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喻体刚专利>正文

后跟带拉链的两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07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后跟带拉链的两用鞋,鞋脚跟面一侧的上端到该侧下端,再水平到该脚跟面另一侧的下端将该脚跟面分割为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且分割处设有拉链,所述活动部分可以绕设在该活动部分尾端的折合带弯折,该活动部分的前端设有带子,该带子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尼龙搭扣和第三尼龙搭扣;当作为普通鞋时,所述拉链闭合,所述第一尼龙搭扣扣接在相应设在所述脚背面侧表面上的第二尼龙搭扣上,当作为拖鞋时,所述拉链打开,所述活动部分沿所述折合带向外折叠后经所述第三尼龙搭扣扣接在相应设在所述脚背面侧表面上的第四尼龙搭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做拖鞋,又可做一般的鞋穿着,达到了一物两用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类生活用品。
技术介绍
现有的鞋,鞋帮面都有后跟,适宜行走,但穿、脱不便,不能代替拖鞋, 现有的拖鞋,鞋帮面只有脚背面,没有后跟帮面,便于穿、脱,但不便行走, 特别是不能适应快跑快走。总之现有的鞋与拖鞋功能不能互换代替。中国专利CN2409804公开了一种两用鞋,鞋帮面靠近鞋跟处两边分别设有活络接口将鞋 帮面分为脚背面和脚跟面,活络接口处以拉链、尼龙搭扣或气眼穿带等方便的 方式结合或脱开,当处于结合状态时,形成完整的鞋,当其处于脱开、脚跟面 向前下方鞋底倾倒状态时,便成无后跟的拖鞋,使普通鞋与拖鞋两者结合为一 体,居家旅游, 一鞋两用,穿着、携带方便。但是,由于当作为拖鞋使用时, 后跟帮面是倾倒在鞋底上,当行走时,脚踩在后跟帮面上,会使人感觉不舒服; 而且后跟帮面经常上搬下搬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普通鞋与拖鞋有互换功能的两用鞋,使 其一物两用,既可做拖鞋,又可做一般的鞋穿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跟带拉链的两用 鞋,包括鞋底和鞋帮面,鞋帮面分为脚背面和脚跟面两部分,沿所述脚跟面一 侧的上端到该侧下端,再水平到该脚跟面另一侧的下端将该脚跟面分割为活动 部分和固定部分,且分割处设有拉链,所述活动部分可以绕设在该活动部分尾端的折合带弯折,该活动部分的前端设有带子,该带子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 第一尼龙搭扣和第三尼龙搭扣;当作为普通鞋时,所述拉链闭合,所述第一尼 龙搭扣扣接在相应设在所述脚背面侧表面上的第二尼龙搭扣上,当作为拖鞋 时,所述拉链打开,所述活动部分沿所述折合带向外折叠后经所述第三尼龙搭 扣扣接在相应设在所述脚背面侧表面上的第四尼龙搭扣上。作为优选例,上述折合带两侧地设有第五尼龙搭扣和第六尼龙搭扣,当作 为拖鞋时,第五尼龙搭扣扣接在第六尼龙搭扣上。进一步增加了活动部分折叠 后与所述固定部分的连接稳固性。作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上述拉链从所述脚跟面一侧的上端,沿斜下 后方到该侧下端,再水平到该脚跟面另一侧的下端。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上述拉链从所述脚跟面一侧的上端,先竖 直向下,后弯曲到该侧下端,再水平到该脚跟面另一侧的下端。有益效果本技术既可做拖鞋,又可做一般的鞋穿着,达到了一物两 用效果;而且,通过在鞋后跟增加拉链,使得穿鞋比以前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左脚鞋子从右侧看的立体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左脚鞋子从左侧看的立体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左脚鞋子拉链拉到末端的侧视立体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左脚鞋子脚跟面活动部分折叠后的侧视立体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左脚鞋子从右侧看的立体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左脚鞋子从左侧看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左脚鞋子拉链拉到末端的侧视立体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左脚鞋子脚跟面活动部分折叠后的侧视立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技术加以说明 实施例1图l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左脚穿的鞋,是拉链闭合时从右侧看的立体图。本实施例l的鞋子的主要部分由鞋底l、鞋帮面及鞋跟构成,鞋帮面又分 为位于脚背面的脚背面2和位于脚跟的脚跟面3两部分。如图2及图3所示,沿所述脚跟面3 —侧5的上端,沿斜下后方到该侧下 端,再水平到该脚跟面3另一侧6的下端将该脚跟面3分割为活动部分3a和 固定部分3b,且分割处设有拉链7。如图l、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所述活动部分3a可以绕设在该活动部 分3a尾端的折合带10弯折,该活动部分3a的前端设有带子4,该带子4的内、 外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尼龙搭扣8和第三尼龙搭扣11,所述活动部分3a的前端 设有带子4,该带子4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尼龙搭扣8和第三尼龙搭扣 11。当作为普通鞋时,所述拉链7闭合,所述第一尼龙搭扣8扣接在相应设在 所述脚背面2侧表面上的第二尼龙搭扣9上,当作为拖鞋时,所述拉链7打开, 所述活动部分3a沿所述折合带10向外折叠后经所述第三尼龙搭扣11扣接在 相应设在所述脚背面2侧表面上的第四尼龙搭扣12上。为了进一步增加活动部分3a折叠后与所述固定部分3b的连接稳固性,所 述折合带10两侧地设有第五尼龙搭扣13和第六尼龙搭扣14,当作为拖鞋时, 第五尼龙搭扣13扣接在第六尼龙搭扣14上。实施例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左脚穿的鞋,是拉链闭合时从右侧看的立体图。 如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与实施例l结构大体相同,所不同的是, 拉链7的开口端比实施例1更靠后,并且所述拉链7从所述脚跟面3左侧5的 上端,先竖直向下,后弯曲到该侧下端,再水平到该脚跟面3右侧6的下端。 这样,活动部分3a的面积更小,可以很方便的折叠该活动部分3a。 当然,本技术不仅仅限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权利要求1.一种后跟带拉链的两用鞋,包括鞋底(1)和鞋帮面,鞋帮面分为脚背面(2)和脚跟面(3)两部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脚跟面(3)一侧(5)的上端到该侧下端,再水平到该脚跟面(3)另一侧(6)的下端将该脚跟面(3)分割为活动部分(3a)和固定部分(3b),且分割处设有拉链(7),所述活动部分(3a)可以绕设在该活动部分(3a)尾端的折合带(10)弯折,该活动部分(3a)的前端设有带子(4),该带子(4)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尼龙搭扣(8)和第三尼龙搭扣(11);当作为普通鞋时,所述拉链(7)闭合,所述第一尼龙搭扣(8)扣接在相应设在所述脚背面(2)侧表面上的第二尼龙搭扣(9)上,当作为拖鞋时,所述拉链(7)打开,所述活动部分(3a)沿所述折合带(10)向外折叠后经所述第三尼龙搭扣(11)扣接在相应设在所述脚背面(2)侧表面上的第四尼龙搭扣(12)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跟带拉链的两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合带 (10)两侧地设有第五尼龙搭扣(13)和第六尼龙搭扣(14),当作为拖鞋时,第五尼龙搭扣(13)扣接在第六尼龙搭扣(14)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跟带拉链的两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 拉链(7)从所述脚跟面(3) —侧(5)的上端,沿斜下后方到该侧下端,再 水平到该脚跟面(3)另一侧(6)的下端。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跟带拉链的两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 (7)从所述脚跟面(3) —侧(5)的上端,先竖直向下,后弯曲到该侧下端,再水平到该脚跟面(3)另一侧(6)的下端。专利摘要一种后跟带拉链的两用鞋,鞋脚跟面一侧的上端到该侧下端,再水平到该脚跟面另一侧的下端将该脚跟面分割为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且分割处设有拉链,所述活动部分可以绕设在该活动部分尾端的折合带弯折,该活动部分的前端设有带子,该带子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尼龙搭扣和第三尼龙搭扣;当作为普通鞋时,所述拉链闭合,所述第一尼龙搭扣扣接在相应设在所述脚背面侧表面上的第二尼龙搭扣上,当作为拖鞋时,所述拉链打开,所述活动部分沿所述折合带向外折叠后经所述第三尼龙搭扣扣接在相应设在所述脚背面侧表面上的第四尼龙搭扣上。本技术既可做拖鞋,又可做一般的鞋穿着,达到了一物两用效果。文档编号A43B3/06GK201157014SQ20082009740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跟带拉链的两用鞋,包括鞋底(1)和鞋帮面,鞋帮面分为脚背面(2)和脚跟面(3)两部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脚跟面(3)一侧(5)的上端到该侧下端,再水平到该脚跟面(3)另一侧(6)的下端将该脚跟面(3)分割为活动部分(3a)和固定部分(3b),且分割处设有拉链(7),所述活动部分(3a)可以绕设在该活动部分(3a)尾端的折合带(10)弯折,该活动部分(3a)的前端设有带子(4),该带子(4)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尼龙搭扣(8)和第三尼龙搭扣(11);当作为普通鞋时,所述拉链(7)闭合,所述第一尼龙搭扣(8)扣接在相应设在所述脚背面(2)侧表面上的第二尼龙搭扣(9)上,当作为拖鞋时,所述拉链(7)打开,所述活动部分(3a)沿所述折合带(10)向外折叠后经所述第三尼龙搭扣(11)扣接在相应设在所述脚背面(2)侧表面上的第四尼龙搭扣(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体刚
申请(专利权)人:喻体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