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41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其中,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结构件,结构件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凹槽相适配,以使结构件与壳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在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且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实现对于连接部的卡位,避免连接部从凹槽中脱出,由此实现结构件与壳体的稳固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行业不断发展,手机的硬件和ID轻薄式外观都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手机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需求也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为了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现在的金属手机大多采用金属框架,内部支撑主板和天线槽、加强筋都是采用PA或PBT等绝缘的塑胶结构,由于金属框架和塑胶为不同材质,两者难以结合。在相关技术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一般在金属框内侧做成T字形,然后再做纳米T处理后进行模内注塑,但这种结构往往只能在一个方向拉胶,金属框架与塑胶之间无咬合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金属框架与塑胶之间易出现分离脱开现象,难以保证手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壳体组件。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结构件,结构件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凹槽相适配,以使结构件与壳体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在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且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实现对于连接部的卡位,避免连接部从凹槽中脱出,由此实现结构件与壳体的稳固连接。其中,结构件可以为塑胶件,在注塑时一部分塑胶进入凹槽内,另一部分分布在壳体壁面上,形成带有连接部的结构件,这样塑胶件就能够与金属制或塑料制的壳体更稳固地连接,避免连接部从凹槽中脱出。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凹槽的开口的宽度小于凹槽的底壁的宽度,以使连接部不能从凹槽的开口脱出。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的开口的宽度小于凹槽的底壁的宽度,这样连接部就很难从凹槽中脱出,由此提高了结构件与壳体的连接强度,保证了结构件与壳体的紧密配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大于80°且小于85°。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的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大于80°且小于85°,由此使得结构件在受力时凹槽的侧壁也能够阻碍结构件的运动,避免连接部从凹槽中脱出,并且在上述的角度内,凹槽容易加工成型,便于壳体组件的生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凹槽具有两个侧壁,两个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相等。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的两个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相等,相当于在截面上凹槽的两个侧壁与底壁形成了一个等腰梯形,这样在连接部受力向外脱出时,两个侧壁均能够起到阻碍连接部脱出的作用,并且使得连接部所受的阻力更均匀,同时上述的凹槽结构易加工,便于制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底壁上设置有连通至第二凹槽的开口,连接部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适配。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的第二凹槽相当于开设在第一凹槽内的凹槽,这样的两个凹槽相当于形成了一个燕尾式的结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侧壁均能够起到对于连接部的卡位作用,避免连接部脱出,进一步地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凹槽具有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与第二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与第二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使得结构件在受力向外脱出时第二凹槽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能够优先提供对于结构件的阻力,避免结构件从第二凹槽的开口脱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凹槽具有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与第二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与第二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使得结构件在受力向外脱出时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能够优先提供对于结构件的阻力,避免结构件从第一凹槽的开口脱出;进一步地,即便连接部在第一凹槽内的一部分从第一凹槽脱出,那么进入到第一凹槽内的原来处于第二凹槽内的连接部也会被第一凹槽的开口卡住,防止连接部全部从凹槽内脱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的深度。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的深度,以便于壳体开槽时的加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凹槽的底壁为圆形,凹槽具有一个侧壁。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的底壁为圆形且凹槽具有一个侧壁,这样的凹槽结构相当于一个圆台状的结构,同样因开口的大小小于凹槽底壁的大小而实现对于连接部的卡位作用,避免连接部脱出,提高连接的可靠性。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壳体组件。本技术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采用上述的壳体组件,实现在多个方向上卡住连接部,避免连接部从凹槽中脱出,由此实现结构件与壳体的稳固连接。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结构中的凹槽的加工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结构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壳体的加工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结构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结构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壳体,12凹槽,122第一凹槽,124第二凹槽,2结构件,22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图4至图7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如图1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壳体1,壳体1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12,凹槽12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凹槽12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结构件2,结构件2上设置有连接部22,连接部22与凹槽12相适配,以使结构件2与壳体1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在壳体1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12,且凹槽12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凹槽12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实现对于连接部22的卡位,避免连接部22从凹槽12中脱出,由此实现结构件2与壳体1的稳固连接。其中,图4中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结构件,所述结构件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槽相适配,以使所述结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结构件,所述结构件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槽相适配,以使所述结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底壁的宽度,以使所述连接部不能从所述凹槽的开口脱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大于80°且小于8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两个侧壁,所述两个侧壁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