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伦慧东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抑菌和除味功能的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81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带有抑菌和除味功能的空调室内机,属于家用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空调本体及设置在空调进风口上的过滤装置,关键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进风口栅格板与空调轴流风机之间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粗滤除尘单元、精滤吸附单元及降解抑菌单元,降解抑菌单元以短切玻璃长纤维段上二次分散定位的光触媒纳米级颗粒作为降解和杀菌滤料充填形成具有降解抑菌的过滤单元,并配套设置光能补充结构。借助依次设置的粗滤、精滤及降解抑菌单元,能够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降低环境空气污染,减少疾病传播,保护人体健康,净化效果好、使用成本低,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抑菌和除味功能的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设备
,涉及空调室内机,具体涉及在进风口处安装有光触媒消杀过滤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空调作为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电器,能够制冷、制热、换气,随着环境恶化,人们对空气净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纷纷在室内添置空气净化器。空调和空气净化器作为两个独立的产品,要保持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需要同时开启,在能源上造成了一定的浪费。新近研发的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在空调内部滤网上安装空气净化模块,空气净化模块多使用芳香药剂祛除有害气体和病毒,由于药剂是由化学物质或生物活性成分调制而成,性能不稳定。部分采用吸附剂吸附粉尘等颗粒物,吸附剂只起到了物理吸附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有害物质的危害。部分采用负离子发生器,虽然具有杀菌净化作用,却不能分解甲醛和苯类有害物质。少数使用紫外光对光触媒净化层进行照射,以去除细菌、病毒、甲醛、苯等有机毒物,效果显著,但紫外光对人体和室内设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且氧化钛涂层与壁体或纤维的结合力差,容易脱落,这会导致单位体积的光触媒面积小与接触时间少,进而使装置消杀效果不明显。因此,为了满足当今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绿色、环保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急需一种杀菌除味效果更好的室内空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室内空调无净化功能及净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空调进风口与轴流风机之间的通道内设置粗滤、精滤及降解抑菌单元,利用降解抑菌单元中强力结合并良好分散在长玻璃纤维段上的光触媒,实现有效的杀菌、消毒及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达到更好的除臭、杀菌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抑菌和除味功能的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本体上设置在内循环进风口上的过滤装置,关键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进风口的栅格板与空调轴流风机之间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粗滤除尘单元、精滤吸附单元及降解抑菌单元;降解抑菌单元以短切玻璃长纤维段上二次分散定位的光触媒纳米级颗粒作为降解和杀菌滤料充填形成的过滤单元,并配套设置光能补充结构。粗滤除尘单元过滤灰尘等大颗粒物质;精滤吸附单元过滤PM2.5及细小颗粒。降解抑菌单元以短切玻璃长纤维段上二次分散定位的光触媒纳米级颗粒作为降解和杀菌滤料,可以将有害气体催化氧化,有效的杀菌、消毒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玻璃纤维材料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弹性模量大、塑性形变小、机械强度高、价廉易得等优点,它独特的纤维状结构以及易加工的性能都使其成为理想的负载光催化剂的载体。采用的氧化钛原料是具有过氧基的改性含钛原料液,氧化钛通过浸涂、干燥、烧结工艺定位在玻璃纤维上,可在纤维表面形成连续的氧化钛薄膜,可实现氧化钛的良好分散和与纤维的强力结合,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最终产品中氧化钛在基材上的成膜性、均匀性、分散性和附着力,以充分利用氧化钛的特性去除细菌、病毒、甲醛、苯等有机毒物,净化效果显著;另外,本专利采用的改性氧化钛分散液还包括Cr、Mn、Fe、Co、Ni、Cu、Au、Ag、Pt、Pd等负载或者掺杂离子,实现了在可见光下的高效降解。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栅格板与空调轴流风机之间的过滤通道中设置有内、外微晶玻璃壳体降解和杀菌滤料填充在内、外微晶玻璃壳体之间的滤料填充空间、光能补充结构为在内微晶玻璃壳体内设置的LED灯带。进一步的,所述内微晶玻璃壳体分布有一组,并将滤料填充空间分隔为3、5、7、9或11个降解抑菌通道,且内、外微晶玻璃壳体的上、下端面具有引风端盖,各降解抑菌通道借助引风端盖上的进、出口及引风风道串联形成稳速、缓流过滤通道。采用上述迂回过滤通道,并将滤料呈团絮状填充在降解抑菌通道内,可以延长降解、抑菌路径,增加接触面积和接触机会。并采用微晶玻璃壳体,以利用微晶玻璃优异的漫散射性能,加快光的能量补充,进而达到更好的触发效果。进一步的,在引风端盖上的进、出口及引风风道接口处设置有拦截网。长纤维段和拦截网可以防止玻璃纤维吸入人体,避免伤害。进一步的,上端的引风端盖的进口及匹配第一降解抑菌通道位于空调前侧,下端的引风端盖的出口及匹配末端降解抑菌通道位于空调后侧。这样设置可以顺应轴流风机的风向,使洁净空气从轴流风机后侧向下出风口吹出。进一步的,所述粗滤除尘单元为活性炭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定位在进风口栅格板与精滤吸附单元之间。活性炭过滤网可吸附灰尘等大颗粒悬浮物。进一步的,所述精滤吸附单元为PM2.5颗粒过滤网或HEPA过滤网,精滤吸附单元定位在活性炭过滤网与上端的引风端盖之间。进一步的,所述PM2.5过滤网由玻璃纤维制成。进一步的,所述HEPA滤网由叠片状硼硅微纤维制成。进一步的,所述HEPA过滤网的等级为H11-U17。精滤吸附单元采用PM2.5过滤网或HEPA过滤网,对经过初滤后的空气进一步过滤,吸附超细灰尘。玻璃纤维或叠片状硼硅微纤维容尘量大,过滤精度高,具有降噪特性,有助于降低噪声。选用H11-U17级别的HEPA过滤网,以保证净化的过滤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借助依次设置的粗滤、精滤及降解抑菌单元,形成初滤大颗粒悬浮物、精滤细菌、病毒、霉菌、尘螨等病原体残体和细小颗粒物及杀菌、消毒、光催化分解有害气体的净化结构,能够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降低环境空气污染,减少疾病传播,保护人体健康,净化效果好、使用成本低,无毒、副作用。2、通过对降解抑菌单元的结构形式进行改进,使该单元的流速减缓、增大单位体积的光触媒接触面积和延长光触媒反应时间,从而达到更好的除臭、杀菌功效果,同时具有能耗少、绿色环保的优点。3、本技术过滤单元产生的流态化光触媒过滤结构,相比传统的光触媒过滤网,其除臭、杀菌功效更好,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产业优势,更具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过滤通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代表空调本体,11代表进风口,12代表轴流风机,13代表内微晶玻璃壳体,14代表外微晶玻璃壳体,2代表LED灯带,3代表引风端盖,31代表引风风道,32代表进口,33代表出口,4代表短切玻璃长纤维段,5代表活性炭过滤网,6代表精滤吸附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带有抑菌和除味功能的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本体1及设置在空调内循环进风口11上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进风口11栅格板与空调轴流风机12之间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粗滤除尘单元、精滤吸附单元6及降解抑菌单元,降解抑菌单元以短切玻璃长纤维段4上二次分散定位的光触媒纳米级颗粒作为降解和杀菌滤料充填形成具有降解抑菌的过滤单元,并配套设置光能补充结构。具体是在进风口11栅格板与空调轴流风机12之间的过滤通道中设置内、外微晶玻璃壳体13、14,降解和杀菌滤料填充在内、外微晶玻璃壳体13、14之间的滤料填充空间、光能补充结构为在内微晶玻璃壳体13内设置的LED灯带2。滤料可以设计为整块滤网结构,也可以做成团絮安装或填充在内、外微晶玻璃壳体13、14之间。为了增强杀菌、除味效果,优选采用下述的迂回通道结构。一般设计为在微晶玻璃体上开设LED灯安装孔道,各降解抑菌孔道分布在LED灯安装孔道外围,因空间有限,设置多个内微晶玻璃壳体13,利用内微晶玻璃壳体13将滤料填充空间分隔为3、5、7、9或11个降解抑菌通道,并在内、外微晶玻璃壳体13、14的上、下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抑菌和除味功能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抑菌和除味功能的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本体(1)上设置在内循环进风口(11)上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进风口(11)的栅格板与空调轴流风机(12)之间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粗滤除尘单元、精滤吸附单元(6)及降解抑菌单元;降解抑菌单元以短切玻璃长纤维段(4)上二次分散定位的光触媒纳米级颗粒作为降解和杀菌滤料充填形成的过滤单元,并配套设置光能补充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抑菌和除味功能的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本体(1)上设置在内循环进风口(11)上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进风口(11)的栅格板与空调轴流风机(12)之间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粗滤除尘单元、精滤吸附单元(6)及降解抑菌单元;降解抑菌单元以短切玻璃长纤维段(4)上二次分散定位的光触媒纳米级颗粒作为降解和杀菌滤料充填形成的过滤单元,并配套设置光能补充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抑菌和除味功能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栅格板与空调轴流风机(12)之间的过滤通道中设置有内、外微晶玻璃壳体(13、14),降解和杀菌滤料填充在内、外微晶玻璃壳体(13、14)之间的滤料填充空间、光能补充结构为在内微晶玻璃壳体(13)内设置的LED灯带(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抑菌和除味功能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微晶玻璃壳体(13)分布有一组,并将滤料填充空间分隔为3、5、7、9或11个降解抑菌通道,且内、外微晶玻璃壳体(13、14)的上、下端面具有引风端盖(3),各降解抑菌通道借助引风端盖(3)上的进、出口(32、33)及引风风道(31)串联形成稳速、缓流过滤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伦慧东左桂福孟宪光
申请(专利权)人:伦慧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