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板机构、机器人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9378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板机构,包括底座、翻板、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翻板之间的转动副组件和动力机构,其中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对所述翻板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翻板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所述转动副组件包括转动副和使能机构,其中所述转动副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使能机构用于使所述转动副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并且在所述转动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翻板在所述动力机构施加的朝向远离所述底座方向的作用力时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翻板机构、通过设置可切换的转动副组件,可以实现翻板机构的状态切换,从而改善翻板机构的可用性。

Plate turning mechanism, robot and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lip plate mechanism including a base, a flip plate, a rotating accessory component and a power mechanism arranged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flip plate, wherein the power mechanism is used to force the flip plate to rotate the plate relative to the base, and the rotating accessory component includes a rotating pair and an enabling machine. The rotating pair has a first state and a second state, and the enabl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switch the rotating pair between the first state and the second state, and in the first state of the rotating pair, the direction of the turn plat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base of the power mechanism is far away from the base. The force is rotated relative to the base. The turning plate mechanism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switching of the state of the turning plate mechanism by setting the switchable rotating auxiliary compon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turning plat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板机构、机器人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物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板机构、机器人和装置。
技术介绍
包裹分拣机器人系统是基于我国国情、地理因素、综合考虑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和精密复杂自动化设备成本平衡而应运而生的物流分拣系统。利用机器人的即时响应特性和分布式系统的灵活性,包裹分拣机器人系统可以大大降低包裹分拣的综合成本。但这些包裹分拣机器人的翻板功能较为单一,适应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拣机器人的分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板机构、机器人和装置,其通过设置转动副组件,可以增加翻转机构的灵活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翻板机构,包括底座、翻板、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翻板之间的转动副组件和动力机构,其中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对所述翻板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翻板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所述转动副组件包括转动副和使能机构,其中所述转动副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使能机构用于使所述转动副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并且在所述转动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翻板在所述动力机构施加的朝向远离所述底座方向的作用力时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副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翻板的至少之一,所述使能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翻板和所述转动副的至少之一。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副包括固设于所述底座的安装端和用于与所述翻板配合的配合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板包括转轴;所述配合端包括用于配合所述转轴的第一弧形结构,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内弧面,从而所述翻板通过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弧形结构配合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内弧面相匹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具有第一直径,所述内弧面为圆形弧面且具有第二直径,其中所述第一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直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使能机构包括第二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弧形结构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并且在所述第二弧形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弧形结构配合,以形成适于所述转轴旋转的圆环座,从而所述转动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弧形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转动副处于所述第二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环座对应的圆心角大于等于27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使能机构包括卡位件,所述卡位件用于卡位到所述转动副以使所述转动副处于所述第二状态,并且所述卡位件在与所述转动副分开时所述转动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板包括沿其边沿设置的第一开孔,所述翻板的形成所述第一开孔的边沿部分构成所述转轴。在一个实施例中,翻板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边沿的多个转动副组件,所述翻板包括对应所述多个转动副组件且沿该翻板的边沿设置的多个转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翻板一侧包括多条边,并且在每一个边上至少设置两个所述转动副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板包括与所述转动副组件对应的多个开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为矩形箱体结构,所述翻板为与该底座开口匹配的矩形;所述翻板包括设于靠近四个角位置的四个开孔,所述底座的靠近所述翻板一侧的每个边设置两个所述转动副组件;并且两个所述转动副组件分别靠近该边与相邻两个边的相交处,从而靠近相邻两个边的相交位置的两个所述转动副组件对应同一个开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的翻板机构的机器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的翻板机构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翻板机构、通过设置可切换的转动副组件,可以实现翻板机构的状态切换,从而改善翻板机构的可用性。附图说明图1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板机构示意图。图3a-3c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动副组件示意图。图4a-4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以翻板的开孔为转轴的翻板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翻板机构。参见图1,该翻板机构包括底座1、翻板2、设置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翻板2之间的转动副组件3和动力机构4,其中所述动力机构4用于对所述翻板3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翻板3相对于所述底座2旋转;所述转动副组件3包括转动副31和使能机构32,其中所述转动副3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使能机构32用于使所述转动副31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并且在所述转动副3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翻板2在所述动力机构4施加的朝向远离所述底座1方向的作用力时相对于所述底座1旋转。本专利技术的翻板机构,通过设置具有切换功能的转动副组件,可以改善翻转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副31设置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翻板2的至少之一,所述使能机构设32置于所述底座1、所述翻板2和所述转动副31的至少之一,转轴可以设置在底座1上、翻板2上或由翻板2自身的机构形成。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转动副31的一端可以设置(例如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另一端用于与转轴配合。或者转动副31的一端设置在翻板2上,另一端(靠近底座的一端)用于与转轴配合。同样,使能机构32可以包括安装部和可动部。例如,安装部可以固定设置在底座或翻板上,并且可动部通过与转动副31配合作用,实现对转动副31的状态切换。例如,安装部还可以设置在转动副31,且活动部用于配合转动副,以实现转动副31的状态切换。需要说明的是,使能机构32对转动副31转动的切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例如,使能机构32可以通过阻挡转轴的转动,从而间接阻止翻板2相对于底座1的转动。具体地,使能机构32可以通过卡位(例如,在转轴运动的的方向设置卡位箍)结构阻挡转轴的运动,从而使转动副处于第二状态。例如,这种方式相当于转动副31自身能够用于支撑转轴旋转,也即转动副31处于可支撑翻板2转动的第一状态;同时,卡位结构通过设置在转轴的转动方向而限制转轴的运动,从而使该转动副失效,即使转动副31处于第二状态。例如,使能机构32还可以是通过与转动副配合,从而使转动副能够辅助转轴旋转。具体而言,转动副31自身没有支撑转轴旋转的结构,当使能机构32与转动副31配合时,形成可以支撑转轴旋转的结构,从而转动副31可以处于第一状态。当使能机构32与转动副31分离时,支撑转轴旋转的结构消失,从而转动副31可以处于第二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转动副31包括固设于所述底座1的安装端和用于与所述翻板2配合的配合端。转动副31的安装端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靠近翻板2一侧,配合端可以包括U型或弧形结构(图1中所示为弧形结构),从而翻板2可以通过转轴在U型或弧形结构中的旋转而实现相对于底座1的转动。具体地,参见图2,转轴5可以设置在所述翻板2或者转轴5可以是翻板2的一部分(图2中所示的转轴即为翻板的一部分)。例如,转轴5可以设置在翻板2的靠近底座1一侧。例如,对于具有矩形结构的翻板2,可以在其靠近底座一侧的边沿设置四个转轴5;同时,在底座1对应的位置设置转动副31。例如,一个转轴5可以对应一个转动副31(即如图2中所示)。例如,在翻板2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翻板机构、机器人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翻板、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翻板之间的转动副组件和动力机构,其中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对所述翻板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翻板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所述转动副组件包括转动副和使能机构,其中所述转动副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使能机构用于使所述转动副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并且在所述转动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翻板在所述动力机构施加的朝向远离所述底座方向的作用力时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翻板、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翻板之间的转动副组件和动力机构,其中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对所述翻板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翻板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所述转动副组件包括转动副和使能机构,其中所述转动副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使能机构用于使所述转动副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并且在所述转动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翻板在所述动力机构施加的朝向远离所述底座方向的作用力时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副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翻板的至少之一,所述使能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翻板和所述转动副的至少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副包括固设于所述底座的安装端和用于与所述翻板配合的配合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包括转轴;所述配合端包括用于配合所述转轴的第一弧形结构,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内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