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发热智能内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22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发热智能内衣,包括文胸本体,所述文胸本体由背带和罩杯组成,其中罩杯包括下扒部、侧骨部和鸡心部;所述罩杯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贴身面料层、里料A层、第一填充海绵层、第二填充海绵层和里料B层;所述第一填充海绵层和第二填充海绵层之间设置石墨烯发热片和震动电机。本石墨烯发热智能内衣,采用发热和振动二合一按摩,比单一功能的按摩效果更佳;采用分时控制方式,实现按摩和发热单独进行,按摩时间和加热时间默认15分钟,强度可调;电池采用便于拆卸的设计,灵活的更换电池。

A kind of intelligent underwear with graphene heat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aphene heating intelligent underwear, which comprises a bra body. The bra body consists of a belt and a cup cup, in which the cup consists of a scraper, a side bone and a chicken heart. The cup is divided into a body layer, a A layer, a first filled sponge layer, a second filling sponge layer and the inside of the cup. A graphene heating plate and a vibrating motor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filling sponge layer and the second filling sponge layer. It is better than single function massage, using time sharing control mode to carry out massage and heating alone. The massage time and heating time are 15 minutes and the intensity can be adjusted; the battery is easy to remove and unload, and the battery is changed flexi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发热智能内衣
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烯发热智能内衣。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逐渐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与平时的人际交往中,而自身的身心健康和锻炼时间越来越少,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目前,为了缓解自身的工作压力,释放平时工作中的繁琐事务,人们常常选择较为轻松、简单的运动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压力,而且投入成本小,简单环保,在进行运动时,往往会由于身着较为轻松简单的运动服,尤其是女性在运动时,一般都穿着运动款的内衣,长时间挤压胸部,出现各种胸部疾病。而且现有的内衣,一般具有磁疗和热疗功能,但是不具备震动按摩功能,另外,现有的主动发热式的内衣,虽然能主动发热,但是无法智能进行调温、普通发热材料功耗高需外接类似充电宝式大电池,灵活性较差,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新型按摩结构的智能内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智能内衣,具有按摩和发热的功能,同时按摩和发热可单独进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发热智能内衣,包括文胸本体,所述文胸本体由背带和罩杯组成,其中罩杯包括下扒部、侧骨部和鸡心部;所述罩杯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贴身面料层、里料A层、第一填充海绵层、第二填充海绵层和里料B层;所述第一填充海绵层和第二填充海绵层之间设置石墨烯发热片和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的外表面包裹硅胶;所述石墨烯发热片贴在包裹震动电机的硅胶上;所述下扒部上靠近鸡心部的位置安装震动电机和石墨烯发热片共用正极、震动电机负极和石墨烯发热片负极;所述文胸本体的内腔中还设置了控制电路板;所述石墨烯发热片和震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控制电路板上的输出端连接震动电机和石墨烯发热片共用正极、震动电机负极和石墨烯发热片负极。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由单片机U1、稳压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发热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稳压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发热电路的输处端电性连接于单片机U1的输入端,单片机U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电源电路上。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文胸本体采用按扣链接,控制电路板上内置可充电的锂电池。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还电连接了USB充电接口,USBUSB充电接口通过MicroUSB充电线连接控制盒。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发热片和震动电机均为圆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采用发热和振动二合一按摩,比单一功能的按摩效果更佳。2采用分时控制方式,实现按摩和发热单独进行,按摩时间和加热时间默认15分钟,强度可调。3内衣采用夹层结构,将按摩单元设置在夹层中,使其与普通内衣外观相似,使之适合具体的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给使用者带来极大方便,以及便于使用者获得最佳的体验。4电池采用便于拆卸的设计,灵活的更换电池。5按摩单元的功率和强度能灵活调节,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体质和偏好等不同的求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最佳的体验。6采用控制盒调温电路实现智能调温,有利于热量有效利用。功能丰富,灵活性好,实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罩杯的面料分解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石墨烯发热片与动电机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控制盒外形图;图5为本技术的控制盒内部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的控制电路板原理图。图中:1文胸本体、11背带、12罩杯、121贴身面料层、122里料A层、123第一填充海绵层、124第二填充海绵层、125里料B层、13下扒部、14侧骨部、15鸡心部、16震动电机和石墨烯发热片共用正极、17震动电机负极、18石墨烯发热片负极、2石墨烯发热片、3震动电机、4硅胶、5控制电路板、6稳压电路、7电机控制电路、8发热电路、9电源电路、10控制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石墨烯发热智能内衣,包括文胸本体1,所述文胸本体1由背带11和罩杯12组成,其中罩杯12包括下扒部13、侧骨部14和鸡心部15,下扒部13、侧骨部14和鸡心部15为一体结构,整体结构缝合成形;罩杯12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贴身面料层121、里料A层122、第一填充海绵层123、第二填充海绵层124和里料B层125,每层结构相互贴合,采用缝制方式紧密压合在一起;第一填充海绵层123和第二填充海绵层124之间设置石墨烯发热片2和震动电机3,石墨烯发热片2和震动电机3均为圆形状,覆盖在罩杯12的第一填充海绵层123和第二填充海绵层124之间;震动电机3的外表面包裹硅胶4;石墨烯发热片2贴在包裹震动电机3的硅胶4上;所述下扒部13上靠近鸡心部15的位置安装震动电机和石墨烯发热片共用正极16、震动电机负极17和石墨烯发热片负极18,且安装震动电机和石墨烯发热片共用正极16、震动电机负极17和石墨烯发热片负极18安装在文胸本体1的表面,用于方便通过MicroUSB充电线连接控制盒10;文胸本体1的内腔中还设置了控制电路板5;石墨烯发热片2和震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电路板5的输入端,控制电路板5上的输出端连接震动电机和石墨烯发热片共用正极16、震动电机负极17和石墨烯发热片负极18;控制电路板5与文胸本体1采用按扣链接,控制电路板5上内置可充电的锂电池,内衣水洗时,拆下电路板5即可,参阅下文可知,电源电路9的电源为可充电的锂电池;控制电路板5还电连接了USB充电接口,USB充电接口通过MicroUSB充电线连接控制盒10。控制电路板5由单片机U1、稳压电路6、电机控制电路7、发热电路8和电源电路9组成;稳压电路6、电机控制电路7和发热电路8的输处端电性连接于单片机U1的输入端,单片机U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电源电路9上。单片机U1的引脚(10、21、24、27、28、29、31和39)并接后串联电感L1接到3V的高电平VCC1上,其中单片机U1的引脚(10、21、24、27、28、29、31和39)上分别串联电容(C3、C4、C5、C5、C7、C8、C9和C10)接地;单片机U1的引脚8串联电阻R3和发光二极管D2接地;单片机U1的引脚18接到开关SW1的2端口上,单片机U1的引脚(16、17、18)接到按键的接收端RX和发射端TX;单片机U1的引脚13串联电阻R10接到稳压电路6上;稳压电路6包括芯片U4,芯片U4的引脚4串联电阻R17接地,芯片U4的引脚5接到电容C31和电容C33的并联接口并接地;芯片U4的引脚6串联电阻R14接地;芯片U4的引脚1串联二极管D5输出接到电源电路9上;电源电路9由芯片U2和芯片U3组成,芯片U2的引脚1串联发光二极管D1和电阻R2接到芯片U2的引脚4上,芯片U2的引脚5串联电阻R1接地;芯片U3的引脚3连接于电容C11和电容C12的并联端,电容C11和电容C12并联后接到芯片U3的引脚1上;芯片U3的引脚2连接于电容C13和电容C14的并联端,电容C13和电容C14并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石墨烯发热智能内衣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墨烯发热智能内衣,包括文胸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文胸本体(1)由背带(11)和罩杯(12)组成,其中罩杯(12)包括下扒部(13)、侧骨部(14)和鸡心部(15);所述罩杯(12)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贴身面料层(121)、里料A层(122)、第一填充海绵层(123)、第二填充海绵层(124)和里料B层(125);所述第一填充海绵层(123)和第二填充海绵层(124)之间设置石墨烯发热片(2)和震动电机(3);所述震动电机(3)的外表面包裹硅胶(4);所述石墨烯发热片(2)贴在包裹震动电机(3)的硅胶(4)上;所述下扒部(13)上靠近鸡心部(15)的位置安装震动电机和石墨烯发热片共用正极(16)、震动电机负极(17)和石墨烯发热片负极(18);所述文胸本体(1)的内腔中还设置了控制电路板(5);所述石墨烯发热片(2)和震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电路板(5)的输入端,控制电路板(5)上的输出端连接震动电机和石墨烯发热片共用正极(16)、震动电机负极(17)和石墨烯发热片负极(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发热智能内衣,包括文胸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文胸本体(1)由背带(11)和罩杯(12)组成,其中罩杯(12)包括下扒部(13)、侧骨部(14)和鸡心部(15);所述罩杯(12)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贴身面料层(121)、里料A层(122)、第一填充海绵层(123)、第二填充海绵层(124)和里料B层(125);所述第一填充海绵层(123)和第二填充海绵层(124)之间设置石墨烯发热片(2)和震动电机(3);所述震动电机(3)的外表面包裹硅胶(4);所述石墨烯发热片(2)贴在包裹震动电机(3)的硅胶(4)上;所述下扒部(13)上靠近鸡心部(15)的位置安装震动电机和石墨烯发热片共用正极(16)、震动电机负极(17)和石墨烯发热片负极(18);所述文胸本体(1)的内腔中还设置了控制电路板(5);所述石墨烯发热片(2)和震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电路板(5)的输入端,控制电路板(5)上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之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