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轻舟专利>正文

一种网络应用节点的集成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192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络应用节点的集成系统和方法,如服务器端软件和物联网设备的系统和方法,接入的网络应用节点基于统一定义的应用编程接口(“API”)、状态机制与访问权限等描述机制,可以在统一的授权框架下相互调用,其连接和业务状态也可被实时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供对接入的各种具体类型网络应用节点的一站式业务访问入口,为网络应用节点提供了统一的API和业务状态定义,建立对网络应用节点对象的业务状态反馈和关注通知机制,让开发者可以更加高效统一的实现网络应用节点之间的功能耦合与状态反馈相关功能,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业务实现而非设计复杂的网络应用节点业务系统集成相关机制,不必关注由此带来的分布式一致性、性能等技术细节问题。

An integ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application nod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g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network application nodes, such as the system and method of server - side software and Internet of things equipment. The connected network application nodes can be invoked in a unified authoriz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a unified and defined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state mechanism and access authority. Its connection and business state can also be monitored in real time. This invention can provide one stop service access to various specific types of network application nodes, provide a unified API and service state definition for network application nodes, establish business state feedback and notice mechanism for network application node objects, so that developers can achieve more efficient and unifie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With the function of function coupling and state feedback between nodes, the main energy is focused on business implementation rather than design complex network application node business system integration related mechanisms. It is not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echnical details such as distributed consistency and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应用节点的集成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系统领域,更具体的,涉及在以开放性网络应用架构中,用于在接入该网络的应用对象之间按照本系统的功能应用编程接口(以下简称API)元数据定义进行互操作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互联网的应用软件或者物联网的应用设备的耦合,当前普遍使用基于API耦合的开发方法。在美国专利技术说明书US200301058887A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软件应用集成的方法和系统,具有预定义低级API的功能,其API的定义与实现完全分离,调用过程与执行过程相分离,很好的实现了对应用程序的解耦。在这种系统与方法中,对低阶API的抽象难以实现统一的API参数验证,会在传输不合法的API调用对象(网络应用节点)即网络应用节点上浪费网络资源;对服务器端应用之间的API调用采用消息转发的形式,且未采用分布式进程相关技术构建,使得中心节点的数据吞吐和计算压力过大。专利WO2013123445A1是一个典型的物联网设备平台,试图提供对连接(connectivity)、内容(content)、感知(cognitive)、上下文(context)、云服务(cloud)与协作(collaboration)的所谓”6C”对物联网进行服务能力整合,并针对物联网应用场景提供了服务支撑。但该系统过于强调“6C”,对“6C”物联网应用场景之外的既有软件应用整合能力不够,难以实现对复杂服务器系统/智能计算设备软件/既有软件业务系统等既有应用的有效整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软件和设备应用的集成系统,和利用该系统实现网络应用节点间的调用方法;本系统通过建立各种应用设备和功能软件模块的一站式业务访问入口,实现软硬件应用节点的相互调用;通过建立对连接对象的业务状态反馈和关注通知机制,让开发者可以更加高效统一的实现对象状态维护的相关功能,不必自行设计复杂的数据结构和相关机制,更不必关注由此带来的一致性、性能等问题。为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网络应用节点的集成系统,主要包括N个应用节点管理中心、M个前端服务模块,其中,M≥N≥1,所述各前端服务模块设有应用节点服务单元,各前端服务模块通过其应用节点服务单元与对应应用节点管理中心连接;其中,所述各前端服务模块用于接入至少一个网络应用节点;所述各应用节点管理中心用于统一定义并储存各网络应用节点的API元信息和/或状态元信息,其通过各应用节点服务单元间接管理由前端服务模块连接的各网络应用节点的调用信息与状态信息,实现对基于IP网络的各网络应用节点的统一管理;所述应用节点管理中心监控应用节点服务单元的在线状态,并在所述应用节点服务单元离线时修改其所连接的网络应用节点的连接状态;所述各应用节点管理中心通过应用节点服务单元实现各应用节点管理中心、各应用节点服务单元、各网络应用节点中一种或多种之间的相互调用和/或交叉调用。由于应用节点管理中心统一定义网络应用节点的API元信息,为接入的网络应用节点提供一站式的访问入口,使得网络应用节点不需要自行提供接口的授权和认证机制,实现了接入的网络应用节点对其他接入的网络应用节点的调用;由于应用节点管理中心统一了接入的网络应用节点的状态元信息,为软硬件应用节点提供了统一、可靠、带有参数的对象连接和业务状态的带参数反馈和关注通知机制,让开发者可以更加高效统一的实现对象状态维护的相关功能,不必自行设计复杂的数据结构和相关机制,更不必关注由此带来的一致性、性能等问题,为解决应用节点中心管理负载过重问题,本系统中应用节点管理中心对网络应用节点提供粗粒度状态管理,即应用节点管理中心只负责监控嵌入应用节点服务单元的前端服务模块存在状态,在前端服务模块因故离线后做出善后处理;每一级节点只负责接入和监测其直接下游级别节点的状态,使得系统在接入海量网络应用该节点时系统各结构负载不至于过重。当所述的某个前端应用服务模块失联异常时,所述应用节点服务单元将向上游汇报更新所有与该前端应用服务模块相关的网络应用节点的状态,确保系统中各级所管理的应用节点状态保持一致。进一步地,为解决系统对接入的网络应用节点的状态信息获取与监控,所采用的技术是所述各应用节点服务单元封装了对应用节点管理中心的远程调用、对其他应用节点服务单元所连接网络应用节点的远程调用过程和对网络应用节点状态的监控逻辑,运行在相应前端服务模块内部,并被前端服务模块调用,应用节点服务单元监测连接到前端服务模块中网络应用节点的状态信息,并汇报给应用节点管理中心,应用管理中心根据相应的状态信息,指令应用节点服务单元执行相应的处理过程。通过此技术手段,令应用节点管理中心与网络应用节点关系更为紧密。为解决系统接入网络应用节点数量上有限制的问题,进一步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应用节点的集成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所述应用节点管理中心、前端服务模块、应用节点服务单元采用可扩展的分布式结构以实现服务能力的可扩展性,所述应用节点管理中心数量及前端服务模块数量根据所需接入该集成系统的网络应用节点数量确定;所述各网络应用节点包括至少一个应用实例。当网络应用节点为一个本系统账号在一个服务器端应用程序中所拥有的资源时,在具体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一个服务平台的客户端在同一个人不同设备上的集合,每一个设备上的客户端都是一个实例(比如同一个人的微信客户端,在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的集合就属于一个网络应用节点)。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系统各结构采用可扩展的分布式结构,可实现对海量、异构现有客户端/服务器软件应用和硬件应用的集成。进一步地,所述的各应用节点服务单元通过中间件注册服务的方式向对应前端服务模块提供网络应用节点的元信息和/或状态信息的查询与变更通知服务,以实现应用节点管理中心通过分布式部署实现服务能力扩展。在所有的上述技术中,所述的网络应用节点包括:嵌入式网络应用设备,分布式网络应用程序,聚合服务器客户端,客户端软件,硬件设备的中间件,一个本系统账号在一个服务器端应用程序中所拥有的资源。所述的前端服务模块包括服务器端应用程序服务模块(servicebus)、设备服务模块(devicebus)、以及线下应用服务模块(pagebus)等不类型的服务模块。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节点接入对应类型的前端服务模块中。在上述所有的技术中,所述的各网络应用节点的状态元信息包括其接入认证信息、连接状态信息、所包含业务状态的列表、包含业务状态的状态机构成信息及其当前所处状态、所实现的API列表、API访问授权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在网络应用节点业务状态更新时,为了保证系统对更新的业务状态的同步,系统提供了网络应用节点业务状态的更新机制。1.具体包括:由网络应用节点发起业务状态更新请求,传入参数包括:网络应用节点ID、所需更新的目标业务状态机ID(stateMachineID)、目标状态识别号(stateGroupID、stateID)、目标状态相关参数值;2.由前端服务模块中的应用节点服务单元检查网络应用节点ID的连接状态是否为连接(ACTIVE),若不是则抛出规则异常;3.由前端服务模块中的应用节点服务单元根据目标状态识别号(stateGroupID、stateID)获取状态元信息,若无法获取则抛出规则异常;4.由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网络应用节点的集成系统和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应用节点的集成系统,主要包括N个应用节点管理中心、M个前端服务模块,其中,M≥N≥1,所述各前端服务模块设有应用节点服务单元,各前端服务模块通过其应用节点服务单元与对应应用节点管理中心连接;其中,所述各前端服务模块用于接入至少一个网络应用节点;所述各应用节点管理中心用于统一定义并储存各网络应用节点的API元信息和/或状态元信息,其通过各应用节点服务单元间接管理由前端服务模块连接的各网络应用节点的调用信息与状态信息,实现对基于IP网络的各网络应用节点的统一管理;所述应用节点管理中心监控应用节点服务单元的在线状态,并在所述应用节点服务单元离线时修改其所连接的网络应用节点的状态;所述各应用节点管理中心通过应用节点服务单元实现各应用节点管理中心、各应用节点服务单元、各网络应用节点中一种或多种之间的相互调用和/或交叉调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应用节点的集成系统,主要包括N个应用节点管理中心、M个前端服务模块,其中,M≥N≥1,所述各前端服务模块设有应用节点服务单元,各前端服务模块通过其应用节点服务单元与对应应用节点管理中心连接;其中,所述各前端服务模块用于接入至少一个网络应用节点;所述各应用节点管理中心用于统一定义并储存各网络应用节点的API元信息和/或状态元信息,其通过各应用节点服务单元间接管理由前端服务模块连接的各网络应用节点的调用信息与状态信息,实现对基于IP网络的各网络应用节点的统一管理;所述应用节点管理中心监控应用节点服务单元的在线状态,并在所述应用节点服务单元离线时修改其所连接的网络应用节点的状态;所述各应用节点管理中心通过应用节点服务单元实现各应用节点管理中心、各应用节点服务单元、各网络应用节点中一种或多种之间的相互调用和/或交叉调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应用节点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应用节点服务单元封装了对应用节点管理中心的远程调用、对其他应用节点服务单元所连接网络应用节点的远程调用过程和对网络应用节点状态的监控逻辑,运行在相应前端服务模块内部,并被前端服务模块调用,应用节点服务单元监测连接到前端服务模块中网络应用节点的状态信息,并汇报给应用节点管理中心,应用管理中心根据相应的状态信息,指令应用节点服务单元执行相应的处理过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应用节点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节点管理中心、前端服务模块、应用节点服务单元采用可扩展的分布式结构以实现服务能力的可扩展性,所述应用节点管理中心数量及前端服务模块数量根据所需接入该集成系统的网络应用节点数量确定;所述各网络应用节点包括至少一个应用实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应用节点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应用节点服务单元通过中间件注册服务的方式向对应前端服务模块提供网络应用节点的元信息和/或状态信息的查询与变更通知服务。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应用节点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网络应用节点分别为:嵌入式网络应用设备,一个本系统账号在分布式服务器端应用程序中所拥有的资源,客户端软件,硬件设备终端接入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应用节点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网络应用节点的状态元信息包括其接入认证信息、连接状态信息、所包含业务状态的列表、包含业务状态的状态机构成信息及其当前所处状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轻舟
申请(专利权)人:叶轻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