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超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CTP系统的阴图感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137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CTP系统的阴图感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溶剂90‑95份、固形物5‑10份,固形物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含有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组分B:含有磺酰胺基团或活性亚氨基团的粘合剂树脂,组分C:红外线吸收剂,组分D:鎓盐,并且组分A、组分B、组分C及组分D的质量比为5‑60:20‑70:1‑5:1‑10;制备时,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阴图感光组合物不但感光快、附着力强、水墨平衡好、显影宽容度大,而且耐印率高,特别是耐UV油墨印刷;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阴图感光组合物制成的印刷版,无需预热即可直接显影成像,贮存稳定性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CTP系统的阴图感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脑制版
,涉及一种用于CTP系统的阴图感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逐渐出现了CTP系统(电脑制版,ComputertoPlate),能够通过与数字信号对应的光照射向感光层直接写入图像。将CTP系统应用于平版印刷版中,能够省去传统的菲林晒版制图步骤,大大节约了成本。但是,传统的CTP阳图感光版所用的感光组合物大都含有碱可溶性树脂(如线型酚醛清漆树脂等)、酸交联剂(如甲基酚醛树脂等,能够利用酸发生交联反应)、酸发生剂(能够利用热产生酸)和光热转换剂(如染料、颜料、红外线吸收剂等),此类感光组合物在使用时存在以下弊端:1)在使用制版出图像时需要预加热;2)印刷版贮存稳定性不佳;3)印刷版的耐印率低;4)不能耐UV油墨印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CTP系统的阴图感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CTP系统的阴图感光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溶剂90-95份、固形物5-10份;所述的固形物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含有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组分B:含有磺酰胺基团或活性亚氨基团的粘合剂树脂,组分C:红外线吸收剂,组分D:鎓盐;所述的组分A、组分B、组分C及组分D的质量比为5-60:20-70:1-5:1-10。当组分A在固形物中的含量小于5wt%时,固化不充分;当组分A在固形物中的含量大于60wt%时,所得到的负型感光性平版印刷版的感光层会发粘。当组分B在固形物中的含量小于20wt%时,固化程度不足,所得阴图平版印刷版固化的效率变差。当组分C在固形物中的含量小于0.5wt%时,对红外线的吸收不充分;当组分C在固形物中的含量大于15wt%时,存在产生热量过多的问题。当组分D在固形物中的含量小于1wt%时,聚合反应不充分,所得到的阴图感光性平版印刷版的感度、耐印率不足;当组分D在固形物中的含量大于10wt%时,所得到的阴图感光性平版印刷版的显影性会变差。进一步地,所述的组分A为常压下沸点≥100℃的单体或低聚物,并且所述的组分A中含有至少1个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烯键式不饱和基团可进行加成聚合。进一步地,所述的组分A包括单官能丙烯酸酯、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烯丙基醇或氰脲酸烯丙基酯中的一种或更多种。根据实际需要,可同时选用2种以上的含有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共同作为组分A。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单官能丙烯酸酯包括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丙烯酸酯或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所述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包括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或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所述的多官能丙烯酸酯包括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多元醇·烯化氧加成物的丙烯酸酯、多元酚·烯化氧加成物的丙烯酸酯、氨酯丙烯酸酯类、聚酯丙烯酸酯类或将环氧树脂和丙烯酸加成而得到的环氧丙烯酸酯类,所述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包括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烯化氧加成物的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酚·烯化氧加成物的甲基丙烯酸酯或将环氧树脂和甲基丙烯酸加成而得到的环氧丙烯酸酯类。进一步地,所述的组分B为均聚物或共聚物,并且所述的组分B的重均分子量≥2000,数均分子量≥1000。组分B为具有磺酰胺基团或活性亚氨基团的单体形成的均聚物,或者将具有磺酰胺基团或活性亚氨基团的单体与其它单体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可在现有阴图感光性平版印刷版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中选出具有磺酰胺基团(-SO2HN2)或活性亚氨基(-SO2NH-或-CON-X-CO-)的粘合剂树脂作为组分B。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组分B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500000,数均分子量为2000-400000。进一步地,所述的组分B由丙烯酸系单体均聚或共聚而成,所述的丙烯酸系单体包括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更多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丙烯酸系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2,2-二甲基羟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甲氧基苄基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5-羟基戊酯、2,2-二甲基-3-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基酯、甲基丙烯酸甲苯基酯、N-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N-苄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乙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叔丁基甲基丙烯酰胺、乙氧基乙基乙烯基醚、氯乙基乙烯基醚、1-甲基-2,2-二甲基丙基乙烯基醚、四氯糠基乙烯基醚、乙烯基甲苯基醚、乙烯基氯苯基醚、乙烯基环己基羟酸酯、苯甲酸乙烯酯、氯苯甲酸乙烯酯、N-甲基马来酰亚胺、N-2,6-二乙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乙烯基吡硌烷酮、N-乙烯基吡啶、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中的一种或更多种。进一步地,所述的组分B含有酚性羟基。可通过将具有磺酰胺基团或活性亚氨基团的丙烯酸系单体与具有酚性羟基的丙烯酸系单体共聚得到组分B,以提高碱溶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组分B含有磺酰胺基团或酚性羟基时,所述的组分B为丙烯酸系单体与含脲键(-NH-CO-NH-)单体的共聚物,以优化耐溶剂性。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含脲键单体包括丙烯酸酯衍生物或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所述的丙烯酸酯衍生物包括1-(N’-(4-羟基苯基)-1,3-亚脲基)甲基丙烯酸酯、1-(N’-(3-羟基苯基)-1,3-亚脲基)甲基丙烯酸酯、1-(N’-(2-羟基苯基)-1,3-亚脲基)甲基丙烯酸酯、1-(N’(3-羟基-4-甲基苯基)-1,3-亚脲基)甲基丙烯酸酯、1-(N’-(2-羟基-5-甲基苯基)-1,3-亚脲基)甲基丙烯酸酯、1-(N’-(5-羟基萘基)-1,3-亚脲基)甲基丙烯酸酯、1-(N’-(2-羟基-5-苯基苯基)-1,3-亚脲基)甲基丙烯酸酯、2-(N’-(4-羟基苯基)-1,3-亚脲基)乙基丙烯酸酯、2-(N’-(3-羟基苯基)-1,3-亚脲基)乙基丙烯酸酯、2-(N’-(2-羟基苯基)-1,3-亚脲基)乙基丙烯酸酯、2-(N’-(3-羟基-4-甲基苯基)-1,3-亚脲基)乙基丙烯酸酯、2-(N’-(2-羟基-5-甲基苯基)-1,3-亚脲基)乙基丙烯酸酯、2-(N’-(5-羟基萘基)-1,3-亚脲基)乙基丙烯酸酯、2-(N’-(2-羟基-5-苯基苯基)-1,3-亚脲基)乙基丙烯酸酯、4-(N’-(4-羟基苯基)-1,3-亚脲基)丁基丙烯酸酯、4-(N’-(3-羟基苯基)-1,3-亚脲基)丁基丙烯酸酯、4-(N’-(2-羟基苯基)-1,3亚脲基)丁基丙烯酸酯、4-(N’-(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CTP系统的阴图感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溶剂90‑95份、固形物5‑10份;所述的固形物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含有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组分B:含有磺酰胺基团或活性亚氨基团的粘合剂树脂,组分C:红外线吸收剂,组分D:鎓盐;所述的组分A、组分B、组分C及组分D的质量比为5‑60:20‑70:1‑5: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CTP系统的阴图感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溶剂90-95份、固形物5-10份;所述的固形物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含有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组分B:含有磺酰胺基团或活性亚氨基团的粘合剂树脂,组分C:红外线吸收剂,组分D:鎓盐;所述的组分A、组分B、组分C及组分D的质量比为5-60:20-70:1-5: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CTP系统的阴图感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分A为常压下沸点≥100℃的单体或低聚物,并且所述的组分A中含有至少1个烯键式不饱和基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CTP系统的阴图感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分A包括单官能丙烯酸酯、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烯丙基醇或氰脲酸烯丙基酯中的一种或更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CTP系统的阴图感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分B为均聚物或共聚物,并且所述的组分B的重均分子量≥2000,数均分子量≥10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陈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