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管理技术设计的混凝土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8288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智能管理技术设计的混凝土生产系统,设置有中央处理器、风压电路、风量电路及防喘电路,风量电路内设置有风量传感器及I/U转换电路,风压电路内设置有风压传感器及I/U转换器,I/U转换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级流压转换电路和后级流压转换电路,风压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前级流压转换电路,后级流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I/U转换电路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前级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及后级放大电路;利用由两级流压转换电路所构成的I/U转换器进行电流到电压的转换,使得电路在进行流压转换时效率更高,稳定性更佳,避免出现系统性故障发生,影响整个电路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智能管理技术设计的混凝土生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商砼技术、电子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基于智能管理技术设计的混凝土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商砼就是商品混凝土,1953年由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砼(tóng),是混凝土的学名。“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迄今60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电子技术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智能管理技术设计的混凝土生产系统

【技术保护点】
基于智能管理技术设计的混凝土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中央处理器、风压电路、风量电路及防喘电路,所述风压电路和风量电路皆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防喘电路;在所述风量电路内设置有风量传感器及I/U转换电路,所述风量传感器连接I/U转换电路,所述I/U转换电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在所述风压电路内设置有风压传感器及I/U转换器,所述风压传感器连接I/U转换器,所述I/U转换器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I/U转换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级流压转换电路和后级流压转换电路,风压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前级流压转换电路,后级流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在所述I/U转换电路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前级...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智能管理技术设计的混凝土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中央处理器、风压电路、风量电路及防喘电路,所述风压电路和风量电路皆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防喘电路;在所述风量电路内设置有风量传感器及I/U转换电路,所述风量传感器连接I/U转换电路,所述I/U转换电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在所述风压电路内设置有风压传感器及I/U转换器,所述风压传感器连接I/U转换器,所述I/U转换器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I/U转换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级流压转换电路和后级流压转换电路,风压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前级流压转换电路,后级流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在所述I/U转换电路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前级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及后级放大电路,前级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11、运放A4、运放A5、电阻R12、电阻R14及电位器W4,电阻R11作为前级比例运算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运放A4的同相输入端和运放A5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且电阻R11与风量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运放A5的输出端和运放A4的输出端皆与后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12连接在运放A5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电阻R14连接在运放A4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电位器W4的两个固定端分别与运放A5的反相输入端和运放A4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且电位器W4的可调端与电位器W4的任一固定端相连接;所述前级流压转换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位器W1及集成运放A1,电阻R1作为前级流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2和电阻R3与集成运放A1的输入端相连接,集成运放A1的一个输入端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5和电位器W1与集成运放A1的输出端相连接,电位器W1的可调端与电位器W1的任一固定端连接,集成运放A1的另一个输入端通过电阻R4接地,集成运放A1的输出端与后级流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管理技术设计的混凝土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级放大电路内设置有运放A3、电阻R13、电阻R15、电阻R16及电阻R17,所述运放A5的输出端和运放A4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13和电阻R15与运放A3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运放A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与运放A3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运放A3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电阻R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优诺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