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层铁锅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104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华健康渗铝铁锅,它包括锅底受热面一侧上具有抗氧化热稳定性的渗铝层的锅体和与锅体相连的把手.锅底渗铝层是采用在锅底上喷涂一种经调和的铝粉,经烧结后形成的.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简单的渗铝工艺在锅底上形成一抗氧化热稳定性优良且与基体结合极其紧密的铁铝合金薄层,故而除保持其健康优点之外,还具有轻巧、节能、省时、使用寿命成倍提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健康渗层铁锅和所说渗层铁锅的制作方法。众所周知,“中华铁锅”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炊具,人们长期使用这种铁锅能够得到人体所必需的铁质,因此,“中华铁锅”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和欢迎。传统的中华铁锅的种类繁多,但归纳起来,大致上可分成生铁锅和熟铁锅两类。对于生铁锅来说,看起来很苯重,使用时耗能,费时,另外锅底易氧化脱落,影响使用环境的清洁和卫生。而熟铁锅虽然较轻巧,但锅底易氧化的问题仍然存在,故而其使用寿命很短。为了防止熟铁锅锅底氧化,最近有人试图在锅底复上一层搪瓷,并已制成制品上市。这种铁锅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锅底的氧化,但因搪瓷的耐急冷急热性能差,铁与搪瓷的膨胀系数又相差很大,故而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导致搪瓷复盖层分离脱落,使用寿命也不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对已有的熟铁锅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锅底具有较好的抗氧化热稳定性的渗铝铁锅以及提供一种以较简单的渗铝工艺制作所说渗铝铁锅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铁锅包括在锅底受热面上具有抗氧化热稳定性的渗铝层的锅体和与锅体相连的把手。所说的渗铝层可以覆盖在所说的锅体受热面一侧的全部,也可以是一部分。渗铝铁锅的制作方法包括(1),锅坯制作及处理;(2),在处理后的锅坯底部受热面的一侧上喷涂经调和的铝粉;(3),在750℃~850℃温度下粗真空状态中烧结;(4),处理经渗铝后的锅体并装锅把手。本专利技术的铁锅由于锅底以一种较为简单的渗铝工艺进行涂复渗铝处理,所以原铁锅底面的受热面一侧形成一抗氧化热稳定性优良的铁铝合金薄层,使其除保持原有铁铝的健康优点之外,还具有轻巧、节能、省时,使用寿命成倍提高等优点。以下,将结合非限定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详细地叙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铁锅的剖视图; 图2为取自本专利技术铁锅的1#试样的显微组织(60倍); 图3为取自本专利技术铁锅的2#试样的显微组织(60倍); 图4为取自本专利技术铁锅的3#试样的显微组织(60倍); 图5为取自本专利技术铁锅的4#试样的显微组织(60倍); 图6为取自本专利技术铁锅的2#试样之复层A1-Kα面扫描象(200倍)。 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铁锅1包括锅体2和与锅体2固定连接的把手3。锅体2的受热面一侧4上具有一经涂复渗铝处理形成的抗氧化热稳定性优良的铁铝合金薄层5。 本专利技术铁锅1先用冷轧薄板作原材料,在一般冲压机上冲压成锅坯,然后拉伸成型,再经卷边,切边以及冲出锅把孔,即成锅体2。把锅体2在大约400至500℃温度下烘油至黄色,锅底的受热面一侧4经抛光处理。 将铝粉加上醋酸异戍酯与硝基清漆的混合物中调和,铝粉的粒度最好为150~300目,其调和配比最好为醋酸异戍酯∶硝基清漆∶铝粉=3∶1∶3.2~6.5∶1∶5.3。接着把经调和铝粉喷涂、刷涂,或者其他方式均匀地覆盖在经上述处理的锅底受热面一侧的整个部分或者局部。然后,自然干燥2小时,放进750℃~850℃的高温炉中粗真空状态下烧结,保温3~8分钟。取出锅体2,清除表面残留物并用钢刷磨光。最后,在锅体2上装上把手3。经检验,在合格的铁锅的使用面一侧抹涂菜油,包装出厂。 对上述具有铁铝合金薄层的铁锅进行以下几种试验1),耐急冷急热性试验将本专利技术铁锅的底面加热到800~850℃,保持2分钟水淬,重复100次后取样,试样编号为2#。 2),耐用试验反复烧水2000余次(每次0.5公斤1%盐水烧干)-空锅烧至500℃,再放水急冷-底面放在10%H2SO4中酸蚀2分钟,水洗-放自来水加热浸烧300小时后取样,试样编号为3#; 3),模似烧菜试验置于煤饼炉上烧干水珠-放油熬热-放入0.5公斤1%盐水烧开,重复2800次后取样,试样编为4#。 从本专利技术铁锅的原始状态中取样,试样编号为1#。1#~4#试样的基体材料均为日本SPCCSD无光冷精轧钢板。 对上述各试样取纵截面镶嵌、磨制、抛光、常规侵蚀后进行金相检验,所得结果列表如下注显微厚度在XJZ-02型光学显微镜上测得。 显微硬度测定在MT-3硬度计上进行,载荷50gf。 在试验条件加速电压15KV,探针电流2.3×10-7A下,用JXA-733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检验1#~4#横向金相试样。 结果表明,复层中铝含量约占45%,铝呈齿状分布楔入铁素体基体,界面结合良好(见图6)。 将1#试样与4#试样和基体材料平置于西门子D-500型X射线衍射仪下作X射线衍射检验。结果表明,1#试样为纯Al、纯Fe,次相为θ相(Al3Fe)、η相(Al5Fe2),无氧化铝存在;2#试样中主相为η相(Al5Fe2),次相为纯Al,基体材料中主体为α-Fe,稍有铁的氧化物存在。 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的铁锅由于采用一种较简单的方法在其锅底形成一结合极其紧密的抗氧化热稳定性优良的铁铝合金薄层,故而具有上面所提到的一些优点和效果。 据上所述,当然还可以把铜、铬、镍、锡、镍-钨、镍-磷等金属或合金中的任何一种渗(镀)在铁的基体表面,形成一抗氧化热稳定性优良的合金薄层,达到同样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华健康渗铝铁锅,它包括锅体和锅体上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锅体的受热面一侧上具有抗氧化热稳定性的渗铝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华健康渗铝铁锅,它包括锅体和锅体上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锅体的受热面一侧上具有抗氧化热稳定性的渗铝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渗铝层覆盖所说的锅体的受热面一侧的整个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渗铝层覆盖所说的锅体的受热面一侧的一部分。4.一种制作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锅坯制作及处理;(2)在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勇沈正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闸北炊具厂上海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