连接所述夹套(11)的夹套腔进水端,所述夹套(11)的夹套腔出水端通过三通阀Ⅱ(52)连接所述热水槽(3)和冷水槽(4)的进水端;所述测温装置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所述夹套(11)的夹套腔的进水端设置有阀组Ⅰ(61),所述热水槽(3)和冷水槽(4)的出水端均设置有水泵(7),所述控制器(2)连接控制所述三通阀Ⅰ(51)、三通阀Ⅱ(52)、阀组Ⅰ(61)和水泵(7);所述热水槽(3)上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Ⅰ和液位控制装置Ⅰ,所述冷水槽(4)上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Ⅱ和液位控制装置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釜(1)为立式聚合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温度测量仪Ⅰ(121)和温度测量仪Ⅱ(122),所述温度测量仪Ⅰ(121)用于输出所述聚合釜(1)内的温度联锁信号,所述温度测量仪Ⅱ(122)用于输出聚合釜(1)内的温度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釜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Ⅰ包括温度测量仪Ⅲ(311)和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荣刘庆德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汇智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