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存鹤专利>正文

一种晾衣机的分层晾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26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晾衣机的分层晾晒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晾衣本体、第一晾杆、第二晾杆以及升降装置,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在竖直面上成上下平行设置,升降装置包括有拉绳和升降架,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拉绳和升降架,拉绳与升降架均连接晾衣本体与第一晾杆或连接晾衣本体与第二晾杆,第一晾杆在第二晾杆、第二晾杆两侧的升降架以及晾衣本体所围成的容纳空间内升降。升降架的设置使得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在风力作用下不会发生摇摆导致衣物掉落,且由于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的升降高度不同,能够实现衣物的分层晾晒,使得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上的衣物不会相互阻挡阳光,衣物接受阳光照射更充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晾衣机的分层晾晒结构
本技术涉及晾衣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晾衣机的分层晾晒结构。
技术介绍
晾衣机作为晾晒衣物的装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现有的智能晾衣机通常由拉绳带动成“口”字形的晾衣架升降,并在晾衣架两侧设置有升降架,可实现晾衣架的升降并防止晾衣架摆动,但在晾衣架的升降过程中,晾衣架上的晾衣杆必须同步升降,无法单独升降,晾晒衣物时外侧晾衣杆上的衣物易挡住阳光,使得内侧晾衣杆上的衣物不易晾干;现有的手摇式晾衣机直接由拉绳带动晾衣杆升降,两个晾衣杆在各自的拉绳带动下能够实现单独升降,两个晾衣杆的升降高度不同时能够避免外侧的衣物阻挡照向内侧衣物的阳光,但晾衣杆直接由拉绳带动,当风吹过时晾衣杆易摆动,使得晾衣杆上的衣物晾晒不稳,易掉落,且晾衣杆之间可能发生碰撞,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晾衣机的分层晾晒结构,使得晾衣杆上的衣物能够实现分层晾晒,阳光照射更充足,且风吹过时,晾衣杆不会发生摆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晾衣机的分层晾晒结构,包括晾衣本体、晾衣杆以及连接晾衣本体与晾衣杆的升降装置,所述晾衣杆包括第一晾杆和第二晾杆,所述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在竖直面上成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晾杆的长度小于第二晾杆,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四条拉绳和四个升降架,所述第一晾杆与所述第二晾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条拉绳和一个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包括有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与所述第二升降杆相互铰接形成“X”字形的伸缩架,所述伸缩架设置有多组,且伸缩架上下首尾相互铰接,所述升降架上端的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均与晾衣本体相铰接,所述升降架下端的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均与第一晾杆或第二晾杆相铰接,且升降架两侧中至少有一侧的升降杆与晾衣本体和晾衣杆可滑移连接,所述第一晾杆或第二晾杆两端的拉绳带动第一晾杆或第二晾杆上升时,上下两个相邻第一升降杆和上下两个相邻第二升降杆间的夹角均不断减小,升降架向上折叠起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晾杆的宽度和高度小于第二晾杆,所述第二晾杆上设置有能够容纳第一晾杆的容纳槽,所述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均上升到位时,所述第一晾杆能够卡入容纳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晾杆下方连接有用于晾晒被套的挂杆,所述挂杆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一端与挂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晾杆相铰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杆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夹持被套的弹性夹,所述弹性夹包括有成“C”字形的弹性环和位于弹性环缺口处的两个夹持片,所述弹性环的内径与挂杆的外径相适配,两个夹持片分别与弹性环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夹持片在弹性环的弹力作用下能够相互抵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夹持片背离弹性环的一端均设置有导向片,两个导向片均一端与夹持片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向外侧翻折形成供被套滑入的夹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环的外侧面中点设置有供人们拉动弹性夹的拉杆,所述拉杆上设置有供手指穿过的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晾杆和第二晾杆的升降由各自两端的拉绳带动,使得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的升降互不影响,当晾晒衣物较少时,可只升降第二晾杆用于晾晒,当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上均有衣物晾晒时,由于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在竖直平面上平行设置,即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的升降高度不同,则能够实现衣物的分层晾晒,使得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上的衣物不会相互阻挡阳光,衣物接受阳光照射更充足,晾晒效率更高。且通过升降架的设置,使得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在风力作用下不会发生摇摆,避免了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上的衣物晾晒不稳而掉落,以及第一晾杆与第二晾杆之间可能发生碰撞,使得第一晾杆或第二晾杆损坏,导致使用寿命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晾衣机的分层晾晒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弹性夹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晾衣本体;2、晾衣杆;21、第一晾杆;22、第二晾杆;221、容纳槽;222、挂杆;223、连接片;224、弹性夹;2241、弹性环;2242、夹持片;2243、导向片;2244、夹口;2245、拉杆;2246、通孔;3、升降装置;31、拉绳;32、升降架;33、伸缩架;331、第一升降杆;332、第二升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晾衣机的分层晾晒结构,包括晾衣本体1、晾衣杆2以及连接晾衣本体1与晾衣杆2的升降装置3,晾衣杆2包括第一晾杆21和第二晾杆22,第一晾杆21与第二晾杆22在竖直面上成上下平行设置,第一晾杆21的长度小于第二晾杆22,升降装置3包括有四条拉绳31和四个升降架32,第一晾杆21与第二晾杆2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条拉绳31和一个升降架32,升降架32包括有第一升降杆331和第二升降杆332,第一升降杆331与第二升降杆332相互铰接形成“X”字形的伸缩架33,伸缩架33设置有多组,且伸缩架33上下首尾相互铰接,升降架32上端的第一升降杆331和第二升降杆332均与晾衣本体1相铰接,升降架32下端的第一升降杆331和第二升降杆332均与第一晾杆21或第二晾杆22相铰接,且升降架32两侧中至少有一侧的升降杆与晾衣本体1和晾衣杆2可滑移连接,避免铰接处均无法移动时,升降架32无法折叠或放下,第一晾杆21或第二晾杆22两端的拉绳31带动第一晾杆21或第二晾杆22上升时,上下两个相邻第一升降杆331和上下两个相邻第二升降杆332间的夹角均不断减小,升降架32向上折叠起来拉绳31带动第一晾杆21或第二晾杆22上升时,上下两个相邻第一升降杆331和上下两个相邻第二升降杆332间的夹角均不断减小,升降架32向上折叠起来;拉绳31带动第一晾杆21或第二晾杆22下降时,上下两个相邻第一升降杆331和上下两个相邻第二升降杆332间的夹角均不断增大,升降架32向下伸长。第一晾杆21和第二晾杆22的升降由各自两端的拉绳31带动,升降互不影响,当晾晒衣物较少时,可只升降第二晾杆22用于晾晒,当第一晾杆21与第二晾杆22上均有衣物晾晒时,由于第一晾杆21与第二晾杆22在竖直平面上平行设置,即第一晾杆21与第二晾杆22的升降高度不同,则能够实现衣物的分层晾晒,使得第一晾杆21与第二晾杆22上的衣物不会相互阻挡阳光,衣物接受阳光照射更充足,晾晒效率更高。且通过升降架32的设置,使得第一晾杆21与第二晾杆22在风力作用下不会发生摇摆,避免了第一晾杆21与第二晾杆22上的衣物晾晒不稳而掉落,以及第一晾杆21与第二晾杆22之间可能发生碰撞,使得第一晾杆21或第二晾杆22损坏,导致使用寿命降低。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晾杆21的宽度和高度小于第二晾杆22,第二晾杆22上设置有能够容纳第一晾杆21的容纳槽221,第一晾杆21与第二晾杆22均上升到位时,第一晾杆21能够卡入容纳槽221内。通过容纳槽221的设置,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晾衣机的分层晾晒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晾衣机的分层晾晒结构,包括晾衣本体(1)、晾衣杆(2)以及连接晾衣本体(1)与晾衣杆(2)的升降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晾衣杆(2)包括第一晾杆(21)和第二晾杆(22),所述第一晾杆(21)与第二晾杆(22)在竖直面上成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晾杆(21)的长度小于第二晾杆(22),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有四条拉绳(31)和四个升降架(32),所述第一晾杆(21)与所述第二晾杆(2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条拉绳(31)和一个升降架(32),所述升降架(32)包括有第一升降杆(331)和第二升降杆(332),所述第一升降杆(331)与所述第二升降杆(332)相互铰接形成“X”字形的伸缩架(33),所述伸缩架(33)设置有多组,且伸缩架(33)上下首尾相互铰接,所述升降架(32)上端的第一升降杆(331)和第二升降杆(332)均与晾衣本体(1)相铰接,所述升降架(32)下端的第一升降杆(331)和第二升降杆(332)均与第一晾杆(21)或第二晾杆(22)相铰接,且升降架(32)两侧中至少有一侧的升降杆与晾衣本体(1)和晾衣杆(2)可滑移连接,所述第一晾杆(21)或第二晾杆(22)两端的拉绳(31)带动第一晾杆(21)或第二晾杆(22)上升时,上下两个相邻第一升降杆(331)和上下两个相邻第二升降杆(332)间的夹角均不断减小,升降架(32)向上折叠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晾衣机的分层晾晒结构,包括晾衣本体(1)、晾衣杆(2)以及连接晾衣本体(1)与晾衣杆(2)的升降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晾衣杆(2)包括第一晾杆(21)和第二晾杆(22),所述第一晾杆(21)与第二晾杆(22)在竖直面上成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晾杆(21)的长度小于第二晾杆(22),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有四条拉绳(31)和四个升降架(32),所述第一晾杆(21)与所述第二晾杆(2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条拉绳(31)和一个升降架(32),所述升降架(32)包括有第一升降杆(331)和第二升降杆(332),所述第一升降杆(331)与所述第二升降杆(332)相互铰接形成“X”字形的伸缩架(33),所述伸缩架(33)设置有多组,且伸缩架(33)上下首尾相互铰接,所述升降架(32)上端的第一升降杆(331)和第二升降杆(332)均与晾衣本体(1)相铰接,所述升降架(32)下端的第一升降杆(331)和第二升降杆(332)均与第一晾杆(21)或第二晾杆(22)相铰接,且升降架(32)两侧中至少有一侧的升降杆与晾衣本体(1)和晾衣杆(2)可滑移连接,所述第一晾杆(21)或第二晾杆(22)两端的拉绳(31)带动第一晾杆(21)或第二晾杆(22)上升时,上下两个相邻第一升降杆(331)和上下两个相邻第二升降杆(332)间的夹角均不断减小,升降架(32)向上折叠起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晾衣机的分层晾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晾杆(21)的宽度和高度小于第二晾杆(2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存鹤南君翔
申请(专利权)人:南存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