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994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桶,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垃圾桶移动不方便的问题。本垃圾桶,包括外桶座和内桶,外桶座设有空腔,内桶均设置在外桶座内,内桶上盖有上盖,外桶座上凸起形成铰接架,铰接架内设有铰接轴,上盖上凸起形成铰接部,铰接部能通过铰接轴与铰接架铰接,铰接轴与上盖之间形成间隙。本垃圾桶能提高垃圾桶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桶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
,涉及一种垃圾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很多的垃圾往一个垃圾桶放,不做任何的处理,不仅导致了有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的浪费,且各种垃圾混杂在一起,再通过与空气接触,极容易腐烂滋生出一些细菌,这样不仅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而且还会传播一些疾病。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垃圾桶:如中国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201320198319.0)公开了一种室内垃圾桶,包括外桶座和内桶,在外桶座的底中部设有脚踏板,脚踏板与外桶座后面的撑杆连接,通过连杆作用使桶盖开启,在外桶座内设置有两个内桶,两个内桶呈对称的D字形结构设置,放置在呈L形外桶座内的椭圆形固定槽内,外桶座与内桶的外表面平齐设置,外桶座与两个内桶嵌入互补式设置。上述的垃圾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垃圾的分类处理,但是仍会存在垃圾桶移动不方便的问题,在移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者将整个垃圾桶采用抬起或者抱住的方式,导致了垃圾桶的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垃圾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垃圾桶使用的便捷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垃圾桶,包括外桶座和内桶,所述外桶座设有空腔,所述内桶均设置在外桶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上盖有上盖,所述外桶座上凸起形成铰接架,所述铰接架内设有铰接轴,所述上盖上凸起形成铰接部,所述铰接部能通过铰接轴与铰接架铰接,所述铰接轴与上盖之间形成间隙。工作原理:将内桶放置在外桶座内,当需要将垃圾进行分类时,内桶可以设有多个,针对要分类的种类不同,可以设置多个内桶,内桶上盖有上盖,将上盖的铰接部与外桶座上的铰接架相铰接,且铰接轴与外盖之间形成间隙,在需要将垃圾桶进行移动时,在垃圾桶上增加了着力点,只需要将手伸入间隙并握住铰接轴将垃圾桶提起即可,使得垃圾桶能更加轻易的被提起,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垃圾桶使用的便捷性。在上述的垃圾桶中,所述上盖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远离铰接架的一端。该结构的设置,使用者的手能嵌入凹槽内并将上盖打开,方便使用者将上盖打开,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个垃圾桶使用的便捷性。在上述的垃圾桶中,所述铰接轴与凹槽相对设置。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凹槽设置的位置,方便了使用者使用较小的力就能将上盖翻开,垃圾桶使用的便捷性能进一步的提高。在上述的垃圾桶中,所述上盖上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位于铰接槽的一侧。该结构的设置,能增强垃圾桶上盖的强度,也使得垃圾桶能更加的美观,使得使用者在移动垃圾桶时,间隙的空间能更大,使用者的手能更方便嵌入间隙内,垃圾桶使用的便捷性能进一步的得到提升。在上述的垃圾桶中,所述铰接架包括两个铰接板一,所述铰接部包括两个铰接板二,所述铰接板一和铰接板二通过铰接轴连接,所述铰接板一的端面能与铰接板二的端面相贴合。该结构的设置,使得铰接架和铰接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提高了整个垃圾桶的稳定性。在上述的垃圾桶中,所述内桶的边沿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侧的侧壁均设有通孔,所述内桶还包括提手杆,所述提手杆的两端均设有能穿过相应通孔的连接杆,且连接杆与内桶的侧壁相铰接,所述提手杆能嵌入安装槽。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当需要将其中一个内桶进行倾倒,只需要先将上盖打开,再将提手杆提起,就能将整个内桶提出外桶座,方便了将内桶内的垃圾倒出,进一步的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在上述的垃圾桶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通孔的竖向截面为方形,所述限位块能穿过通孔。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提手杆能实现快速的拆卸和安装,方便了使用者的定时清洗和安装方便。在上述的垃圾桶中,所述安装槽呈U型。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提手杆能更方便的被使用者旋转出,且安装槽的设置,不影响内桶的整体结构。在上述的垃圾桶中,所述上盖上还铰接有撑板,所述撑板的一端铰接有脚踏板。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脚踏板能通过连杆原理将上盖打开,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在上述的垃圾桶中,所述撑板的端部凸起形成两个铰接块,所述上盖凸起形成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铰接块呈圆柱形,所述铰接块能嵌入相应安装板的安装孔内,且铰接块能在安装孔内转动。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撑板与上盖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垃圾桶在使用的过程中,稳定性得到提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垃圾桶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铰接架、铰接部、铰接轴和间隙的设置,使得使用者能握住铰接轴,进而将整个垃圾桶提起,方便了垃圾桶的移动,从而提高了垃圾桶使用的便捷性。2、通过凹槽和让位槽的设置,不仅能提高垃圾桶的强度,同时也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垃圾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垃圾桶中内桶的爆炸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垃圾桶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桶座;11、内腔;2、内桶;21、安装槽;22、通孔;3、铰接架;31、铰接轴;32、铰接板一;4、上盖;41、铰接部;42、凹槽;43、让位槽;44、铰接板二;45、安装板;46、安装孔;5、间隙;6、提手杆;61、连接杆;62、限位块;7、撑板;71、铰接块;8、脚踏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垃圾桶包括外桶座1和内桶2,外桶座1内设有空腔11,内桶2均设置在外桶座1内。具体的说,如图1-5所示,内桶2上盖有上盖4,外桶座1上凸起形成铰接架3,铰接架3内设有铰接轴31,上盖4上凸起形成铰接部41,铰接部41能通过铰接轴31与铰接架3铰接,铰接轴31与上盖4之间形成间隙5,在本申请中,内桶2设有两个。工作原理:将内桶2放置在外桶座1内,当需要将垃圾进行分类时,内桶2可以设有多个,针对要分类的种类不同,可以设置多个内桶2,内桶2上盖4有上盖4,将上盖4的铰接部41与外桶座1上的铰接架3相铰接,且铰接轴31与外盖之间形成间隙5,在需要将垃圾桶进行移动时,在垃圾桶上增加了着力点,只需要将手伸入间隙5并握住铰接轴31将垃圾桶提起即可,使得垃圾桶能更加轻易的被提起,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垃圾桶使用的便捷性。进一步的说,如图1-5所示,上盖4的一端设有凹槽42,凹槽42位于远离铰接架3的一端,铰接轴31与凹槽42相对设置,上盖4上开设有让位槽43,让位槽43位于铰接轴31的一侧。该结构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将上盖4打开,进一步的使得使用者使用较小的力就能将上盖4翻开,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个垃圾桶使用的便捷性;让位槽43的设置,能增强垃圾桶上盖4的强度,也使得垃圾桶能更加的美观,使得使用者在移动垃圾桶时,间隙5的空间能更大,使用者的手能更方便嵌入间隙5内,垃圾桶使用的便捷性能进一步的得到提升。如图1-5所示,铰接架3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铰接板一32,铰接部41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铰接板二44,铰接板一32和铰接板二44通过铰接轴31连接,铰接板一32的端面能与铰接板二44的端面相贴合。该结构的设置,使得铰接架3和铰接部4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提高了整个垃圾桶的稳定性。如图1-5所示,内桶2的边沿处开设有安装槽21,安装槽21呈U型,安装槽21两侧的侧壁均设有通孔22,内桶2还包括提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垃圾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桶,包括外桶座(1)和内桶(2),所述外桶座(1)内设有空腔(11),所述内桶(2)均设置在外桶座(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2)上盖有上盖(4),所述外桶座(1)上凸起形成铰接架(3),所述铰接架(3)内设有铰接轴(31),所述上盖(4)上凸起形成铰接部(41),所述铰接部(41)能通过铰接轴(31)与铰接架(3)铰接,所述铰接轴(31)与上盖(4)之间形成间隙(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桶,包括外桶座(1)和内桶(2),所述外桶座(1)内设有空腔(11),所述内桶(2)均设置在外桶座(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2)上盖有上盖(4),所述外桶座(1)上凸起形成铰接架(3),所述铰接架(3)内设有铰接轴(31),所述上盖(4)上凸起形成铰接部(41),所述铰接部(41)能通过铰接轴(31)与铰接架(3)铰接,所述铰接轴(31)与上盖(4)之间形成间隙(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的一端设有凹槽(42),所述凹槽(42)位于远离铰接架(3)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31)与凹槽(42)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上开设有让位槽(43),所述让位槽(43)位于铰接轴(31)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架(3)包括两个铰接板一(32),所述铰接部(41)包括两个铰接板二(44),所述铰接板一(32)和铰接板二(44)通过铰接轴(31)连接,所述铰接板一(32)的端面能与铰接板二(44)的端面相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