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斯荷美专利>正文

一种简易捕蝉蛹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179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捕蝉蛹杆,属于捕捉虫具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采用了杆件加上杆件顶部的抓捕机构的一种捕蝉蛹的装置,是由第一节杆、第二节杆、机械手捕捉机构、漏斗捕捉机构、手电筒机构、驱虫盒、收集网和防滑套组成的,两节杆可以自由伸缩并到达蝉蛹的落点处,可通过机械手夹紧和松开来夹住落点处的蝉蛹,也可通过U形漏斗将蝉蛹戳下,然后通过连接的软管掉进收集网内,夏天树林里蚊虫较多,驱虫盒的驱虫驱蚊物质能够散发味道驱赶蚊虫,手电筒可以保证傍晚以至黑夜的照明,整个装置轻巧便携,使用方便。

A simple cicada pupa ro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mple cicada pupae rod,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tching insect apparatus, in particular a device for catching cicada pupae of a catcher with a rod and a rod on the top of a rod. It is made up of a first bar, a second bar, a mechanical hand capture mechanism, a funnel capture machine, a flashlight mechanism, an anthelmintic box, and a collection net. The two bars can be retraced freely and reach the point of the cicada pupae. It can be clamped and loosened by a manipulator to hold the cicadas pupae at the falling point. It can also be poked by the U funnel to poke the cicada pupa, and then fall into the collection net through a hose connected. In summer, there are more mosquitoes in the woods, and the repellent material of the insect repellent box can be used. It can drive the mosquitoes with the smell, and the flashlight can ensure the evening and night lighting. The whole device is light and portable, and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捕蝉蛹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捕蝉蛹杆,具体地说是采用了杆件加上杆件顶部的抓捕机构的一种捕蝉蛹的装置,属于捕捉虫具器械

技术介绍
夏天到了,蝉蛹便会在傍晚至夜里爬上树蜕变为蝉,蝉蛹营养丰富,可作为菜肴,也可作为药材,在树林中极为常见,而夏天到傍晚去树林里捕捉蝉蛹则是青少年的一大娱乐方式,而目前捕捉蝉蛹的方式一般都是用手或者找个杆子把蝉蛹从树上打下来,但是因为是夜里,蝉蛹掉进草里经常会找不到,没有专门的捕捉工具,捕捉和收集都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捕蝉蛹杆。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简易捕蝉蛹杆,是由第一节杆、第二节杆、机械手捕捉机构、漏斗捕捉机构、手电筒机构、驱虫盒、收集网和防滑套组成的,所述的第一节杆为圆柱形长杆,为空心杆,所述的防滑套套在第一节杆的最下方,所述的第二节杆为圆柱形长杆,与第一节杆相连,直径小于第一节杆,形成可伸缩的杆件结构,所述的手电筒机构安装在第一节杆上方,由手电筒、转轴、挂钩组成,挂钩上连接收集网,收集网为可拉紧和放松的松紧结构,手电筒可通过转轴360°旋转且有远光灯和近光灯两种模式,所述的驱虫盒位于手电筒机构的下方,驱虫盒上开有多孔,里面放置固体驱虫蚊物质,所述的机械手捕捉机构,由夹紧按钮、松开按钮、套筒、左机械手臂、固定螺栓、右机械手臂、第一海绵片、第二海绵片、导槽、连杆、微型电动机和转轮组成,套筒与第二节杆的顶部相连,套筒内装有微型电动机,微型电动机与转轮连接带动转轮转动,转轮上开孔,与连杆相连,与右机械手臂相连,通过转轮转动带动右机械手臂左右移动,左机械手臂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套筒上,不能移动,套筒上开导槽,当右机械手臂右移,连杆碰到导槽的右侧时,到达右机械手的上限位,当右机械手臂左移,连杆碰到导槽的左侧,到达右机械手的下限位,夹紧按钮和松开按钮位于第一节杆下侧靠近杆端处,两按钮按第一节杆的轴线方向并排安装,两片海绵片分别粘在两个机械手臂的夹持部位,当右机械手臂到达下限位进行夹持动作时,两片海绵片接触蝉蛹,海绵片质地软,不会对蝉蛹造成身体伤害,所述的漏斗捕捉机构,由U形漏斗和软管组成,U形漏斗插在第二节杆顶部,与树的接触端为弧形,可以与树贴合,软管一端与U形漏斗底段相连,另一端从第二节杆上方开的槽口伸出,与收集网相连,收集网为可拉紧和放松的松紧结构,绑在软管端口,需要时可取下。该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两节杆可以自由伸缩并到达蝉蛹的落点处,可通过夹紧和松开按钮控制机械手夹紧和松开来夹住落点处的蝉蛹,也可通过U形漏斗将蝉蛹戳下,然后通过连接的软管掉进收集网内,夏天树林里蚊虫较多,驱虫盒的驱虫驱蚊物质能够散发味道驱赶蚊虫,手电筒可以保证傍晚以至黑夜的照明,整个装置轻巧便携,使用方便,无需担心蝉蛹落在草地中而找不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手式捕蝉蛹杆的外观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A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附图3为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漏斗式捕蝉蛹杆的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C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U型漏斗的俯视图。图中,1、机械手捕捉机构,2、第二节杆,3、第一节杆,4、手电筒机构,5、驱虫盒,6、收集网,7、防滑套,8、漏斗捕捉机构,101、套筒,102、左机械手臂,103、固定螺栓,104、第一海绵片,105、第二海绵片,106、右机械手臂,107、导槽,108、连杆,109、微型电动机,110、转轮,111、夹紧按钮,112、松开按钮,401、手电筒,402、转轴,403、挂钩,501、固体驱虫蚊物质,801、U型漏斗,802、软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简易捕蝉蛹杆,是由第一节杆3、第二节杆2、机械手捕捉机构1、手电筒机构4、驱虫盒5、收集网6和防滑套7组成的,所述的第一节杆3为圆柱形长杆,为空心杆,所述的防滑套套7在第一节杆3的最下方,与手之间的摩擦大,防止滑落,所述的第二节杆2为圆柱形长杆,与第一节杆3相连,直径小于第一节杆3,形成可伸缩的杆件结构,所述的手电筒机构4安装在第一节杆3上方,由手电筒401、转轴402、挂钩403组成,挂钩上连接收集网6,收集网6为拉紧和放松的松紧结构,手电筒401可通过转轴402旋转且有远光灯和近光灯两种模式,所述的驱虫盒5位于手电筒机构4的下方,驱虫盒5上开有多孔,里面放置固体驱虫蚊物质501,通过散发气味驱赶蚊虫,所述的机械手捕捉机构1,由夹紧按钮111、松开按钮112、套筒101、左机械手臂102、固定螺栓、106右机械手臂、第一海绵片104、第二海绵片105、导槽107、连杆108、微型电动机109和转轮110组成,套筒101与第二节杆2的顶部相连,套筒101内装有微型电动机109,微型电动机109与转轮110连接带动转轮110转动,转轮110上开孔,与连杆108相连,与右机械手臂106相连,通过转轮110转动带动右机械手臂106左右移动,左机械手臂102通过固定螺栓103固定在套筒101上,不能移动,套筒101上开导槽107,当右机械手臂106右移,连杆108碰到导槽107的右侧时,到达右机械手106的上限位,当右机械手臂106左移,连杆108碰到导槽107的左侧,到达右机械手106的下限位,夹紧按钮111和松开按钮112位于第一节杆3下侧靠近杆端处,两按钮按第一节杆3的轴线方向并排安装,第一海绵片104和第二海绵片105分别粘在两个机械手臂的夹持部位,当右机械手臂到达下限位进行夹持动作时,两片海绵片接触蝉蛹,海绵片质地软,不会对蝉蛹造成身体伤害。该实施例装置工作过程:打开手电筒401的远光灯模式进行蝉蛹照明搜寻,当发现蝉蛹时,打开手电筒401的近光灯模式,调整第一节杆3和第二节杆2相对位置能够刚好到达蝉蛹的落点处,然后调整机械手捕捉机构1的位置,将蝉蛹的位置置于两个机械手臂中间,按下夹紧按钮111,将蝉蛹夹持住,然后按下松开按钮112,将蝉蛹取下,打开收集网6放入其中再拉紧,重复此过程可多个抓捕。实施例二:一种简易捕蝉蛹杆,是由第一节杆3、第二节杆2、漏斗捕捉机构8、手电筒机构4、驱虫盒5、收集网6和防滑套7组成的,所述的第一节杆3为圆柱形长杆,为空心杆,所述的防滑套套7在第一节杆3的最下方,与手之间的摩擦大,防止滑落,所述的第二节杆2为圆柱形长杆,与第一节杆3相连,直径小于第一节杆3,形成可伸缩的杆件结构,所述的手电筒机构4安装在第一节杆3上方,由手电筒401、转轴402、挂钩403组成,挂钩上连接收集网6,收集网6为拉紧和放松的松紧结构,手电筒401可通过转轴402旋转且有远光灯和近光灯两种模式,所述的驱虫盒5位于手电筒机构4的下方,驱虫盒5上开有多孔,里面放置固体驱虫蚊物质501,通过散发气味驱赶蚊虫,所述的漏斗捕捉机构8,由U形漏斗801和软管802组成,U形漏斗插在第二节杆2顶部,与树的接触端为弧形,可以与树贴合,软管一端与U形漏斗底段相连,另一端从第二节杆2上方开的槽口伸出,与收集网6相连,收集网为可拉紧和放松的松紧结构,绑在软管端口,需要时可取下。该实施例装置工作过程:打开手电筒401的远光灯模式进行蝉蛹照明搜寻,当发现蝉蛹时,打开手电筒401的近光灯模式,调整第一节杆3和第二节杆2相对位置能够刚好到达蝉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简易捕蝉蛹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捕蝉蛹杆,是由第一节杆、第二节杆、机械手捕捉机构、漏斗捕捉机构、手电筒机构、驱虫盒、收集网和防滑套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节杆为圆柱形长杆,为空心杆,所述的防滑套套在第一节杆的最下方,所述的第二节杆为圆柱形长杆,与第一节杆相连,直径小于第一节杆,形成可伸缩的杆件结构,所述的手电筒机构安装在第一节杆上方,手电筒机构的右侧安装有挂钩,所述的驱虫盒位于手电筒机构的下方,驱虫盒上开有多孔,里面放置固体驱虫蚊物质,所述的机械手捕捉机构,由夹紧按钮、松开按钮、套筒、左机械手臂、固定螺栓、右机械手臂、第一海绵片、第二海绵片、导槽、连杆、微型电动机和转轮组成,套筒与第二节杆的顶部相连,套筒内装有微型电动机,微型电动机与转轮连接带动转轮转动,转轮上开孔,与连杆相连,与右机械手臂相连,通过转轮转动带动右机械手臂左右移动,左机械手臂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套筒上,不能移动,套筒上开导槽,当右机械手臂右移,连杆碰到导槽的右侧时,到达右机械手的上限位,当右机械手臂左移,连杆碰到导槽的左侧,到达右机械手的下限位,夹紧按钮和松开按钮位于第一节杆下侧靠近杆端处,两按钮按第一节杆的轴线方向并排安装,两片海绵片分别粘在两个机械手臂的夹持部位,当右机械手臂到达下限位进行夹持动作时,两片海绵片接触蝉蛹,所述的漏斗捕捉机构,由U形漏斗和软管组成,U形漏斗插在第二节杆顶部,软管一端与U形漏斗底段相连,另一端从第二节杆上方开的槽口伸出,与收集网相连,收集网为可拉紧和放松的松紧结构,绑在软管端口,需要时可取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捕蝉蛹杆,是由第一节杆、第二节杆、机械手捕捉机构、漏斗捕捉机构、手电筒机构、驱虫盒、收集网和防滑套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节杆为圆柱形长杆,为空心杆,所述的防滑套套在第一节杆的最下方,所述的第二节杆为圆柱形长杆,与第一节杆相连,直径小于第一节杆,形成可伸缩的杆件结构,所述的手电筒机构安装在第一节杆上方,手电筒机构的右侧安装有挂钩,所述的驱虫盒位于手电筒机构的下方,驱虫盒上开有多孔,里面放置固体驱虫蚊物质,所述的机械手捕捉机构,由夹紧按钮、松开按钮、套筒、左机械手臂、固定螺栓、右机械手臂、第一海绵片、第二海绵片、导槽、连杆、微型电动机和转轮组成,套筒与第二节杆的顶部相连,套筒内装有微型电动机,微型电动机与转轮连接带动转轮转动,转轮上开孔,与连杆相连,与右机械手臂相连,通过转轮转动带动右机械手臂左右移动,左机械手臂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套筒上,不能移动,套筒上开导槽,当右机械手臂右移,连杆碰到导槽的右侧时,到达右机械手的上限位,当右机械手臂左移,连杆碰到导槽的左侧,到达右机械手的下限位,夹紧按钮和松开按钮位于第一节杆下侧靠近杆端处,两按钮按第一节杆的轴线方向并排安装,两片海绵片分别粘在两个机械手臂的夹持部位,当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化斌田腾徐富国
申请(专利权)人:斯荷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