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单一致孔剂制备丰富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930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单一致孔剂制备丰富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将碳源、氮源和碱式碳酸锌置于研钵中研磨10‑20min使其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将物料A转移至瓷舟中并放置在管式炉的中心,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900℃热解2h得到物料B;将冷却至室温的物料B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加入酸性溶液浸泡18h,然后用二次水洗涤至上清液为中性,收集固体沉淀物,于40℃鼓风干燥24h得到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氮源提供氮原子增加所制备碳材料的活性位点,最终产物的氮含量为1.20‑4.34at%,碱式碳酸锌作为致孔剂创造丰富的介/大孔结构,方法简单,普适性强,在碱性条件下,最终产物表现出与商业铂碳催化剂相当的氧还原催化性能。

A universal method for preparing rich mesoporous macroporous carbon oxygen reduction catalysts with single consistent pore ag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universal method for preparing rich medium / macroporous carbon oxygen reduction catalyst with a single uniform pore agent. The carbon source, nitrogen source and alkaline zinc carbonate are grinded in the mortar to get the material A mixed evenly, and the material A is transferred to the porcelain boat and placed in the center of the tube furnace and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ert gas at 900. The material B was obtained by pyrolysis of 2H at C, and the material B cooled to room temperature was transferred to the reaction container and soaked in acid solution for 18h, and then the solid precipitates were collected with two water scrubbing first cleaning liquid, and the mesoporous carbon and oxygen reduction catalyst was obtained at 40 C dryness 24h.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nitrogen source provides the active site of the carbon material by adding nitrogen atoms, the nitrogen content of the final product is 1.20 4.34at%, and the alkaline zinc carbonate creates rich mesoporous structure as the pore agent.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universal. Under the alkaline condition, the final product shows the oxygen reduction equivalent to the commercial platinum carbon catalyst. Catalytic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单一致孔剂制备丰富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材料的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以单一致孔剂制备丰富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
技术介绍
碳材料具有低廉的价格、优异的导电性、良好的稳定性和多样化的孔径分布,是一种典型的燃料电池氧还原催化剂。多样化的孔结构是碳材料的一个重要特点,且极大地影响其氧还原催化性能。微孔(<2nm)结构可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活性位点的暴露和电荷的储存,但是狭窄的孔通道使得电荷转移速度缓慢;介孔(2-50nm)结构有利于离子的快速转移,满足快速氧还原反应的需要,但单一的介孔结构,特别是小介孔仍不能满足物质快速传递的要求;大孔(>50nm)结构作为质子缓冲层,有助于物质的快速扩散,但单一的大孔结构使得材料具有较小的比表面积,不仅减少了活性位点的数量,而且减小了其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因此需要制备具有多层次孔结构的碳材料来满足快速氧还原反应的需要。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模板法、活化剂法、模板和活化剂相结合的方法等。模板法是指在碳化过程中,将宿主模板最初占用的空间转换为碳材料中孔隙的方法,多孔碳材料的孔隙结构参数可以根据模板的纳米结构来进行控制;活化剂法能在碳骨架中创造大量微孔,可以有效增加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与模板相比,工艺简单,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控制孔结构参数;模板和活化剂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制备具有多层次孔结构的碳材料,有利于提高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目前,公开号为CN10169732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以花生壳为原料,以KOH为活化剂制备出多微孔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电容性能和稳定性较差,并且使用KOH作为活化剂对实验装置有很强的腐蚀性;公开号为CN10289774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以聚四苯甲烷为原料,以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活化剂(如KOH、NaOH、CsOH)制备多孔碳材料的方法,比表面积高达4000m2g-1,但是孔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快速电化学反应所需的物质转移速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以单一致孔剂制备丰富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所制得的碳氧还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异。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以单一致孔剂制备丰富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将碳源、氮源和碱式碳酸锌置于研钵中研磨10-20min使其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其中碳源为葡萄糖、纤维素、果糖、核桃皮、柳叶、黄瓜、野菊花中的一种或多种,氮源为尿素或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2)将物料A转移至瓷舟中并放置在管式炉的中心,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900℃热解2h得到物料B;(3)将冷却至室温的物料B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加入酸性溶液浸泡18h,然后用二次水洗涤至上清液为中性,收集固体沉淀物,于40℃鼓风干燥24h得到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进一步优选,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中的一种。进一步优选,所述碳源、氮源与碱式碳酸锌的投料质量比为1.1:0.6:0.55-2.2。进一步优选,所述酸性溶液为2molL-1的盐酸溶液。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引入碱式碳酸锌作为致孔剂制备出主要为介孔和大孔的多孔碳材料,方法简单,普适性强;2、本专利技术引入尿素作为氮源,产物氮含量为1.20-4.34at%,增加碳材料的活性位点,增强其氧还原催化性能;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异,起始电位和半波电位与商业铂碳催化剂相当。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3制得碳氧还原催化剂PC3的孔径分布图;图2是实施例3制得碳氧还原催化剂PC3的线性扫描曲线;图3是实施例3制得碳氧还原催化剂PC3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图4是实施例3制得碳氧还原催化剂PC3的X射线衍射光谱图;图5是实施例3制得碳氧还原催化剂PC3的SEM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1)将1.1g葡萄糖、0.6g尿素和0.55g碱式碳酸锌置于玻璃研钵中研磨20min使其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1;(2)将物料A1转移至瓷舟中并放置在管式炉的中心,在氮气保护下于900℃热解2h得到物料B1;(3)将冷却至室温的物料B1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加入约80mL的2molL-1的盐酸溶液浸泡18h,然后用二次水洗涤至上清液为中性,收集固体沉淀物,于40℃鼓风干燥24h得到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PC1。实施例2(1)将1.1g葡萄糖、0.6g尿素和1.1g碱式碳酸锌置于玻璃研钵中研磨10min使其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2;(2)将物料A2转移至瓷舟中并放置在管式炉的中心,在氮气保护下于900℃热解2h得到物料B2;(3)将冷却至室温的物料B2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加入约80mL的2molL-1的盐酸溶液浸泡18h,然后用二次水洗涤至上清液为中性,收集固体沉淀物,于40℃鼓风干燥24h得到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PC2。实施例3(1)将1.1g葡萄糖、0.6g尿素和1.65g碱式碳酸锌置于玻璃研钵中研磨15min使其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3;(2)将物料A3转移至瓷舟中并放置在管式炉的中心,在氮气保护下于900℃热解2h得到物料B3;(3)将冷却至室温的物料B3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加入约80mL的2molL-1的盐酸溶液浸泡18h,然后用二次水洗涤至上清液为中性,收集固体沉淀物,于40℃鼓风干燥24h得到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PC3。实施例4(1)将1.1g葡萄糖、0.6g尿素和2.2g碱式碳酸锌置于玻璃研钵中研磨10min使其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4;(2)将物料A4转移至瓷舟中并放置在管式炉的中心,在氮气保护下于900℃热解2h得到物料B4;(3)将冷却至室温的物料B4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加入约80mL的2molL-1的盐酸溶液浸泡18h,然后用二次水洗涤至上清液为中性,收集固体沉淀物,于40℃鼓风干燥24h得到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PC4。实施例5(1)将1.1g干燥的核桃皮粉末、0.6g尿素和2.2g碱式碳酸锌置于玻璃研钵中研磨10min使其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5;(2)将物料A5转移至瓷舟中并放置在管式炉的中心,在氮气保护下于900℃热解2h得到物料B5;(3)将冷却至室温的物料B5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加入约80mL的2molL-1的盐酸溶液浸泡18h,然后用二次水洗涤至上清液为中性,收集固体沉淀物,于40℃鼓风干燥24h得到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PC5。实施例6(1)将1.1g干燥的柳叶粉末、0.6g尿素和2.2g碱式碳酸锌置于玻璃研钵中研磨10min使其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6;(2)将物料A6转移至瓷舟中并放置在管式炉的中心,在氮气保护下于900℃热解2h得到物料B6;(3)将冷却至室温的物料B6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加入约80mL的2molL-1的盐酸溶液浸泡18h,然后用二次水洗涤至上清液为中性,收集固体沉淀物,于40℃鼓风干燥24h得到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PC6。实施例7(1)将1.1g干燥的黄瓜粉末、0.6g尿素和2.2g碱式碳酸锌置于玻璃研钵中研磨10min使其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以单一致孔剂制备丰富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单一致孔剂制备丰富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将碳源、氮源和碱式碳酸锌置于研钵中研磨10‑20min使其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其中碳源为葡萄糖、纤维素、果糖、核桃皮、柳叶、黄瓜、野菊花中的一种或多种,氮源为尿素或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2)将物料A转移至瓷舟中并放置在管式炉的中心,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900℃热解2h得到物料B;(3)将冷却至室温的物料B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加入酸性溶液浸泡18h,然后用二次水洗涤至上清液为中性,收集固体沉淀物,于40℃鼓风干燥24h得到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单一致孔剂制备丰富介/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将碳源、氮源和碱式碳酸锌置于研钵中研磨10-20min使其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其中碳源为葡萄糖、纤维素、果糖、核桃皮、柳叶、黄瓜、野菊花中的一种或多种,氮源为尿素或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2)将物料A转移至瓷舟中并放置在管式炉的中心,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900℃热解2h得到物料B;(3)将冷却至室温的物料B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加入酸性溶液浸泡18h,然后用二次水洗涤至上清液为中性,收集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书燕李小阁许鹤赵亚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