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智超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80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包括支撑座、连接杆、喷火头一、喷火头二、张合杆以及螺栓,支撑座设置在圆孔柱内,且支撑座通过连接杆与圆环座下端面连接,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炒锅辅助晃动的功能,且灵活性强,有利于炒锅受热均匀,减轻单手抬起炒锅晃动的操作力度,喷火头一设置在灶口内,且喷火头一安装在张合杆左端面下端,喷火头二设置在灶口内,且喷火头二安装在张合杆左端面上端,该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火苗大小调节的功能,且操作简单,有利于燃气充分燃烧,便于热量充分被炒锅吸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属于节能环保

技术介绍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其大众化程度无人不知,但又很难见到一个通行的概念,一如柴禾灶、煤油炉、煤球炉等等,按气源讲,燃气灶主要分为液化气灶、煤气灶、天然气灶,按灶眼讲,分为单灶、双灶和多眼灶。现有技术中燃气灶不具备对炒锅辅助晃动功能,且手抬起炒锅晃动操作力度大,现有技术中燃气灶对火苗大小调节功能单一,不利于燃气充分燃烧,所以急需要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包括装置主体、炒锅晃动机构以及火苗调节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圆环座、灶口、灶台框以及开关,所述圆环座设置在灶口上端,所述灶口开设在灶台框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开关安装在灶台框前端面中间位置,所述炒锅晃动机构设置在灶台框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炒锅晃动机构包括圆孔柱、复位弹簧、支撑座以及连接杆,所述圆孔柱环形等距安装在灶台框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圆孔柱内,且复位弹簧上端套装在支撑座下端,所述支撑座设置在圆孔柱内,且支撑座通过连接杆与圆环座下端面连接,所述火苗调节机构设置在灶台框内,所述火苗调节机构包括喷火头一、喷火头二、张合杆、螺栓、固定板以及移动块,所述喷火头一设置在灶口内,且喷火头一安装在张合杆左端面下端,所述喷火头二设置在灶口内,且喷火头二安装在张合杆左端面上端,所述张合杆通过固定板与灶台框内下端面连接,所述固定板焊接在张合杆下端面右端,且固定板通过螺栓与移动块连接,所述移动块焊接在张合杆下端面左端。进一步地,所述喷火头一与喷火头二横截面均为弧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张合杆横截面为V型结构,且张合杆通过活动销与灶台框内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上端面开设有球形槽。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左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灶台框前端面安装有铭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因本技术添加了复位弹簧、支撑座以及连接杆,设计实现了本技术对炒锅辅助晃动的功能,且灵活性强,有利于炒锅受热均匀,减轻单手抬起炒锅晃动的操作力度,解决了原有燃气灶不具备对炒锅辅助晃动功能,且手抬起炒锅晃动操作力度大的问题。因本技术添加了喷火头一、喷火头二、张合杆以及螺栓,该设计实现了本技术对火苗大小调节的功能,且操作简单,有利于燃气充分燃烧,便于热量充分被炒锅吸收,解决了原有燃气灶对火苗大小调节功能单一,不利于燃气充分燃烧的问题。因本技术添加了螺纹孔,该设计便于螺栓装配,因本技术添加了铭牌,该设计便于使用者了解燃气灶使用性能,本技术结构合理,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中炒锅晃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中火苗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炒锅晃动机构、2-火苗调节机构、3-圆环座、4-灶口、5-灶台框、6-开关、11-圆孔柱、12-复位弹簧、13-支撑座、14-连接杆、21-喷火头一、22-喷火头二、23-张合杆、24-螺栓、25-固定板、26-移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包括装置主体、炒锅晃动机构1以及火苗调节机构2,装置主体包括圆环座3、灶口4、灶台框5以及开关6,圆环座3设置在灶口4上端,灶口4开设在灶台框5上端面中间位置,开关6安装在灶台框5前端面中间位置。炒锅晃动机构1设置在灶台框5上端面中间位置,炒锅晃动机构1包括圆孔柱11、复位弹簧12、支撑座13以及连接杆14,圆孔柱11环形等距安装在灶台框5上端面中间位置,复位弹簧12安装在圆孔柱11内,且复位弹簧12上端套装在支撑座13下端,支撑座13设置在圆孔柱11内,且支撑座13通过连接杆14与圆环座3下端面连接,该设计实现了本技术对炒锅辅助晃动的功能,且灵活性强,有利于炒锅受热均匀,减轻单手抬起炒锅晃动的操作力度。火苗调节机构2设置在灶台框5内,火苗调节机构2包括喷火头一21、喷火头二22、张合杆23、螺栓24、固定板25以及移动块26,喷火头一21设置在灶口4内,且喷火头一21安装在张合杆23左端面下端,喷火头二22设置在灶口4内,且喷火头二22安装在张合杆23左端面上端,张合杆23通过固定板25与灶台框5内下端面连接,固定板25焊接在张合杆23下端面右端,且固定板25通过螺栓24与移动块26连接,移动块26焊接在张合杆23下端面左端,该设计实现了本技术对火苗大小调节的功能,且操作简单,有利于燃气充分燃烧,便于热量充分被炒锅吸收。喷火头一21与喷火头二22横截面均为弧形结构,张合杆23横截面为V型结构,且张合杆23通过活动销与灶台框5内连接,支撑座13上端面开设有球形槽,固定板25左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灶台框5前端面安装有铭牌。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对本技术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使用者将炒锅放置在圆环座3上,然后使用者操纵炒锅,使炒锅带动圆环座3左右摇摆,由于圆环座3通过连接杆14与支撑座13连接,使得支撑座13在圆孔柱11内上下移动,复位弹簧12随着支撑杆上下移动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从而实现了本技术对炒锅辅助晃动的功能,且灵活性强,有利于炒锅受热均匀,减轻单手抬起炒锅晃动的操作力度。当使用者需要调节火苗大小时,使用者通过拧动灶台框5右端的螺栓24,螺栓24推动移动块26,移动块26推开张合杆23,使得张合杆23向上旋转,并带动喷火头一21以及喷火头二22向中间聚合,使得火苗变小,使用者反向拧动螺栓24,使得喷火头一21以及喷火头二22向外散开,使得火苗变大,从而实现了本技术对火苗大小调节的功能,且操作简单,有利于燃气充分燃烧,便于热量充分被炒锅吸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包括装置主体、炒锅晃动机构(1)以及火苗调节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圆环座(3)、灶口(4)、灶台框(5)以及开关(6),所述圆环座(3)设置在灶口(4)上端,所述灶口(4)开设在灶台框(5)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开关(6)安装在灶台框(5)前端面中间位置;所述炒锅晃动机构(1)设置在灶台框(5)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炒锅晃动机构(1)包括圆孔柱(11)、复位弹簧(12)、支撑座(13)以及连接杆(14),所述圆孔柱(11)环形等距安装在灶台框(5)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复位弹簧(12)安装在圆孔柱(11)内,且复位弹簧(12)上端套装在支撑座(13)下端,所述支撑座(13)设置在圆孔柱(11)内,且支撑座(13)通过连接杆(14)与圆环座(3)下端面连接;所述火苗调节机构(2)设置在灶台框(5)内,所述火苗调节机构(2)包括喷火头一(21)、喷火头二(22)、张合杆(23)、螺栓(24)、固定板(25)以及移动块(26),所述喷火头一(21)设置在灶口(4)内,且喷火头一(21)安装在张合杆(23)左端面下端,所述喷火头二(22)设置在灶口(4)内,且喷火头二(22)安装在张合杆(23)左端面上端,所述张合杆(23)通过固定板(25)与灶台框(5)内下端面连接,所述固定板(25)焊接在张合杆(23)下端面右端,且固定板(25)通过螺栓(24)与移动块(26)连接,所述移动块(26)焊接在张合杆(23)下端面左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燃气灶,包括装置主体、炒锅晃动机构(1)以及火苗调节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圆环座(3)、灶口(4)、灶台框(5)以及开关(6),所述圆环座(3)设置在灶口(4)上端,所述灶口(4)开设在灶台框(5)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开关(6)安装在灶台框(5)前端面中间位置;所述炒锅晃动机构(1)设置在灶台框(5)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炒锅晃动机构(1)包括圆孔柱(11)、复位弹簧(12)、支撑座(13)以及连接杆(14),所述圆孔柱(11)环形等距安装在灶台框(5)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复位弹簧(12)安装在圆孔柱(11)内,且复位弹簧(12)上端套装在支撑座(13)下端,所述支撑座(13)设置在圆孔柱(11)内,且支撑座(13)通过连接杆(14)与圆环座(3)下端面连接;所述火苗调节机构(2)设置在灶台框(5)内,所述火苗调节机构(2)包括喷火头一(21)、喷火头二(22)、张合杆(23)、螺栓(24)、固定板(25)以及移动块(26),所述喷火头一(21)设置在灶口(4)内,且喷火头一(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吴智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