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杂多酸体系磷化技术。目前金属表面漆前磷化处理工业上大都采用以亚硝酸盐为促进剂的磷化工艺。这种磷化工艺是借助于亚硝酸盐的氧化还原性将磷化过程于表面腐蚀反应产生的氢气氧化而促进磷化反应的进行。这样在进行磷化时会产生氮氧化物废气造成工作环境的大气污染。此外,这一磷化工艺还会产生大量废渣而影响磷化质量,增加了磷化液的消耗,而且采用这种促进剂要随时补加。除促进剂消耗大外,还会造成磷化工艺参数的波动而难于控制。这是当前磷化工艺技术急待改革的关键。为此,这项研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但大都有局限于选择有机酸、羟基胺、硫脲、胍类化合物、咪唑啉衍生物等为促进剂或是做为减少沉渣助剂。中国专利CN90103728.1题为“新磷化组合物和方法”,公开了用羟基氨作促进剂,CN97198243.0公开了题为“用于磷化金属表面水溶液和方法”用硝基胍作促进剂,目的是减少沉渣促进磷化进行。但这些工艺均未从根本上改变磷化沉渣的生成、工艺参数调整困难、产生废气污染等缺陷而难以在工业上选用。更主要的是这些方法均较现行亚硝酸盐法的成本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使其经济上不具有合理性,难于工业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杂多酸体系磷化技术,其特征在于选择磷钨钼杂多酸、磷钼铬杂多酸、磷钨锌杂多酸、硅钼杂多酸用作磷化促进剂,其磷化工作液的配伍为:磷酸1-10克/升,磷酸二氢锌3-20克/升,硝酸锌1-5克/升,硝酸钠1-18克/升,磷酸氢二钠3-5克/升,硝酸钙2-5克/升,硝酸镍0.02-0.2克/升,硝酸铁0.02-0.5克/升,酒石酸0.03-0.5克/升,杂多酸或其钾盐、钠盐0.05-0.5克/升,其总酸13-22“点”,游离酸0.2-2.0“点”,PH=2.5-3.5,将加有这种促进剂的磷化液对普通碳钢冷、热、轧板,在20-50℃温度范围,浸1-10分钟或喷淋进行磷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