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支架孔内轴承固定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60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固且固定可靠,不易发生轴承失效的金属支架孔内轴承固定部结构。它包括金属支架及轴承,还包括垫片,垫片上设有垫片孔,轴承包括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金属支架上设有定位环件,定位环件上设有小孔,金属支架上设有大孔,定位环件、轴承及垫片在轴承的轴线方向上依次布置,轴承及垫片处于大孔内,轴承外圈与大孔内壁贴合,大孔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紧固块,小孔的直径大于轴承内径,垫片孔的直径大于轴承内径,垫片直径小于大孔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使轴承外圈与大孔之间无间隙,杜绝轴承跑外圈现象,防止轴承发生磨蚀、蠕变失效,紧固块布置均匀,保证轴承在自身轴线方向上受力均匀,杜绝轴承因受力而产生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支架孔内轴承固定部结构
本技术涉及轴承固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支架孔内轴承固定部结构。
技术介绍
某些金属支架孔内固定轴承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粘接剂,把滚动轴承固定在金属支架孔内,采用此方法固定简单,但粘接强度小,并且不耐高温,高温情况下,胶水固定容易失效,无粘着力,导致轴承轴向晃动或径向跳动,从而使轴承与金属支架孔发生腐蚀、磨损、蠕变等失效现象,除此之外,液态粘接剂在固化前,容易流入滚动轴承内,附着在滚子或保持架上会引起部件粘连,导致轴承发生卡滞甚至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固且固定可靠,不易发生轴承失效的金属支架孔内轴承固定部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支架孔内轴承固定部结构,包括金属支架及轴承,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上设有垫片孔,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所述金属支架上设有定位环件,定位环件上设有小孔,金属支架上设有大孔,所述定位环件、轴承及垫片在轴承的轴线方向上依次布置,轴承处于大孔内,垫片处于大孔内;所述轴承外圈与大孔内壁贴合,轴承外圈与大孔连接,所述大孔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紧固块,紧固块与垫片接触,所述小孔的直径大于轴承内径,垫片孔的直径大于轴承内径,垫片直径小于大孔直径,垫片对轴承外圈存在压力,起到固定轴承作用,与定位环件同时作用,准确在轴承的轴线方向上定位和固定轴承,轴承外圈与大孔内壁紧密贴合,采用过盈配合,使轴承外圈与支架连接配合,轴承运转工况下,大孔内壁对轴承外圈提供轴承径向的支持力和圆周切线方向摩擦力,达到轴承外圈径向和圆周切线方向上的固定目的,大孔内侧壁上设有的若干个紧固块对垫片存在轴承轴线方向上的压力,固定垫片作用,小孔的直径大于轴承内径,垫片孔的直径大与轴承内径,为轴承与轴的装配提供位置支持,垫片直径小于大孔直径,防止装配过程中因大孔内壁压力导致垫片变形,进而影响轴承定位精度、轴承外圈受力均匀程度与稳定性,降低结构寿命的现象。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外圈的其中一个端面与定位环件接触,轴承外圈的另一个端面与垫片接触,定位环件及垫片对轴承外圈提供轴承轴线方向的固定作用力,避免工作状态下,轴承因振动等机械因素产生晃动或偏移,进一步产生轴承外圈和大孔内壁磨损腐蚀导致跑外圈等蠕变现象。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环件、轴承外圈、垫片、大孔及小孔同轴布置,提高了轴承装配精度,降低轴承部生产装配产生的误差对轴承运转的不利影响。作为优选,所述垫片位于轴承与任一紧固块之间,各紧固块沿轴承周向均匀布置,紧固块是由若干个与紧固块位置一一对应的冲压件同时冲压产生,紧固块对垫片起到紧固压紧作用,若干紧固块同时对垫片作用,使得垫片受力在平面内相对均匀,进一步传导到轴承外圈,使得轴承外圈受力均匀。作为优选,所述紧固块与支架之间设有冲压槽,冲压槽与紧固块一一对应,冲压槽为冲压件冲压后留下,因为冲压槽的存在,使得紧固块有一定弹性性能,能吸收垫片以及其他部件在装配或工作时产生的部分形变,保障轴承有效运转,对提高轴承使用寿命有促进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冲压切割变形产生紧固块进行固定轴承的方式来代替粘接剂粘接轴承与大孔内壁的方式,整体结构稳固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紧固块布置均匀,保证轴承在自身轴线方向上受力均匀,提高精确度,防止因受力不均产生的局部磨损现象;冲压槽使紧固块存在一定弹性,可吸收垫片的部分局部変形,提高部件整体同轴度,有利于提高部件正常运转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冲压件冲压成型时的一个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金属支架孔内轴承固定部结构的一个示意图。图中:金属支架1、紧固块11、定位环件12、小孔121、冲压槽13、大孔14、轴承2、轴承外圈21、轴承内圈22、垫片3、垫片孔31、冲压件4、粘接层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金属支架孔内轴承固定部结构,包括金属支架1及轴承2,还包括垫片3,垫片3上设有垫片孔31,轴承2包括轴承外圈21与轴承内圈22,金属支架1上设有定位环件12,定位环件12上设有小孔121,金属支架1上设有大孔14,定位环件12、轴承2及垫片3在轴承2的轴线方向上依次布置,轴承2处于大孔14内,垫片3处于大孔14内,轴承外圈21与大孔14内壁贴合,轴承外圈21与大孔14连接,大孔14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紧固块11,紧固块11与垫片3接触,小孔121的直径大于轴承2内径,垫片孔31的直径大于轴承2内径,垫片3直径小于大孔14直径。轴承装配到大孔内,轴承外圈与大孔内壁接触,采用过盈配合,防止轴承产生径向跳动,轴承外圈的其中一个端面抵住定位环件,另一个端面与垫片接触,金属支架在若干个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冲压件(例如压铆刀)的冲压作用下,产生与冲压件相对应的若干紧固块,紧固块与垫片接触,对垫片有压力作用,达到对垫片的紧固目的,同时垫片与定位环件对轴承外圈存在轴承轴线方向压力,使轴承无法在其轴线方向上晃动,达到轴承在轴承轴线方向上的定位与固定目的,小孔的直径大于轴承内径,垫片孔的直径大与轴承内径,为轴承与轴的装配提供位置支持,垫片直径小于大孔直径,防止装配过程中因大孔内壁压力导致垫片变形,进而影响轴承定位精度、轴承外圈受力均匀程度与稳定性。轴承外圈21的其中一个端面与定位环件12接触,轴承外圈21的另一个端面与垫片3接触。定位环件与垫片在轴承轴线方向上夹紧轴承外圈,定位轴承作用。定位环件12、轴承外圈21、垫片3、大孔14及小孔121同轴布置。定位环件、轴承外圈、垫片、大孔及小孔同轴布置,提高轴承部装配精度,同时使得轴承外圈固定时受力均匀,使轴承工作状态最优化。垫片3位于轴承2与任一紧固块11之间,各紧固块11沿轴承周向均匀布置。紧固块对垫片起到紧固压紧作用,若干紧固块同时对垫片作用,使得垫片受力在平面内相对均匀,进一步传导到轴承外圈,使得轴承外圈受力均匀。紧固块11与支架之间设有冲压槽13,冲压槽13与紧固块11一一对应。冲压槽的存在,使得紧固块有一定弹性性能,能吸收垫片以及其他部件在装配或工作时产生的部分形变,保障精度。本技术旨在改善如图4所示,粘接层5固定轴承外圈与金属支架的方式,这里粘接层是粘接剂例如胶水等凝固得到,用冲压切割变形产生紧固块进行固定轴承的方式来代替,整体结构稳固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使轴承外圈与大孔之间无间隙,杜绝轴承跑外圈现象,解决了轴承与大孔发生磨蚀、蠕变现象,紧固块布置均匀,保证轴承在自身轴线方向上受力均匀,防止轴承因受力不均产生的局部磨损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金属支架孔内轴承固定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支架孔内轴承固定部结构,包括金属支架及轴承,其特征是,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上设有垫片孔,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所述金属支架上设有定位环件,定位环件上设有小孔,金属支架上设有大孔;所述定位环件、轴承及垫片在轴承的轴线方向上依次布置,轴承处于大孔内,垫片处于大孔内;所述轴承外圈与大孔内壁贴合,轴承外圈与大孔连接;所述大孔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紧固块,紧固块与垫片接触;所述小孔的直径大于轴承内径,垫片孔的直径大于轴承内径,垫片直径小于大孔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支架孔内轴承固定部结构,包括金属支架及轴承,其特征是,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上设有垫片孔,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所述金属支架上设有定位环件,定位环件上设有小孔,金属支架上设有大孔;所述定位环件、轴承及垫片在轴承的轴线方向上依次布置,轴承处于大孔内,垫片处于大孔内;所述轴承外圈与大孔内壁贴合,轴承外圈与大孔连接;所述大孔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紧固块,紧固块与垫片接触;所述小孔的直径大于轴承内径,垫片孔的直径大于轴承内径,垫片直径小于大孔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克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露通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