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欣专利>正文

一种弹性髓内针针尾磨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529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髓内针针尾磨钝器,包括壳体、打磨装置和固定夹具;所述壳体为筒形,其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打磨装置嵌装在所述壳体内,其打磨端朝向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固定夹具嵌装在所述壳体内并靠近其开口端,用以固定针尾端伸入到所述壳体内的弹性髓内针,所述打磨装置的打磨部与所述弹性髓内针的针尾端接触,所述打磨装置用以对所述弹性髓内针的针尾进行打磨。本实施例所述的磨钝器的结构简单小巧,使用方便,操作性好,能迅速的对弹性髓内针的针尾进行打磨。

An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eedle and tail mill blunt instru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eedle pin tail mill blunt instrument,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grinding device and a fixed fixture, which is hollow and open at one end; the grinding device is embedded in the shell, and the grinding end is directed toward the opening end of the shell; the fixed fixture is embedded in the shell body. The grinding unit of the grinding device is contacted with the tail end of the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eedle, and the grinding device is used for grinding the pin tail of the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good operability, and can quickly polish the needle ends of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eed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髓内针针尾磨钝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髓内针针尾磨钝器。
技术介绍
弹性髓内针是目前世界上广泛用于治疗儿童四肢骨折的微创手术器械。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弹性髓内针的针尾在置入骨骼后,需要切断保留露出骨骼表面的尾端部分。现有的配套切断器械,在切断弹性髓内针尾时容易形成锐利的金属刃面,会对周围的软组织(肌腱、血管、神经、肌肉、皮肤等)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完全切断而产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因此需要对切断面进行打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手握式弹性髓内针针尾磨钝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髓内针针尾磨钝器,包括壳体、打磨装置和固定夹具;所述壳体为筒形,其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打磨装置嵌装在所述壳体内,其打磨端朝向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固定夹具嵌装在所述壳体内并靠近其开口端,用以固定针尾端伸入到所述壳体内的弹性髓内针,所述打磨装置的打磨部与所述弹性髓内针的针尾端接触,所述打磨装置用以对所述弹性髓内针的针尾进行打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小巧,使用方便,操作性好,能迅速的对弹性髓内针的针尾进行打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筒体和收口件,所述筒体为圆筒,其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收口件为喇叭形,内部中空且两端均开口,所述收口件的开口面积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筒体开口端同轴相连,所述打磨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固定夹具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开口端,所述弹性髓内针的针尾端从所述收口件的开口面积较小的一端伸入其内。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美观,且使得弹性髓内针位于壳体的部分视野开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打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打磨头,所述打磨头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高速旋转对与其接触的弹性髓内针的针尾处进行打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驱动装置驱动打磨头旋转,并利用打磨头旋转对弹性髓内针进行打磨。使得其使用方便,稳定性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打磨头为圆柱体形,其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端同轴连接,其另一端端部同轴向内凹陷形成球面体形的凹槽,所述弹性髓内针的针尾伸入到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槽壁接触。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凹槽既便于对弹性髓内针的针尾进行打磨,同时增大打磨面积还能对针尾端进行径向限位,防止弹性髓内针偏移错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夹具包括环形底座和多个弹性夹齿,所述环形底座同轴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开口端,多个所述弹性夹齿沿周向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环形底座的内侧,所述弹性夹齿一端与所述环形底座连接,另一端径向延伸至靠近所述环形底座轴线处,所述弹性髓内针由壳体开口端伸入其内并穿过环形底座轴线处与所述打磨装置打磨部接触,多个所述弹性夹齿的另一端径分别与所述弹性髓内针的针杆弹性抵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弹性髓内针的针杆能较好的固定,在打磨时不会产生径向摇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夹齿均为规格一致且与所述环形底座端面平行设置的扇形弹片,所述扇形弹片的圆弧端与所述环形底座内壁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夹持力度强。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电源装置和开关,所述电源装置为蓄电池,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壁,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封口端,所述电源装置通过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磨钝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小巧,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弹性髓内针磨钝器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固定夹具的结构简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收口件的结构简图。图中:1壳体,11筒体,12收口件,2打磨装置,21驱动装置,22打磨头,3固定夹具,31环形底座,32弹性夹齿,4弹性髓内针,5电源装置,51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髓内针针尾磨钝器,包括壳体1、打磨装置2和固定夹具3;所述壳体1为筒形,其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打磨装置2嵌装在所述壳体1内,其打磨端朝向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所述固定夹具3嵌装在所述壳体1内并靠近其开口端,用以固定针尾端伸入到所述壳体1内的弹性髓内针,所述弹性髓内针4的针尾与所述打磨装置2的打磨部接触,所述打磨装置2用以对所述弹性髓内针4的针尾进行打磨。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小巧,使用方便,操作性好,能迅速的对弹性髓内针的针尾进行打磨。优选的所述壳体位于电机打磨部至开口端宜设置为透明状,其特点是便于观察其内部打磨情况。另外所述壳体也可以内部中空,其表面设有一个与其内部通孔连通的球形或是长方体形等结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筒体11和收口件12,所述筒体11为圆柱体形,其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收口件12为喇叭形,其内部中空且两端均开口,所述收口件12的开口面积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筒体11开口端同轴相连,所述打磨装置2设置在所述筒体11内,所述固定夹具3设置在所述筒体11的开口端。其结构美观,且使得弹性髓内针位于壳体的部分视野开阔。需要注意是所述收口件12的开口面积较小的一端和开口面积较大的一端的开口相互平行且同轴设置,开口面积较小的一端开口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弹性髓内针的直径,所述弹性髓内针4的针尾端从所述收口件12的开口面积较小的一端伸入其内,且优选的,如图3所示,其开口面积较小的一端开口端口壁向内形成管状延伸至与其开口面积较大的一端齐平,便于髓内针伸入时导向和限位,当然所述收口件与所述筒体连接处可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对打磨装置和固定夹具进行维修保养。当然固定夹具也可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筒体内,其特点是便于更换,同时拆卸下来可对打磨装置进行维修。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打磨装置2包括驱动装置21和打磨头22,所述打磨头22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21的驱动端,并在所述驱动装置21的驱动下高速旋转对与其接触的弹性髓内针4的针尾处进行打磨。其特点是采用驱动装置驱动打磨头旋转,并利用打磨头旋转对弹性髓内针进行打磨,使得其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当然所述驱动装置也可以是手摇式旋转轴带动打磨头旋转,其缺点是效率低,操作起来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水平高,但其特点是成本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打磨头22为圆柱体形,其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21驱动端同轴连接,其另一端端部同轴向内凹陷形成球面体形的凹槽221,所述弹性髓内针4的针尾伸入到所述凹槽221内并与所述凹槽221槽壁接触。设置凹槽既便于对弹性髓内针的针尾进行打磨,同时增大打磨面积还能对针尾端进行径向限位,防止弹性髓内针偏移错位。如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具3包括环形底座31和多个弹性夹齿32,所述环形底座31同轴设置在所述筒体11内的开口端,多个所述弹性夹齿32周向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环形底座31内,所述弹性夹齿32一端与所述环形底座31连接,另一端径向延伸至所述环形底座31轴线处,多个所述弹性夹齿32的远离所述环形底座31的一端在环形底座31的轴线处相互接触,所述弹性髓内针4由壳体1开口端伸入其内并穿过环形底座31轴线处与所述打磨装置2打磨部接触,多个所述弹性夹齿32与所述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弹性髓内针针尾磨钝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髓内针针尾磨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打磨装置(2)和固定夹具(3);所述壳体(1)为筒形,其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打磨装置(2)嵌装在所述壳体(1)内,其打磨端朝向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所述固定夹具(3)嵌装在所述壳体(1)内并靠近其开口端,用以固定针尾端伸入到所述壳体(1)内的弹性髓内针(4),所述打磨装置(2)的打磨部与所述弹性髓内针(4)的针尾端接触,用以对所述弹性髓内针(4)的针尾进行打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髓内针针尾磨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打磨装置(2)和固定夹具(3);所述壳体(1)为筒形,其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打磨装置(2)嵌装在所述壳体(1)内,其打磨端朝向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所述固定夹具(3)嵌装在所述壳体(1)内并靠近其开口端,用以固定针尾端伸入到所述壳体(1)内的弹性髓内针(4),所述打磨装置(2)的打磨部与所述弹性髓内针(4)的针尾端接触,用以对所述弹性髓内针(4)的针尾进行打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髓内针针尾磨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筒体(11)和收口件(12),所述筒体(11)为圆筒,其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收口件(12)为喇叭形,其内部中空且两端均开口,所述收口件(12)的开口面积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筒体(11)开口端同轴相连,所述打磨装置(2)设置在所述筒体(11)内,所述固定夹具(3)设置在所述筒体(11)的开口端,所述弹性髓内针(4)的针尾端从所述收口件(12)的开口面积较小的一端伸入其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髓内针针尾磨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2)包括驱动装置(21)和打磨头(22),所述打磨头(22)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21)的驱动端,并在所述驱动装置(21)的驱动下高速旋转对与其接触的弹性髓内针(4)的针尾处进行打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髓内针针尾磨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头(22)为圆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欣
申请(专利权)人:唐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