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光线调节的食用菌培养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85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光线调节的食用菌培养瓶,包括第一挡光板、第二挡光板、上环和瓶体,所述瓶体下端的外侧连接有底环,且瓶体中部的外侧连接有中环,所述底环的上表面、中环的上下表面和上环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滑槽,且上环设置于瓶体上端的外侧,所述第一挡光板和第二挡光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凹槽,且凹槽通过第二压缩弹簧与连接块相连接,所述第二挡光板的外侧面连接有支撑管。该具有光线调节的食用菌培养瓶能便于调节光线照射进瓶体的多少,以便于调节光线强度,能在光照方向发生改变时,光线依然能照射进瓶体内,能将外物的撞击能转化为转辊的转动能,并通过其与空气的摩擦消耗,以避免瓶体内的食用菌被破坏。

An edible mushroom culture bottle with light regu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dible mushroom culture bottle with light adjustment, including a first light baffle plate, a second light retaining plate, a upper ring and a bottle body, and a bottom ring on the outsid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bottle body, and a middle ring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ottle body,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ring,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middle ring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upper ring are all set up. A groove is provided, and the upper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bottle body.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first light plate and the second light baffle are both provided with grooves, and the groov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block through the second compression spring,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light retain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tube. The light adjusted edible mushroom culture bottle can easily adjust the number of light rays into the bottle body so as to adjust the light intensity. When the light direction changes, the light can still shine into the bottle body, and can convert the impact energy of the external object into the rotating energy of the roll, and avoid the bottle through its friction with the air to avoid the bottle. The food bacteria in the body are destroy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光线调节的食用菌培养瓶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相关
,具体为一种具有光线调节的食用菌培养瓶。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一种可食用的菌类,其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所以食用菌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为了便于食用菌培养,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培养装置,食用菌培养瓶就是一种培养食用菌的装置。但是现有食用菌培养瓶不具备调节照进瓶体内光线强度的功能,这使得食用菌要么完全处于无光环境,要么完全处于有光环境,从而不利于食用菌生长,不利于对其进行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光线调节的食用菌培养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食用菌培养瓶不具备调节照进瓶体内光线强度的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光线调节的食用菌培养瓶,包括第一挡光板、第二挡光板、上环和瓶体,所述瓶体下端的外侧连接有底环,且瓶体中部的外侧连接有中环,所述底环的上表面、中环的上下表面和上环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滑槽,且上环设置于瓶体上端的外侧,所述第一挡光板和第二挡光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凹槽,且凹槽通过第二压缩弹簧与连接块相连接,所述第二挡光板的外侧面连接有支撑管,且支撑管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转辊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底环的内外径均与中环的内外径相同,且底环与中环通过第一挡光板上下两端的连接块与滑槽卡合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挡光板的结构形状为弧形,且第一挡光板的长度等于底环和中环之间的间距。优选的,所述支撑管采用嵌套的方式与连接杆相连接,且支撑管垂直于第一挡光板设置,且支撑管的个数为第一挡光板个数的两倍。优选的,所述凹槽的结构形状与连接块的结构形状相同,且连接块的宽度大于凹槽的深度。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结构形状为弧形,且连接块的宽度小于滑槽的深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光线调节的食用菌培养瓶采用底环、中环、上环、滑槽、第一挡光板、第二挡光板、转辊、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的设计,底环、中环和上环的设计,能便于第一挡光板和第二挡光板与瓶体连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设计,能便于调节光线照射进瓶体的多少,以便于调节光线强度,滑槽的设计,能在光照方向发生改变时,滑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使得光线能够在光照方向发生改变时,光线依然能照射进瓶体内,转辊的设计,能将外物的撞击能转化为转辊的转动能,并通过其与空气的摩擦消耗,第一压缩弹簧的设计,能吸收部分撞击能,从而避免瓶体内的食用菌被破坏,第二压缩弹簧的设计,能便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上第一挡光板和第二挡光板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挡光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未装第一挡光板和第二挡光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环,2、第一挡光板,3、连接杆,4、转辊,5、中环,6、第二挡光板,7、上环,8、支撑管,9、第一压缩弹簧,10、凹槽,11、第二压缩弹簧,12、连接块,13、瓶体,14、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光线调节的食用菌培养瓶,包括第一挡光板2、第二挡光板6、上环7和瓶体13,瓶体13下端的外侧连接有底环1,且瓶体13中部的外侧连接有中环5,底环1的内外径均与中环5的内外径相同,且底环1与中环5通过第一挡光板2上下两端的连接块12与滑槽14卡合相连接,能便于第一挡光板2和第二挡光板6阻挡光线,且能便于第一挡光板2和第二挡光板6滑动,底环1的上表面、中环5的上下表面和上环7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滑槽14,且上环7设置于瓶体13上端的外侧,第一挡光板2和第二挡光板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凹槽10,且凹槽10通过第二压缩弹簧11与连接块12相连接,第一挡光板2的结构形状为弧形,且第一挡光板2的长度等于底环1和中环5之间的间距,能在食用菌不需要光照时,将光线完全阻挡在该培养瓶外,凹槽10的结构形状与连接块12的结构形状相同,且连接块12的宽度大于凹槽10的深度,能便于第一挡光板2和第二挡光板6的安装与拆卸,连接块12的结构形状为弧形,且连接块12的宽度小于滑槽14的深度,能便于连接块12完全卡进滑槽14内,从而便于拆下第一挡光板2和第二挡光板6,第二挡光板6的外侧面连接有支撑管8,且支撑管8通过第一压缩弹簧9与连接杆3相连接,支撑管8采用嵌套的方式与连接杆3相连接,且支撑管8垂直于第一挡光板2设置,且支撑管8的个数为第一挡光板2个数的两倍,能便于安装转辊4,且便于吸收部分外物的撞击能,连接杆3与连接杆3之间通过转辊4相连接。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具有光线调节的食用菌培养瓶时,首先将食用菌接种与该食用菌培养瓶,若其不需要阳光照射时,可通过将连接块12与滑槽14卡合使第一挡光板2和第二挡光板6分别连接底环1和中环5与中环5和上环7,此时若有外物不慎撞击在该食用菌培养瓶上时,转辊4将改变该外物的撞击方向,并将外物的部分撞击能转化成转辊4的转动动能,并通过转辊4与空气的摩擦消耗,另一部分撞击能将能通过第一压缩弹簧9吸收,从而降低瓶体13所受撞击力的大小,从而能保护瓶体13不被撞碎,以便于保护其内部的食用菌,若需要调节照进瓶体13内的光线强度,可通过取下部分第一挡光板2和第二挡光板6,从而调节光线照进入瓶体13内的多少,以便于调节光线强度,当光线照射方位变化时,可通过滑槽14滑动连接块12,从而便于光线能够照进瓶体13内,以便于食用菌培养,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光线调节的食用菌培养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光线调节的食用菌培养瓶,包括第一挡光板(2)、第二挡光板(6)、上环(7)和瓶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3)下端的外侧连接有底环(1),且瓶体(13)中部的外侧连接有中环(5),所述底环(1)的上表面、中环(5)的上下表面和上环(7)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滑槽(14),且上环(7)设置于瓶体(13)上端的外侧,所述第一挡光板(2)和第二挡光板(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凹槽(10),且凹槽(10)通过第二压缩弹簧(11)与连接块(12)相连接,所述第二挡光板(6)的外侧面连接有支撑管(8),且支撑管(8)通过第一压缩弹簧(9)与连接杆(3)相连接,所述连接杆(3)与连接杆(3)之间通过转辊(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光线调节的食用菌培养瓶,包括第一挡光板(2)、第二挡光板(6)、上环(7)和瓶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3)下端的外侧连接有底环(1),且瓶体(13)中部的外侧连接有中环(5),所述底环(1)的上表面、中环(5)的上下表面和上环(7)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滑槽(14),且上环(7)设置于瓶体(13)上端的外侧,所述第一挡光板(2)和第二挡光板(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凹槽(10),且凹槽(10)通过第二压缩弹簧(11)与连接块(12)相连接,所述第二挡光板(6)的外侧面连接有支撑管(8),且支撑管(8)通过第一压缩弹簧(9)与连接杆(3)相连接,所述连接杆(3)与连接杆(3)之间通过转辊(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光线调节的食用菌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环(1)的内外径均与中环(5)的内外径相同,且底环(1)与中环(5)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光标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凯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