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显梅专利>正文

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248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采用全新结构设计,引入内置腔体的底座(1),在底座(1)的蓄水池表面设计采用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一方面以试管支撑风干杆(2)实现针对试管的支撑,另一方面,利用试管支撑风干杆(2)内部与底座(1)内部腔体的连通,以及试管支撑风干杆(2)表面的通风孔,基于具体所设计的电机驱动电路(6),针对底座(1)内腔体中各个微型风扇(5)进行智能同步控制,由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的通风孔实现向试管内部的送风操作,能够有效提高试管的风干效率。

A test tube device us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est tube frame device used in the laboratory, which adopts a new structure design and introduces a base (1) with a built-in cavity. In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1), the air dry rod (2) is designed to support the test tube. On the one hand, the test tube supports the wind dry rod (2) to support the test tube. On the other hand, the test is used. The pipe support wind dry rod (2)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base (1) and the ventilation hole on the surface of the air dry rod (2) supported by the test tube. Based on the designed motor drive circuit (6), the intelligent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is made for each micro fan (5) in the base (1) inner cavity body, and the air dry rod (2) is supported by the various root test tubes. The ventilation hole can realize the air supply to the test tub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ir drying efficiency of the test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检测科需要进行大量的检测工作,特别是试管在清洗之后,其表面遍布着水渍,而长时间的水渍残留,会造成细菌的滋生,因此,我们需要避免水渍的残留,现有技术中,对于试管外表面的水渍,我们可以采用干布进行擦拭,而对于内部的水渍,我们通常将试管口朝下进行放置,使得试管中的水渍逐渐顺着试管内壁,由试管口流出,通常称之为沥水;但是现有方法仅能依靠水滴的自身重力,顺试管内壁进行流淌,该方法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全新结构设计,引入主动式电控风干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试管风干效率的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包括内置腔体的底座、至少一根试管支撑风干杆、至少一个微型风扇和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源模块、电机驱动电路、控制按钮,各个微型风扇分别经电机驱动电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电源模块连接外部电源,由电源模块经控制模块为控制按钮进行供电;同时,由电源模块依次经控制模块、电机驱动电路后、分别为各个微型风扇进行供电;其中,各个微型风扇相互并联,构成风扇机组,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PNP型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模块的正级供电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风扇机组的两端上,同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并接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并经第二电阻R2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经第四电阻R4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底座上表面为内凹式凹面,构成蓄水池,底座的下表面设置镂空结构,连通底座内部腔体与外部空间;各个微型风扇阵列设置在底座内部腔体中,且各个微型风扇的工作气流方向背向底座下表面镂空结构;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电机驱动电路分别设置于底座内部腔体的侧壁上;控制按钮设置于底座的外侧壁上;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的结构相同,其中,试管支撑风干杆包括两端相互贯通的通管和封盖板,封盖板的口径与通管上其中一敞开端的口径相适应,封盖板固定密封连接在通管上的该敞开端上,形成通管的封闭端,通管侧壁上、以封闭端为起点向敞开端的方向,在预设长度区域内设置各个贯穿通管内外空间的通风孔;底座上蓄水池表面设置至少一个贯穿底座内部腔体与外部空间的通孔,通孔的数量与试管支撑风干杆的数量相等,且各个通孔的口径与试管支撑风干杆敞开端的口径相等,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分别位于底座上蓄水池表面上,且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的敞开端分别一一对应与底座上蓄水池表面的各个通孔相连接,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的内部空间与底座内部腔体相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个微型风扇均为微型无刷电机风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微处理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处理器为ARM处理器。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采用全新结构设计,引入内置腔体的底座,在底座的蓄水池表面设计采用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一方面以试管支撑风干杆实现针对试管的支撑,另一方面,利用试管支撑风干杆内部与底座内部腔体的连通,以及试管支撑风干杆表面的通风孔,基于具体所设计的电机驱动电路,针对底座内腔体中各个微型风扇进行智能同步控制,由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的通风孔实现向试管内部的送风操作,能够有效提高试管的风干效率;(2)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中,针对各个微型风扇,均进一步设计采用微型无刷电机风扇,使得本专利技术所设计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所设计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具有高效的风干效果,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3)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中,针对控制模块,进一步设计采用微处理器,并具体设计采用ARM处理器,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试管支撑风干杆,3.控制模块,4.电源模块,5.微型风扇,6.电机驱动电路,7.控制按钮,8.通风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包括内置腔体的底座1、至少一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至少一个微型风扇5和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模块4、电机驱动电路6、控制按钮7,各个微型风扇5分别经电机驱动电路6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电源模块4连接外部电源,由电源模块4经控制模块3为控制按钮7进行供电;同时,由电源模块4依次经控制模块3、电机驱动电路6后、分别为各个微型风扇5进行供电;其中,各个微型风扇5相互并联,构成风扇机组,电机驱动电路6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PNP型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模块3的正级供电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风扇机组的两端上,同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并接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并经第二电阻R2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经第四电阻R4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底座1上表面为内凹式凹面,构成蓄水池,底座1的下表面设置镂空结构,连通底座1内部腔体与外部空间;各个微型风扇5阵列设置在底座1内部腔体中,且各个微型风扇5的工作气流方向背向底座1下表面镂空结构;控制模块3、电源模块4、电机驱动电路6分别设置于底座1内部腔体的侧壁上;控制按钮7设置于底座1的外侧壁上;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的结构相同,其中,试管支撑风干杆2包括两端相互贯通的通管和封盖板,封盖板的口径与通管上其中一敞开端的口径相适应,封盖板固定密封连接在通管上的该敞开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腔体的底座(1)、至少一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至少一个微型风扇(5)和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模块(4)、电机驱动电路(6)、控制按钮(7),各个微型风扇(5)分别经电机驱动电路(6)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电源模块(4)连接外部电源,由电源模块(4)经控制模块(3)为控制按钮(7)进行供电;同时,由电源模块(4)依次经控制模块(3)、电机驱动电路(6)后、分别为各个微型风扇(5)进行供电;其中,各个微型风扇(5)相互并联,构成风扇机组,电机驱动电路(6)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PNP型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模块(3)的正级供电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风扇机组的两端上,同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并接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并经第二电阻R2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经第四电阻R4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底座(1)上表面为内凹式凹面,构成蓄水池,底座(1)的下表面设置镂空结构,连通底座(1)内部腔体与外部空间;各个微型风扇(5)阵列设置在底座(1)内部腔体中,且各个微型风扇(5)的工作气流方向背向底座(1)下表面镂空结构;控制模块(3)、电源模块(4)、电机驱动电路(6)分别设置于底座(1)内部腔体的侧壁上;控制按钮(7)设置于底座(1)的外侧壁上;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的结构相同,其中,试管支撑风干杆(2)包括两端相互贯通的通管和封盖板,封盖板的口径与通管上其中一敞开端的口径相适应,封盖板固定密封连接在通管上的该敞开端上,形成通管的封闭端,通管侧壁上、以封闭端为起点向敞开端的方向,在预设长度区域内设置各个贯穿通管内外空间的通风孔(8);底座(1)上蓄水池表面设置至少一个贯穿底座(1)内部腔体与外部空间的通孔,通孔的数量与试管支撑风干杆(2)的数量相等,且各个通孔的口径与试管支撑风干杆(2)敞开端的口径相等,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分别位于底座(1)上蓄水池表面上,且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的敞开端分别一一对应与底座(1)上蓄水池表面的各个通孔相连接,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的内部空间与底座(1)内部腔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腔体的底座(1)、至少一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至少一个微型风扇(5)和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模块(4)、电机驱动电路(6)、控制按钮(7),各个微型风扇(5)分别经电机驱动电路(6)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电源模块(4)连接外部电源,由电源模块(4)经控制模块(3)为控制按钮(7)进行供电;同时,由电源模块(4)依次经控制模块(3)、电机驱动电路(6)后、分别为各个微型风扇(5)进行供电;其中,各个微型风扇(5)相互并联,构成风扇机组,电机驱动电路(6)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PNP型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模块(3)的正级供电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风扇机组的两端上,同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并接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并经第二电阻R2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显梅
申请(专利权)人:梁显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