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思亮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与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912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2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草药及其制剂技术领域,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10‑50份,滑石20‑40份,炉甘石10‑50份,乳香5‑40份,没药5‑40份,冰片5‑20份,紫草5‑20份,麝香1‑10份;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上述药材粉碎,磨至120目细粉,筛制成散剂;步骤二、将制成散剂用蒸馏水调制成糊状,放于密闭容器内备用,制成膏剂;采用的组方配伍合理,具有清热燥湿、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活血止痛、消炎抑菌的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具有药效高、临床用量少等优点,适于各年龄段患者,避免了长期服药带来的痛苦和副作用。

A kind of external use Chinese medici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heat heat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t and heat. It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its preparation. The medicinal materials are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llowing weight ratio: 50 copies of mirabilite 10, 20 talcum 40 copies, 10 calamine 50 copies, 5 frankincense 40, 5 slices of myrrh, 20 copies of borneol, 20 copies of purple grass and musk. The following steps are included: Step 1, crushing the medicinal materials, grinding to 120 mesh fine powder and sifting the powder; step two, make the powder made of distilled water into paste, put it in a closed container, and make a paste. The inven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has no side effects,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acy and less clinical dosage, and is suitable for patients of all ages, and avoids the pain and side effects of long term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与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草药及其制剂

技术介绍
暑热症发病的病因,内因为体质虚弱,外因为暑气炎热。在全国南方地区较常见,夏季7~9月为高发时段,本病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发病与脏腑的发育、功能的健全情况及个人体质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小孩发病会引起极度的不安,导致长时间的哭闹等现象,这些病症会严重影响病人和家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严重时造成多种感染、发热休克等全身变化,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目前针对人体暑热症治疗的药物种类很多,而且多为西药,如:抗生素、抗毒素、轻度镇静止痛类药物等。西药治疗虽能有效控制住病情,但现代西医多从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去解释发病原因,对暑热症的发病机理掌握不完全,导致疗效仅能治标,不能够标本兼治,并且药物毒副作用大,特别是儿童可引起中枢神经、肝肾功能、血液系统等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结合家传经验验方,提供一种制备简单,使用方便,依靠涂抹,不用服用,疗效显著的治疗暑热症、轻度外伤溃烂伤口愈合的中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10-50份,滑石20-40份,炉甘石10-50份,乳香5-40份,没药5-40份,冰片5-20份,紫草5-20份,麝香1-10份。作为优选的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20-40份,滑石10-50份,炉甘石20-40份,乳香10-30份,没药10-30份,冰片5-15份,紫草5-15份,麝香1-5份。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为:制备散剂、膏剂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上述药材粉碎,磨至120目细粉,筛制成散剂;步骤二、将制成散剂用蒸馏水,按重量份数比为1~2:10混合调制成糊状,放于密闭容器内备用,制成膏剂,使用时如发生沉淀分层等现象,可以搅拌后使用,不影响效果。进一步的,按上述份数备料后将药物混合制成散剂,制备油膏剂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三、按照散剂混合物和甘油重量份数比为2~4:8,将混合物加入在甘油中,加入时应不断搅拌,使其均匀混合,调制成糊状,放于密闭容器内备用,制成油膏剂。本专利技术中所用药物功效如下:芒硝:味咸、苦、性寒。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肠痈肿痛等病症的治疗;外治乳痈,痔疮肿痛。滑石:味甘、性寒,入胃,膀胱经。利尿通淋,清热解暑,中暑吐泻,祛湿敛疮。炉甘石:性味甘、温、无毒。归肝、脾经。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用于目赤肿痛,睑弦赤烂,翳膜遮睛,胬肉攀睛,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瘙痒。乳香: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用于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没药: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冰片:味辛苦,微寒。归心、肝、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热病高热神昏,暑湿蒙蔽清窍,口疮齿肿,疮痈疳痔,目赤肿痛,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本品亦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作用。紫草:味苦,寒。入心包络、肝经。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治温热斑疹,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麝香:味辛,温,归心、脾经。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甘油:丙三醇,无色、无臭、味甜,外观呈澄明黏稠液态,流动性弱,是一种有机物,在医疗上外用时起保湿,保润功能,还具有高活性,抗氧化功效。本专利技术用法:主要用药在额头部位,作清凉消暑热之用,涂上即可,也可涂抹在身体发热部位,隔3~4小时换药一次;涂抹药膏结痂干硬后,也可用蒸馏水等湿润延长使用;对于溃烂性小伤口(小于1cm),也可以直接涂抹使用;药品有轻度毒性不可大量食用。本专利技术以芒硝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炉甘石解毒止痒、生肌敛疮为君药;以乳香、没药散瘀活血、消肿生肌为臣药;以滑石清热解暑、解暑清泻为佐药;以冰片、消炎止痛、清热润肤为使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组方配伍合理,具有清热燥湿、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活血止痛、消炎抑菌的功效。本专利技术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具有药效高、临床用量少等优点,适于各年龄段患者,避免了长期服药带来的痛苦和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25份,滑石30份,炉甘石33份,乳香23份,没药23份,冰片13份,紫草15份,麝香3份。实施例2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10份,滑石20份,炉甘石10份,乳香5份,没药5份,冰片5份,紫草5份,麝香1份。实施例3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50份,滑石40份,炉甘石50份,乳香40份,没药40份,冰片20份,紫草20份,麝香10份。实施例4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23份,滑石30份,炉甘石20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冰片15份,紫草5份,麝香1份。实施例5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30份,滑石40份,炉甘石40份,乳香30份,没药30份,冰片15份,紫草15份,麝香5份。实施例6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50份,滑石40份,炉甘石35份,乳香25份,没药25份,冰片12份,紫草12份,麝香4份。实施例7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30份,滑石20份,炉甘石25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冰片18份,紫草8份,麝香2份。实施例8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20份,滑石40份,炉甘石28份,乳香17份,没药17份,冰片18份,紫草7份,麝香3份。实施例9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40份,滑石40份,炉甘石37份,乳香23份,没药24份,冰片13份,紫草12份,麝香4份。典型病例1,患者四川南充人,2岁,彭某某,男,身热汗多,心烦啼哭,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由于年幼,不适合服用普通感冒药,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膏剂中药,每天多次换药,用药1天后情绪得到控制,不再长时间啼哭心烦,体温逐渐正常,3天后口味好,开始愿意大量进食,精神健旺。典型病例2,患者四川广安人,68岁,邓某某,女,因暑热感冒,表现为口渴、心烦、汗多、身热等现象,因体质偏弱,服用普通感冒药后,易出现呕吐、恶心等肠胃反应,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膏剂中药,无肠道等反应,心态平和安详无烦躁感,一个星期后治愈。典型病例3,患者四川成都人,36岁,张某某,女,手术后伤口感染超过三个月,创口难以完全愈合。使用本专利技术中药,每天换药一次,用药2天后伤口得到控制,7天后伤口愈合,并有生肌迹象。禁忌:脾虚气弱,精滑及热病律伤者忌用。孕妇慎用。本专利技术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而不能限制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因此,在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变化,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10‑50份,炉甘石10‑50份,乳香5‑40份,没药5‑40份,滑石20‑40份,冰片5‑20份,紫草5‑20份,麝香1‑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10-50份,炉甘石10-50份,乳香5-40份,没药5-40份,滑石20-40份,冰片5-20份,紫草5-20份,麝香1-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暑热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芒硝20-40份,炉甘石20-40份,乳香10-30份,没药10-30份,滑石10-50份,冰片5-15份,紫草5-15份,麝香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治疗外伤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份数备料后将药物混合制成散剂、膏剂或者油膏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思亮何思历
申请(专利权)人:何思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