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地铁施工用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56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地铁施工用线缆,包括卡体、橡胶套、丁腈橡胶层、三元乙丙橡胶层、防火阻燃材料层、弹簧圈、固定架、绝缘层、金属网层、导体芯线、拉杆、固定座、弹簧和卡帽。该种便于地铁施工用线缆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功能性强,设计新颖,通过设置弹簧圈和橡胶套的结合,增强了线缆的抗振抗压的效率,避免了线缆的撞伤或压伤成短路或漏电,提高了线缆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卡体对线缆进行卡接,可以更好的、更快的对线缆的长度进行调整,提高了线缆的循环利用率,增加了线缆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线缆的裁剪造成材料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地铁施工用线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具体为一种便于地铁施工用线缆,属于线缆

技术介绍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目前,随着电缆使用途径的多样化,电缆的样式也逐渐向各行业转变,以适应各行业的电缆需求,现在工程施工行业所需要的电缆,对工程施工所用电力电缆线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线缆都是通过橡胶对线缆进行抗压抗磨,但是由于在地铁施工中一般线缆都是对线缆进行拖拉,而且线缆放置在地面上,容易被碾压,从而容易使导体芯线损伤或者断裂,造成电路短路设置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的线缆在施工中,工人会根据工作需要对线缆长度进行调整,适当的对线缆进行减短或接长,从而降低了线缆的循环利用率,减少了线缆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地铁施工用线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地铁施工用线缆。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地铁施工用线缆,包括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一端设有卡体,所述橡胶套表面套接有卡体,所述橡胶套由丁腈橡胶层、三元乙丙橡胶层和防火阻燃材料层组成,且所述丁腈橡胶层套接在三元乙丙橡胶层表面,所述三元乙丙橡胶层套接在防火阻燃材料层表面,所述橡胶套轴心部位套接有弹簧圈,所述弹簧圈轴心部位套接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内套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轴心位置套接有金属网层,所述金属网层轴心部位套接有导体芯线,所述卡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设有卡帽,所述卡帽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两端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卡体内壁和卡帽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卡帽和固定座表面均分别开设有半圆形凹槽,且所述卡帽和固定座的半圆形凹槽直径大小相等。优选的,所述弹簧数目为若干个,且所述弹簧均匀分布在卡帽表面。优选的,所述拉杆数目为四个,且所述拉杆贯穿卡体侧壁并延伸至卡体表面。优选的,所述导体芯线数目为四个,且所述导体芯线与卡帽和固定座的半圆形凹槽位于同一中心线上。优选的,所述卡体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卡体分别位于橡胶套两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便于地铁施工用线缆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功能性强,设计新颖,通过设置弹簧圈和橡胶套的结合,增强了线缆的抗振抗压的效率,避免了线缆的撞伤或压伤成短路或漏电,提高了线缆的安全性。2.通过设置卡体对线缆进行卡接,可以更好的、更快的对线缆的长度进行调整,提高了线缆的循环利用率,增加了线缆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线缆的裁剪造成材料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相邻两段线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卡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卡体,2、橡胶套,201、丁腈橡胶层,202、三元乙丙橡胶层,203、防火阻燃材料层,3、弹簧圈,4、固定架,5、绝缘层,6、金属网层,7、导体芯线,8、拉杆,9、固定座,10、弹簧,11、卡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便于地铁施工用线缆,包括橡胶套2,所述橡胶套2表面套接有卡体1,所述橡胶套2由丁腈橡胶层201、三元乙丙橡胶层202和防火阻燃材料层203组成,且所述丁腈橡胶层201套接在三元乙丙橡胶层202表面,所述三元乙丙橡胶层202套接在防火阻燃材料层203表面,所述橡胶套2轴心部位套接有弹簧圈3,便于提高线缆的抗振和抗压性,所述弹簧圈3轴心部位套接有内护套4,便于对线缆内部进行保护,所述内护套4内套接有绝缘层5,所述绝缘层5轴心位置套接有金属网层6,所述金属网层6轴心部位套接有导体芯线7,所述卡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一侧设有卡帽11,便于对线缆进行卡合固定,所述卡帽11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拉杆8,便于拉动卡帽11从而对线缆的拆卸与安装,所述拉杆8两端设有弹簧10,且所述弹簧10两端分别与卡体1内壁和卡帽11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卡帽11和固定座9表面均分别开设有半圆形凹槽,且所述卡帽11和固定座9的半圆形凹槽直径大小相等,便于对线缆进行卡合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弹簧10数目为若干个,且所述弹簧10均匀分布在卡帽11表面,利用弹簧10的弹性,便于使卡帽11进行复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拉杆8数目为四个,且所述拉杆8贯穿卡体1侧壁并延伸至卡体1表面,便于拉动卡帽11从而对线缆的拆卸与安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导体芯线7数目为四个,且所述导体芯线7与卡帽11和固定座9的半圆形凹槽位于同一中心线上,便于对线缆进行卡合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卡体1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卡体1分别位于橡胶套2两端,便于对线缆长度的调节。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增长线缆时,首先拉动拉杆8,使拉杆8拉动卡帽11向远离固定座9方向移动,再将线缆一端穿入卡体1内,使导体芯线7移动至固定座9半圆形凹槽内并与另一根线缆的导体芯线7接触,再松动拉杆8,使卡帽11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从而对导体芯线7卡合固定;当减短线缆时,首先首先拉动拉杆8,使拉杆8拉动卡帽11向远离固定座9方向移动,再将线缆拔出,最后松动拉杆8,使卡帽11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其中:卡帽11和固定座9均为绝缘材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地铁施工用线缆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地铁施工用线缆,包括橡胶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2)一端设有卡体(1),所述橡胶套(2)由丁腈橡胶层(201)、三元乙丙橡胶层(202)和防火阻燃材料层(203)组成,且所述丁腈橡胶层(201)套接在三元乙丙橡胶层(202)表面,所述三元乙丙橡胶层(202)套接在防火阻燃材料层(203)表面,所述橡胶套(2)轴心部位套接有弹簧圈(3),所述弹簧圈(3)轴心部位套接有内护套(4),所述内护套(4)内套接有绝缘层(5),所述绝缘层(5)轴心位置套接有金属网层(6),所述金属网层(6)轴心部位套接有导体芯线(7),所述卡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一侧设有卡帽(11),所述卡帽(11)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拉杆(8),所述拉杆(8)两端设有弹簧(10),且所述弹簧(10)两端分别与卡体(1)内壁和卡帽(1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地铁施工用线缆,包括橡胶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2)一端设有卡体(1),所述橡胶套(2)由丁腈橡胶层(201)、三元乙丙橡胶层(202)和防火阻燃材料层(203)组成,且所述丁腈橡胶层(201)套接在三元乙丙橡胶层(202)表面,所述三元乙丙橡胶层(202)套接在防火阻燃材料层(203)表面,所述橡胶套(2)轴心部位套接有弹簧圈(3),所述弹簧圈(3)轴心部位套接有内护套(4),所述内护套(4)内套接有绝缘层(5),所述绝缘层(5)轴心位置套接有金属网层(6),所述金属网层(6)轴心部位套接有导体芯线(7),所述卡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一侧设有卡帽(11),所述卡帽(11)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拉杆(8),所述拉杆(8)两端设有弹簧(10),且所述弹簧(10)两端分别与卡体(1)内壁和卡帽(11)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明李永祥李柳杨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明创矿山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