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路板组件及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51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路板组件及净水器,水路板组件包括:水路板,其上设有安装槽;至少两根导水管,其设于安装槽内,导水管的下端封闭,且管壁上设有通水孔;滤芯底座盖,其盖设在安装槽上,导水管穿过滤芯底座盖并能够相对滤芯底座盖移动;以及弹性件,其两端分别与导水管的下端和安装槽的底壁相抵;其中,当滤芯与滤芯底座盖相连时,各导水管在滤芯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第一位置,各通水孔移离滤芯底座盖并分别与水路板上对应的水路管道连通;当滤芯与滤芯底座盖分离时,各导水管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第二位置,各通水孔位于滤芯底座盖内并分别与对应的水路管道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水路板组件的零部件少,不仅简化了工艺且节约了成本。

A WaterBoard assembly and water purifi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ter circuit board component and a water purifier, which comprises a waterway board,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slot; at least two pipes are located in the installation slot,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duit is closed, and the pip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through hole, and the filter core base cover is located on the safety tank, and the conduit passes through the filter core cover cover and can be used. It is enough to move the relative filter base cover, and the elastic parts, which are separately from the lower end of the aqueduct and the bottom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slot, and when the filter co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lter base cover, each conduit moves down to the first posi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ilter core, and the water holes are removed from the bottom cover of the filter core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waterway board. When the filter core is separated from the base cover of the filter core, the aqueduct moves upwards to the second posi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elastic part, and the water holes are located in the base cover of the filter core and dis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waterway pipes respectively. The components of the waterplate component in the utility model are few, which not only simplifies the process, but also saves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路板组件及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水体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路板组件及具有该水路板组件的净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净水器滤芯底座,大部分为一滤芯底座组件,该滤芯底座组件包含:安装座、滤芯底座盖、旋转式进/出水管、密封圈等零件装配成组件后再装配到水路板上,此设计零件多,增加了装配工艺,从而增加了成本。同时,现有的滤芯底座在转变为止水状态时为旋转式的结构,旋转式的止水结构同样增加了零件或增加了模具的成本。例如公告号为CN204485401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滤芯和过滤装置,以及公开号为CN104941293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双向止水结构以及滤芯和滤芯清洗方法中的止水结构,其滤芯与底座间均为旋转连接,不仅结构复杂,且制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廉的水路板组件及具有该水路板组件的净水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路板组件,包括:水路板,其上设有安装槽;至少两根导水管,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导水管的下端封闭,且管壁上设有通水孔;滤芯底座盖,其盖设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导水管穿过所述滤芯底座盖并能够相对所述滤芯底座盖移动;以及弹性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水管的下端和安装槽的底壁相抵;其中,当滤芯与所述滤芯底座盖相连时,各所述导水管在所述滤芯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第一位置,各所述通水孔移离所述滤芯底座盖并分别与所述水路板上对应的水路管道连通;当所述滤芯与所述滤芯底座盖分离时,各所述导水管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第二位置,各所述通水孔位于所述滤芯底座盖内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水路管道断开。本实施例直接将导水管装设在水路板上,滤芯可直接通过导水管与水路板连接,无需后期再安装滤芯底座,本实施例中的水路板组件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不仅简化了工艺且节约了成本。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底座盖上设有与所述导水管一一对应的通孔,各所述导水管分别穿设在对应的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的外缘沿所述通孔的轴向向下延伸形成包围所述导水管的延伸部。该延伸部的设置可起到导向导水管移动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内形成有与所述导水管及与所述导水管相对应的水路管道一一对应的腔室,各所述延伸部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腔室中,各所述水路管道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腔室连通。延伸部与对应的腔室的连接可使得自导水管流出的液态水仅能够流入对应的导水管道,而不会积聚在安装槽内或流向其他导水管道,造成水流混乱的现象发生。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内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有用于形成所述腔室的圆柱形型腔,不仅制备工艺简单,且牢固程度较强。作为优选,所述导水管的管体上位于所述通水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延伸部的内壁相贴靠,当所述导水管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延伸部的内壁相贴靠。两个密封圈的设置不仅可保证导水管流出的水仅能够流向对应的导水管道,且能够在滤芯与水路板间处于止水状态时不会有水流入导水管道。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底座盖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与所述滤芯的端部外形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底壁与所述圆柱形型腔的上端相抵靠,插槽的设置可使得滤芯与滤芯底座盖间连接的更牢固。作为优选,所述插槽的底壁与所述圆柱形型腔的上端间设有密封垫,该密封垫用于密封圆柱形型腔上端与滤芯底座盖间的缝隙。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圆柱形型腔相贴靠,所述密封垫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型腔的上端,所述密封垫包括与所述圆柱形型腔一一对应且相互连接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有与所述圆柱形型腔的上端外形匹配的凹槽,该凹槽的设置可使密封垫与圆柱形型腔的结合更牢固。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多个,并与所述导水管一一对应设置,以使得各导水管在滤芯与水路板分离时均能够伸出滤芯底座盖。本技术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净水器,其包括滤芯和上述水路板组件,通过设置上述水路板组件可简化净水器的制备工艺,降低净水器的制备成本。本技术的水路板组件及净水器的有益效果在于,水路板上直接设有导水管,使得无需后期在水路板上独立安装滤芯底座便可实现滤芯与水路板的连通,为用户提供了方便。且本申请中的水路板组件相比现有技术中整合有滤芯底座的水路板所需的零部件少,使得结构更简单,大大简化了制备工艺,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水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滤芯与水路板分离后导水管的状态)。图2为本技术的水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滤芯与水路板相结合时导水管的状态)。图3为本技术的水路板组件的分解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净水器的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1-水路板;2-滤芯底座盖;3-导水管;4-弹性件;5-通水孔;6-水路管道;7-安装槽;8-延伸部;9-第一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11-密封垫;12-插槽;13-滤芯;14-圆柱形型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路板组件,其包括:水路板1,其上设有安装槽7;至少两根导水管3,其设于安装槽7内,该导水管3的上端敞口,下端封闭,且管壁上设有通水孔5;滤芯底座盖2,其盖设在安装槽7上,导水管3穿过滤芯底座盖2并能够相对滤芯底座盖2移动;以及弹性件4,其两端分别与安装槽7的底壁和导水管3的下端相抵,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4为弹簧,且弹性件4为多个并与导水管3一一对应设置;当滤芯13与滤芯底座盖2相连时,滤芯13顶推导水管3使其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弹性件4受导水管3的挤压而处于压缩状态,通水孔5由滤芯底座盖2内移至滤芯底座盖2的外部,并分别与水路板1上对应的水路管道6连通,也就是,导水管3同时与滤芯13和对应的水路管道6连通,滤芯13与水路板1间此时处于通水状态;当滤芯13脱离滤芯底座盖2时,导水管3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也即,初始位置,通水孔5由滤芯底座盖2外被带动移入滤芯底座盖2内,并分别与对应的水路管道6断开,也就是,导水管3即不与滤芯13连通,也不与对应的水路管道6连通,滤芯13与水路板1此时处于止水状态。本实施例中仅通过驱动导水管3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的来回切换便可实现滤芯13与水路板1间的通水与止水效果,操作简单。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滤芯底座盖2、导水管3和弹性件4均直接装配在水路板1上,利用水路板1构成安装座,以形成一滤芯底座,无需如现有技术中一样还需要另组合装配一滤芯底座,并将装配好的滤芯底座再装设到水路板1上才可完成水路板1与滤芯13间的连通。故,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水路板组件不仅大大简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显著降低了制备成本。继续结合图1和图2,滤芯底座盖2包括盖体,盖体上设有与导水管3一一对应的通孔,各导水管3分别穿设在对应的通孔中,各通孔的外缘沿通孔的轴向向下延伸形成包围对应的导水管3的延伸部8。也就是,延伸部8为横截面为圆环形的柱状体,导水管3穿设在通孔及延伸部8中并能够相对二者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槽7内形成有与导水管3及与导水管3相对应的水路管道6一一对应的腔室,各延伸部8分别位于对应的腔室中,各水路管道6分别与对应的腔室连通,举例来说,将多根导水管依次命名为第一、第二、第三导水管等等,将水路管道依次命名为第一、第二、第三水路管道等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路板组件及净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路板,其上设有安装槽;至少两根导水管,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导水管的下端封闭,且管壁上设有通水孔;滤芯底座盖,其盖设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导水管穿过所述滤芯底座盖并能够相对所述滤芯底座盖移动;以及弹性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水管的下端和安装槽的底壁相抵;其中,当滤芯与所述滤芯底座盖相连时,各所述导水管在所述滤芯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第一位置,各所述通水孔移离所述滤芯底座盖并分别与所述水路板上对应的水路管道连通;当所述滤芯与所述滤芯底座盖分离时,各所述导水管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第二位置,各所述通水孔位于所述滤芯底座盖内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水路管道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路板,其上设有安装槽;至少两根导水管,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导水管的下端封闭,且管壁上设有通水孔;滤芯底座盖,其盖设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导水管穿过所述滤芯底座盖并能够相对所述滤芯底座盖移动;以及弹性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水管的下端和安装槽的底壁相抵;其中,当滤芯与所述滤芯底座盖相连时,各所述导水管在所述滤芯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第一位置,各所述通水孔移离所述滤芯底座盖并分别与所述水路板上对应的水路管道连通;当所述滤芯与所述滤芯底座盖分离时,各所述导水管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第二位置,各所述通水孔位于所述滤芯底座盖内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水路管道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底座盖上设有与所述导水管一一对应的通孔,各所述导水管分别穿设在对应的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的外缘沿所述通孔的轴向向下延伸形成包围所述导水管的延伸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形成有与所述导水管及与所述导水管相对应的水路管道一一对应的腔室,各所述延伸部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腔室中,各所述水路管道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腔室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朱燕飞刘盛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晟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