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式断路器线圈及油杯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13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式断路器线圈及油杯的固定结构,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装而成,所述下壳体内部的底面垂直设有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所述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之间构成一个定位间距,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竖直装入油杯,所述油杯的下端部定位安装进定位间距内,所述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定位油杯的左右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杯通过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进行左右位置的固定,且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和下壳体为一体成型,则省去了线轴、线圈油杯与铁支架的固定铁件等零件,而油杯的上下定位则由上壳体完成,省去了大量的零部件的安装时间,则在实际生产中生产率高,零件一致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式断路器线圈及油杯的固定结构
本技术属于及液压式断路器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液压式断路器线圈及油杯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公用的液压电磁式断路器线圈及油杯的固定方式为:采用油杯穿过有线轴的线圈孔内,伸出的油杯部分穿入铁支架的孔内用钢片卡住固定或者用锡焊固定。由于这种结构工艺复杂,特别是线圈绕在线轴上,很难实现自动化,通用性不好,生产率低;而线圈的后续剥皮,浸锡,焊接均要人工制造,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高部件装配的方便性,提供了一种液压式断路器线圈及油杯的固定结构。一种液压式断路器线圈及油杯的固定结构,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部的底面垂直设有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所述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之间构成一个定位间距,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竖直装入油杯,所述油杯的下端部定位安装进定位间距内,所述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定位油杯的左右位置,所述油杯的上部外缠绕套装有空芯线圈,所述空芯线圈由油杯定位安装进上壳体内部,所述上壳体的内面定位油杯的上下位置。所述下壳体内部设有一个铁支架,所述铁支架的左部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铁支架的左部设有一个通孔,所述铁支架左部的通孔套装在油杯中部位置外。所述油杯的上端面一体安装有一个圆环面,所述油杯上方设有油杯盖,所述油杯盖的下端面与圆环面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圆环面的直径大于油杯盖的直径。所述下壳体在相对于油杯的前后位置处分别设有前定位块和后定位块。所述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和下壳体为一体成型。所述铁支架的左部与油杯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上壳体在油杯的圆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壳体左定位座和上壳体右定位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油杯通过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进行左右位置的固定,且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和下壳体为一体成型,则省去了线轴、线圈油杯与铁支架的固定铁件等零件,而油杯的上下定位则由上壳体完成,省去了大量的零部件的安装时间,则在实际生产中生产率高,零件一致性好,同时本技术还加入了带倾斜结构的铁支架,由于衔铁在装配时为倾斜设置,则按照油杯和空芯线圈最后装配的顺序,需要有一个带倾斜结构的铁支架来完成引导和定位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液压式断路器线圈及油杯的固定结构,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内部的底面垂直设有油杯左侧定位支板3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4,所述油杯左侧定位支板3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4之间构成一个定位间距,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竖直装入油杯5,所述油杯5的下端部定位安装进定位间距内,所述油杯左侧定位支板3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4定位油杯5的左右位置,所述油杯5的上部外缠绕套装有空芯线圈6,所述空芯线圈6由油杯5定位安装进上壳体内部,所述上壳体1的内面定位油杯5的上下位置,油杯通过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进行左右位置的固定,且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和下壳体为一体成型,则省去了线轴、线圈油杯与铁支架的固定铁件等零件,而油杯的上下定位则由上壳体完成,省去了大量的零部件的安装时间,空芯线圈由于油杯已经被定位完成,则也就定位完成,改变了传统中通过定位空芯线圈来定位油杯的方式,节省了部件,提高生产率和统一性。对于本技术的各个部件进行解释说明:1)所述下壳体2内部设有一个铁支架7,所述铁支架7的左部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铁支架7的左部设有一个通孔8,所述铁支架7左部的通孔8套装在油杯5中部位置外,由于衔铁在装配时为倾斜设置,则按照油杯和空芯线圈最后装配的顺序,需要有一个带倾斜结构的铁支架来完成引导和定位的作用。2)油杯5的上端面一体安装有一个圆环面9,所述油杯5上方设有油杯盖10,所述油杯盖10的下端面与圆环面9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圆环面9的直径大于油杯盖10的直径。3)下壳体2在相对于油杯5的前后位置处分别设有前定位块11和后定位块12,来二次保证油杯的前后定位。4)油杯左侧定位支板3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4和下壳体2为一体成型。5)铁支架7的左部与油杯5之间的夹角为锐角。6)上壳体在油杯5的圆环面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壳体左定位座13和上壳体右定位座14。对于本技术的安装说明:将衔铁通过弹簧及销钉装配至铁支架上,衔铁围绕销钉点有一定角度的自由旋转;将“四杆机构”(动触头、脱扣组件、曲柄等)依次按顺序装配至铁支架上;将油杯穿过空芯线圈,然后一起穿过铁支架的通孔,通过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来固定油杯的相对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油杯通过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进行左右位置的固定,且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和下壳体为一体成型,则省去了线轴、线圈油杯与铁支架的固定铁件等零件,而油杯的上下定位则由上壳体完成,省去了大量的零部件的安装时间,则在实际生产中生产率高,零件一致性好,同时本技术还加入了带倾斜结构的铁支架,由于衔铁在装配时为倾斜设置,则按照油杯和空芯线圈最后装配的顺序,需要有一个带倾斜结构的铁支架来完成引导和定位的作用。本技术的优点:1、油杯相对位置的准确性及一致性依赖于油杯左侧定位支板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进行定位,以及油杯圆环面由上壳体左定位座和上壳体右定位座进行定位,而油杯左侧定位支板3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4和下壳体2为一体成型,且上壳体左定位座和上壳体右定位座也一体成型,可以有效地提高断路器保护精度及一致性;2、油杯的相对位置不取决与铁支架L型位置的夹角尺寸,因此将夹角设计成小于90°时易于油杯及空芯线圈的装配及拆卸,即使油杯出现不良等情况需要拆卸时亦无须拆除“四杆机构”及“衔铁”等零件,给产品生产过程带来极大的便利性以及可靠性;3、油杯相对位置的是由其的圆环面固定在上壳体左定位座和上壳体右定位座之间,油杯的圆环面圆周方向相对坚硬,不易出现形变,且油杯其余部位均与其他零件有合理间隙,因此圆环面出现装配过程中被破坏的概率极低,故断路器产品的可靠性有了更好的保障;4、新结构减少了“线圈骨架”及“阻碍圈”等物料以及圆环面铆压工序,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物料成本、制造成本以及不良品质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液压式断路器线圈及油杯的固定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式断路器线圈及油杯的固定结构,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内部的底面垂直设有油杯左侧定位支板(3)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4),所述油杯左侧定位支板(3)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4)之间构成一个定位间距,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竖直装入油杯(5),所述油杯(5)的下端部定位安装进定位间距内,所述油杯左侧定位支板(3)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4)定位油杯(5)的左右位置,所述油杯(5)的上部外缠绕套装有空芯线圈(6),所述空芯线圈(6)由油杯(5)定位安装进上壳体内部,所述上壳体(1)的内面定位油杯(5)的上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式断路器线圈及油杯的固定结构,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内部的底面垂直设有油杯左侧定位支板(3)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4),所述油杯左侧定位支板(3)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4)之间构成一个定位间距,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竖直装入油杯(5),所述油杯(5)的下端部定位安装进定位间距内,所述油杯左侧定位支板(3)和油杯右侧定位支板(4)定位油杯(5)的左右位置,所述油杯(5)的上部外缠绕套装有空芯线圈(6),所述空芯线圈(6)由油杯(5)定位安装进上壳体内部,所述上壳体(1)的内面定位油杯(5)的上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式断路器线圈及油杯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内部设有一个铁支架(7),所述铁支架(7)的左部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铁支架(7)的左部设有一个通孔(8),所述铁支架(7)左部的通孔(8)套装在油杯(5)中部位置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杰叶益帆叶定友黄中甫钱林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亿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