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地面保温隔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0740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地面保温隔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面载体层,地面载体层上依次设置有保温层和配筋混凝土层,保温层为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保温隔声复合垫板由发泡聚乙烯卷材和玻璃纤维毛毡或岩棉毛毡或高弹性耐碱网格布经热熔复合而成,配筋混凝土层包括钢筋网片和混凝土现浇层,具体施工方法的步骤为:(1)将地面载体(土壤地面或楼板)的表面清理干净;(2)在地面载体上铺设保温隔声复合垫板;(3)选择洁净的钢筋网片,将其铺设于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上,钢筋网片搭接处用细铁丝绑扎,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4)在钢筋网片上浇筑混凝土,再对混凝土进行压光、养护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加设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使地面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地面保温隔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地面保温隔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的生产和使用能耗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结构材料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所以积极开发和大力推广新型节能、生态环保、高性能结构材料,对于降低建筑能耗、缓解能源的供需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环保价值。随着绿色建筑物评价标准的实施,分户保温以及隔声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混凝土楼地面构造不能满足保温和隔声的要求。具有保温、隔声的建筑材料的研发一直是材料研究人员的一个研究重点。隔声效果更多的是一个建筑设计指标,而非单一的材料指标。建筑物种类千差万别,施工技术和水平参差不齐,构件预制化也一直是建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将构造设计和功能材料应用结合起来,进行学科交叉可,可满足绿色建筑相关评价技术指标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楼地面保温隔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来提高楼地面层保温隔声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楼地面保温隔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面载体层,所述地面载体层上依次设置有保温层和配筋混凝土层,所述保温层为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保温隔声复合垫板由发泡聚乙烯卷材和玻璃纤维毛毡或岩棉毛毡或高弹性耐碱网格布经热熔复合而成,所述配筋混凝土层包括钢筋网片和混凝土现浇层,具体施工方法的步骤为:(1)将地面载体(土壤地面或楼板)的表面清理干净;(2)在地面载体上铺设保温隔声复合垫板;(3)选择洁净的钢筋网片,将其铺设于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上,钢筋网片搭接处用细铁丝绑扎,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4)在钢筋网片上浇筑混凝土,再对混凝土进行压光、养护即可。作为优选,上述在步骤(3)中,先在钢筋网片上铺设地暖热水管,再铺设一层钢筋网片。作为优选,上述在地面载体的侧边墙角处墙面和地暖热水管的穿洞底面粘贴翻边隔声条,所述翻边隔声条高于所述混凝土现浇层的表面高度。作为优选,上述在保温隔声复合垫板或翻边隔声条的拼接处粘贴防水胶带。作为优选,上述在步骤(4)中,浇筑混凝土层后,先铺设一层防水层,防水层为防水胶条,再浇筑一层混凝土层,最后进行压光、养护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地面载体层和配筋混凝土层中间加设保温隔声复合垫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使地面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声效果;选用玻璃纤维毛毡或岩棉毛毡或高弹性耐碱网格布这些强度高、粘结性好、定位性佳的材料,便于施工,可增强墙体,起到保温、防水的功能;加设钢筋网片,当楼面面积过大时,可防止楼面出现开裂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地暖热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翻边隔声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面载体层;2-保温层;3-配筋混凝土层;4-地暖热水管;5-墙面;6-翻边隔声条;7-防水层;31-钢筋网片;32-混凝土现浇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楼地面保温隔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面载体层1,地面载体层上依次设置有保温层2和配筋混凝土层3,保温层2为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保温隔声复合垫板由发泡聚乙烯卷材和玻璃纤维毛毡或岩棉毛毡或高弹性耐碱网格布经热熔复合而成,配筋混凝土层3包括钢筋网片31和混凝土现浇层32,具体施工方法的步骤为:(1)将地面载体(土壤地面或楼板)的表面清理干净;(2)在地面载体上铺设保温隔声复合垫板;(3)选择洁净的钢筋网片31,将其铺设于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上,钢筋网片31搭接处用细铁丝绑扎,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4)在钢筋网片31上浇筑混凝土,再对混凝土进行压光、养护即可。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楼地面保温隔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面载体层1,地面载体层上依次设置有保温层2和配筋混凝土层3,保温层2为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保温隔声复合垫板由发泡聚乙烯卷材和玻璃纤维毛毡或岩棉毛毡或高弹性耐碱网格布经热熔复合而成,配筋混凝土层3包括钢筋网片31和混凝土现浇层32,具体施工方法的步骤为:(1)将地面载体(土壤地面或楼板)的表面清理干净;(2)在地面载体上铺设保温隔声复合垫板;(3)选择洁净的钢筋网片31,将其铺设于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上,先在钢筋网片31上铺设地暖热水管4,再铺设一层钢筋网片31,钢筋网片31搭接处用细铁丝绑扎,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4)在钢筋网片31上浇筑混凝土,再对混凝土进行压光、养护即可。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一种楼地面保温隔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面载体层1,地面载体层上依次设置有保温层2和配筋混凝土层3,保温层2为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保温隔声复合垫板由发泡聚乙烯卷材和玻璃纤维毛毡或岩棉毛毡或高弹性耐碱网格布经热熔复合而成,配筋混凝土层3包括钢筋网片31和混凝土现浇层32,具体施工方法的步骤为:(1)将地面载体(土壤地面或楼板)的表面清理干净;(2)在地面载体上铺设保温隔声复合垫板;(3)选择洁净的钢筋网片31,将其铺设于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上,钢筋网片31搭接处用细铁丝绑扎,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4)在钢筋网片31上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层后,先铺设一层防水层7,防水层7为防水胶条,再浇筑一层混凝土层,最后进行压光、养护即可。作为优选,如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1-3中,在地面载体的侧边墙角处墙面5、地暖热水管4的穿洞底面粘贴翻边隔声条6,翻边隔声条6高于混凝土现浇层33的表面高度。加设翻边隔声条6,可以完全隔断混凝土与四周墙面,防止形成传声桥,翻边隔声条6的单面附有粘结层,便于施工。作为优选,上述实施例1-3中,在保温隔声复合垫板或翻边隔声条6的拼接处粘贴防水胶带。加设防水胶条,可以防止混凝土振捣时水泥浆向下渗漏,避免形成传声桥。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楼地面保温隔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地面保温隔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面载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载体层上依次设置有保温层和配筋混凝土层,所述保温层为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保温隔声复合垫板由发泡聚乙烯卷材和玻璃纤维毛毡或岩棉毛毡或高弹性耐碱网格布经热熔复合而成,所述配筋混凝土层包括钢筋网片和混凝土现浇层,具体施工方法的步骤为:(1)将地面载体(土壤地面或楼板)的表面清理干净;(2)在地面载体上铺设保温隔声复合垫板;(3)选择洁净的钢筋网片,将其铺设于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上,钢筋网片搭接处用细铁丝绑扎,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4)在钢筋网片上浇筑混凝土,再对混凝土进行压光、养护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地面保温隔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面载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载体层上依次设置有保温层和配筋混凝土层,所述保温层为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保温隔声复合垫板由发泡聚乙烯卷材和玻璃纤维毛毡或岩棉毛毡或高弹性耐碱网格布经热熔复合而成,所述配筋混凝土层包括钢筋网片和混凝土现浇层,具体施工方法的步骤为:(1)将地面载体(土壤地面或楼板)的表面清理干净;(2)在地面载体上铺设保温隔声复合垫板;(3)选择洁净的钢筋网片,将其铺设于保温隔声复合垫板上,钢筋网片搭接处用细铁丝绑扎,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4)在钢筋网片上浇筑混凝土,再对混凝土进行压光、养护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志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