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电力电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077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电力电缆装置,包括主柱体、副柱体、上支杆和下支杆,所述主柱体中设置有左右连通的第一通口,所述上支杆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通口中上部,所述下支杆中设置有调位槽,所述调位槽中活动安装有调位杆,所述调位杆固定安装在第一通口下部,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一端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另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连臂和下连臂,所述上连臂和下连臂末尾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所述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中均设置有端口面向外侧的弧状槽,所述弧状槽上下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电力电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型电力电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电缆的使用领域及其广泛,电缆的铺设通常由电缆杆支撑而架设在空中,电缆杆插入到土中后而竖立起,在一些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例如大风,电缆杆容易发生侧偏而倒塌的情况发生,因此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电力电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电力电缆装置,包括主柱体、副柱体、上支杆和下支杆,所述主柱体中设置有左右连通的第一通口,所述上支杆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通口中上部,所述下支杆中设置有调位槽,所述调位槽中活动安装有调位杆,所述调位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口下部,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一端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另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连臂和下连臂,所述上连臂和下连臂末尾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所述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中均设置有端口面向外侧的弧状槽,所述弧状槽上下连通,所述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的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圆环,所述主柱体下端固定安装有圆状板,所述圆状板底部中端处固定设置有长插销,所述圆状板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短插销,所述长插销和短插销底端均设置有尖状部,所述主柱体背靠所述上支承块的端面固定设置有上安装块,所述副柱体上端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上安装块上,所述副柱体下端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有下安装块,所述下安装块底部固定安装有板体,所述板体底部设置有尖状头,所述副柱体中还设置有左右连通的第二通口,所述第二通口用以允许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穿过,所述圆状板和板体外侧还设置有护卫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圆状板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主柱体固定连接的斜状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弧状槽中固定安装有橡胶垫。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长插销和短插销外周上均设置有凹陷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柱体上端固定设置有铁臂,所述铁臂左右互称固定设置有凸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护卫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圆状板和板体外侧的护卫套,所述护卫套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尖状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安装完成后,所述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可分别作用于电缆杆的上部和下部,当遇到大风时,电缆杆上部先推动所述上支承块,所述上支承块在所述上连臂和上支杆的作用下,一部分力可推动主柱体,由于在所述副柱体的作用下,所述主柱体可保持不动,而另一部分力会作用于所述下支杆,所述下支承臂通过所述下连臂以及下支承块又作用于电缆杆,所述下支承块作用于电缆杆时可产生向下的推力,因此,可向下推动电缆杆,可防止电缆杆向上拔起,因此,可大大提高电缆杆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和拆除都十分方便,结构稳定,抗风能力强,有利于加强电缆杆的稳固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电力电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上支承块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改进型电力电缆装置,包括主柱体23、副柱体30、上支杆18和下支杆15,所述主柱体23中设置有左右连通的第一通口17,所述上支杆18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通口17中上部,所述下支杆15中设置有调位槽28,所述调位槽28中活动安装有调位杆16,所述调位杆16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口17下部,所述上支杆18和下支杆15一端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支杆18和下支杆15另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连臂19和下连臂14,所述上连臂19和下连臂14末尾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支承块22和下支承块13,所述上支承块22和下支承块13中均设置有端口面向外侧的弧状槽21,所述弧状槽21上下连通,所述上支承块22和下支承块13的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圆环201,所述圆环201用以穿过钢索从而可围绕电缆杆进行捆绑,所述主柱体23下端固定安装有圆状板11,所述圆状板11底部中端处固定设置有长插销36,所述圆状板11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短插销37,所述长插销36和短插销37底端均设置有尖状部35,由此可方便插入到土中,所述主柱体23背靠所述上支承块22的端面固定设置有上安装块26,所述副柱体30上端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上安装块26上,所述副柱体30下端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有下安装块31,所述下安装块31底部固定安装有板体32,所述板体32底部设置有尖状头33,所述副柱体30中还设置有左右连通的第二通口27,所述第二通口27用以允许所述上支杆18和下支杆15穿过,所述圆状板11和板体32外侧还设置有护卫装置。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圆状板11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主柱体23固定连接的斜状板12,从而可增加所述主柱体23的稳定性。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弧状槽21中固定安装有橡胶垫20,从而可避免刮伤电缆杆外表皮。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长插销36和短插销37外周上均设置有凹陷部34,从而插入土中后可增加所述圆状板11的稳定性。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主柱体23上端固定设置有铁臂24,所述铁臂24左右互称固定设置有凸臂25。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护卫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圆状板11和板体32外侧的护卫套51,所述护卫套51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尖状针52,所述护卫套51用以保护所述圆状板11和板体32在使用时不受腐蚀,所述尖状针52用以插入土中,从而对所述圆状板11和板体32在使用时进行加固。使用时,选用至少三个本装置,将所述弧状槽21与电缆杆相抵,而后利用所述铁臂24将所述主柱体23和副柱体30向下敲击,从而可将所述长插销36、短插销37以及所述尖状头33敲入到土中。需要拆除时,可向上敲击所述凸臂25,所述凸臂25可使所述长插销36、短插销37以及所述尖状头33不断向上滑动,由此可将所述主柱体23和副柱体30向上拔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安装完成后,所述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可分别作用于电缆杆的上部和下部,当遇到大风时,电缆杆上部先推动所述上支承块,所述上支承块在所述上连臂和上支杆的作用下,一部分力可推动主柱体,由于在所述副柱体的作用下,所述主柱体可保持不动,而另一部分力会作用于所述下支杆,所述下支杆通过所述下连臂以及下支承块又作用于电缆杆,所述下支承块作用于电缆杆时可产生向下的推力,因此,可向下推动电缆杆,可防止电缆杆向上拔起,因此,可大大提高电缆杆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和拆除都十分方便,结构稳定,抗风能力强,有利于加强电缆杆的稳固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型电力电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电力电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柱体、副柱体、上支杆和下支杆,所述主柱体中设置有左右连通的第一通口,所述上支杆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通口中上部,所述下支杆中设置有调位槽,所述调位槽中活动安装有调位杆,所述调位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口下部,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一端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另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连臂和下连臂,所述上连臂和下连臂末尾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所述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中均设置有端口面向外侧的弧状槽,所述弧状槽上下连通,所述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的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圆环,所述主柱体下端固定安装有圆状板,所述圆状板底部中端处固定设置有长插销,所述圆状板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短插销,所述长插销和短插销底端均设置有尖状部,所述主柱体背靠所述上支承块的端面固定设置有上安装块,所述副柱体上端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上安装块上,所述副柱体下端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有下安装块,所述下安装块底部固定安装有板体,所述板体底部设置有尖状头,所述副柱体中还设置有左右连通的第二通口,所述第二通口用以允许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穿过,所述圆状板和板体外侧还设置有护卫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电力电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柱体、副柱体、上支杆和下支杆,所述主柱体中设置有左右连通的第一通口,所述上支杆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通口中上部,所述下支杆中设置有调位槽,所述调位槽中活动安装有调位杆,所述调位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口下部,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一端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另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连臂和下连臂,所述上连臂和下连臂末尾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所述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中均设置有端口面向外侧的弧状槽,所述弧状槽上下连通,所述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的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圆环,所述主柱体下端固定安装有圆状板,所述圆状板底部中端处固定设置有长插销,所述圆状板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短插销,所述长插销和短插销底端均设置有尖状部,所述主柱体背靠所述上支承块的端面固定设置有上安装块,所述副柱体上端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上安装块上,所述副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美炎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信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