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层网箱式鱼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163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层网箱式鱼池,包括方形养鱼池结构,方形养鱼池内设置有网箱结构,网箱结构为紧邻方形养鱼池的一侧面设置且网箱结构的最低边距离方形养鱼池最底部为一预定距离,方形养鱼池的设置有网箱结构一侧的相对侧设置有捕捞区;网箱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堆叠设置的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中的每一个内均设置有能够自方形养池鱼一侧朝向捕捞区来回滑动的挡网架;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中的每一个的紧邻捕捞区的一侧上设置有可启闭的网箱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分批次和不同种类进行养殖且捕捞便捷,节约了大量人力和捕捞时间。

A new type of multi-layer net box fish pon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of multi-layer net box fish pond,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of a square fish pond, a square cage in a square fish po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ag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a square fish pond, and the minimum side distance of the cage structure is a predetermined distance at the bottom of the square fish pond, and the square cage is set with a net box. A fishing area is arrange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one side, and the box structure from top to bottom is the first layer of net box, second layer net box and third layer net box. Each of the first layer net box, second layer net box and third layer net box is set with a block that can slide back and forth from one side of the square pond fish toward the fishing area. The first layer of the net box, the second layer net box, and each of the third layers of the net box are provided with open and closed net box doors on one side of the fishing area.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divided into batch and different kinds for breeding and fishing convenient, saving a lot of manpower and fishi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层网箱式鱼池
本技术涉及养鱼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层网箱式鱼池。
技术介绍
中国海域辽阔,海岸线长,但人口众多,每日须要的鱼类食品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逐渐增多,因而养鱼场通常通过扩大养鱼场的面积以实现增加产量的目的,然而由于扩大与养鱼场的面积工程量比较大且消费费用较高。此外,由于不同品种鱼类的竞争和捕捉难度的限制,通常在同一个养鱼场内养殖同一种类的鱼,这种限制通常对于养鱼场来说并不能根据市场上所需鱼类品种的需求来进行养殖,因而导致同一个养鱼场内并不能被充分地利用。因而如何能够最大合理化地利用养鱼场养鱼场向集约化、高密度化方向发展是现有技术中厄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分批次和不同种类进行养殖且捕捞简单的新型多层网箱式鱼池。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层网箱式鱼池,其包括方形养鱼池结构,方形养鱼池内设置有网箱结构,所述网箱结构为紧邻方形养鱼池的一侧面设置且网箱结构的最低边距离方形养鱼池最底部为一预定距离,所述方形养鱼池的设置有网箱结构一侧的相对侧设置有捕捞区;所述网箱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堆叠设置的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所述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中的每一个内均设置有能够自方形养池鱼一侧朝向所述捕捞区来回滑动的挡网架;所述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中的每一个的紧邻捕捞区的一侧上设置有可启闭的网箱门。进一步地,捕捞区内设置有能够自方形养池鱼底部向上滑动的捕捞箱,所述捕捞箱紧邻所述网箱结构设置,所述捕捞箱紧邻所述网箱结构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对应的可启闭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捕捞箱的两侧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方形养池鱼内设置有与滑轮相配合的滑轨,捕捞箱的顶部设置有挂钩。进一步地,所述方形养鱼池内还设置有喂鱼装置,所述喂鱼装置包括鱼料罐、送料管以及输送泵,通过输送泵的启闭使得鱼料罐内的鱼料通过送料管而输送出,所述送料管上设置有第一送料喷嘴、第二送料喷嘴以及第三送料喷嘴,所述第一送料喷嘴、第二送料喷嘴以及第三送料喷嘴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内。进一步地,所述网箱结构最低边距离方形养鱼池最底部的预定距离为0.2-0.5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通过多层网箱式结构的设置,可将不同种类和不同批次的鱼分在同一养池鱼内分别进行养殖,避免了现有技术需要设置多个养鱼池的问题;此外,本技术通过捕捞区和捕捞箱的设置,可方便鱼的捕捞,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设计人性化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方形养鱼池1;捕捞区2;第一层网箱3;第二层网箱4;第三层网箱5;挡网架6;网箱门7;捕捞箱8;滑轨9;挂钩10;鱼料罐11;送料管12;输送泵13,第一送料喷嘴14;第二送料喷嘴15;第三送料喷嘴16;预定距离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附图1-3所示,本技术的新型多层网箱式鱼池包括方形养鱼池1结构,该方形养鱼池1内设置有网箱结构,该网箱结构为紧邻该方形养鱼池1的其中一个侧面设置且网箱结构的最低边距离方形养鱼池最底部的间距为一预定距离A,此外,方形养鱼池的设置有网箱结构一侧的相对侧设置有捕捞区2(即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出的,捕捞区设置在网箱结构的一侧)。具体地,网箱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堆叠设置的第一层网箱3、第二层网箱4以及第三层网箱5(虽然本技术示出该多层网箱的数量为三,然而实际应用中可为其他任意合适的数量),第一层网箱3、第二层网箱4以及第三层网箱5中的每一个内均设置有能够自方形养鱼池一侧朝向捕捞区2来回滑动的挡网架6,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中的每一个的紧邻捕捞区的一侧上设置有可启闭的网箱门7;本技术通过挡网架的来回滑动可将网箱内的鱼赶入至捕捞区中从而更加便于捕捞。本技术的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多层的网箱结构,从而可将不同种类的鱼在同一养鱼场内同时进行养殖,还可以将同一种类的鱼分批次进行养殖,当鱼养殖成熟需要捕捞时,则可通过对应层的网箱内的挡网架而将鱼赶入至捕捞区内进行捕捞,大大节约了捕捞的时间,且避免了不同批次养殖的鱼大小不一样而带来的捕捞不方便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克服捕捞的问题,捕捞区2内设置有能够自方形养池鱼底部向上滑动的捕捞箱8,该捕捞箱紧邻网箱结构设置,捕捞箱紧邻网箱结构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对应的可启闭的开口;通过这种结构的捕捞箱的设置,可以将对应的网箱中的鱼赶入至同一捕捞箱中;现对捕捞箱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捕捞箱8的两侧上设置有滑轮,方形养池鱼1内设置有与滑轮相配合的滑轨8,捕捞箱的顶部设置有挂钩10;在实际使用中,通过挂钩10可将捕捞箱提出水面,从而将捕捞箱内的鱼捕捞出水面;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捕捞的时间。为了使得本技术使用更加便利,方形养鱼池1内还设置有喂鱼装置和增氧装置,该喂鱼装置包括鱼料罐11、送料管12以及输送泵13,通过输送泵的启闭使得鱼料罐内的鱼料通过送料管而输送出,送料管12上设置有第一送料喷嘴14、第二送料喷嘴15以及第三送料喷嘴16,第一送料喷嘴14、第二送料喷嘴15以及第三送料喷嘴16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内;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以将鱼料罐内的鱼料输送至对应层的网箱内;在实际使用中,每个送料喷嘴的一端上设置有电磁阀,该电磁阀和输送泵可分别与一外部PLC控制装置电性连接,通过该控制装置可以控制输送泵和对应的电磁阀的开闭时间,从而实现自动化地操作,该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机和输气管,输气管延延伸至第三层网箱底部。在优选实施例中,网箱结构最低边距离方形养鱼池最底部的预定距离为0.2-0.5m,优选为0.3m,这种距离的设置更有利于鱼的喂养以及养鱼池内水的更换和环境清洁。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多层网箱式鱼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层网箱式鱼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养鱼池结构,所述方形养鱼池内设置有网箱结构,所述网箱结构为紧邻方形养鱼池的一侧面设置且网箱结构的最低边距离方形养鱼池最底部为一预定距离,所述方形养鱼池的设置有网箱结构一侧的相对侧设置有捕捞区;所述网箱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堆叠设置的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所述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中均设置有能够自方形养池鱼一侧朝向所述捕捞区来回滑动的挡网架;所述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中紧邻捕捞区的一侧上设置有可启闭的网箱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层网箱式鱼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养鱼池结构,所述方形养鱼池内设置有网箱结构,所述网箱结构为紧邻方形养鱼池的一侧面设置且网箱结构的最低边距离方形养鱼池最底部为一预定距离,所述方形养鱼池的设置有网箱结构一侧的相对侧设置有捕捞区;所述网箱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堆叠设置的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所述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中均设置有能够自方形养池鱼一侧朝向所述捕捞区来回滑动的挡网架;所述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中紧邻捕捞区的一侧上设置有可启闭的网箱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层网箱式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捞区内设置有能够自方形养池鱼底部向上滑动的捕捞箱,所述捕捞箱紧邻所述网箱结构设置,所述捕捞箱紧邻所述网箱结构的一侧分别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太凤
申请(专利权)人:开县蒋太凤养鱼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