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8000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管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储物单元、控制单元、后台服务器及信息录入单元,储物单元包括柜体,柜体的柜门上还设置有电子锁;控制单元包括嵌入式控制板,嵌入式控制板设置在柜体内部,嵌入式控制板与电子锁连接;嵌入式控制板通过内部局域网与后台服务器相连;信息录入单元包括分别与后台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端PC、触摸屏、RFID读写器及指纹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金属载物柜体和客户端接入方便,在已有网络布线环境中无需重新进行布线;系统可在使用一台服务器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需要随意配置柜体数量和客户端的数量,无需在每个柜体旁设置控制服务器,大大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管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物联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涉密物品管理还停留在主要依靠人工管理的模式上。对涉密物品及文件的借取、归还事务需通过保密员经办;借还的记录以纸质登记表或电子文档形式保存,具有操作不便,保存零散,检索困难等一系列的缺陷。尤其是纸质涉密文件,很难对其在发放、使用、传输、保存和销毁过程中进行全程有效的监控管理。涉密载体的管理流程繁琐,人力资源投入份额比重较大,给管理人员及使用人员造成工作的不便并且运作的周期较长。因此,探讨和开发一种先进的、智能的、便于操作和管理的针对涉密载体存储使用的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管理系统,解决了文件丢失、被夹带、恶意盗取或者恶意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管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储物单元、控制单元、后台服务器及信息录入单元,储物单元包括柜体,柜体的柜门上还设置有电子锁;控制单元包括嵌入式控制板,嵌入式控制板设置在柜体内部,嵌入式控制板与电子锁连接;嵌入式控制板通过内部局域网与后台服务器相连;信息录入单元包括分别与后台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端PC、触摸屏、RFID读写器及指纹仪。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客户端PC、触摸屏、RFID读写器及指纹仪分别通过内部局域网与后台服务器相连。嵌入式控制板的型号为AT91SAM9260。后台服务器的型号为IPC-610MB-L。RFID读写器的型号为KL9007R。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系统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金属载物柜体和客户端接入方便,在已有网络布线环境中无需重新进行布线;(2)系统可在使用一台服务器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需要随意配置柜体数量和客户端的数量,无需在每个柜体旁设置控制服务器,大大节约了成本;(3)储存柜有多种柜型,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随意搭配;(4)对指纹或RFID进行身份识别并且核实成功后,具有身份权限的人员才可以对智能保密柜进行操作;(5)每个仓体可以在后台管理系统中,由管理人员根据存储的物品密级设定相应保密等级;(6)取物品无需海量翻阅,只需输入文件名称或者直接点击相应仓门界面,存储物品的柜门自动打开,快速便捷完成取物工作;(7)存物只需扫描文件RFID标签,存储物品的柜门自动打开,快速便捷完成存物工作;(8)如有勿拿错拿文件,立刻提醒,及时报警,预防泄密事件发生;(9)使用智能保密柜时,全程视频监控,而且整个操作过程同样生成借阅记录、操作日志,以便后期追溯分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物品借还子系统体系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指纹认证时序图;图4是本技术的RFID认证时序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子锁控制时序图。图中,1.柜体,2.电子锁,3.嵌入式控制面板,4.后台服务器,5.客户端PC,6.触摸屏,7.RFID读写器,8.指纹仪,9.储物单元,10.控制单元,11.信息录入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储物单元9、控制单元10、后台服务器4及信息录入单元11,储物单元9包括柜体1,柜体1的柜门上还设置有电子锁2;控制单元10包括嵌入式控制板3,嵌入式控制板3设置在柜体1内部,嵌入式控制板3与电子锁2连接;嵌入式控制板3通过内部局域网与后台服务器4相连;信息录入单元11包括分别与后台服务器4连接的客户端PC5、触摸屏6、RFID读写器7及指纹仪8。客户端PC5、触摸屏6、RFID读写器7及指纹仪8分别通过内部局域网与后台服务器4相连。嵌入式控制板3的型号为AT91SAM9260。后台服务器4的型号为研华IPC-610MB-L。RFID读写器7的型号为恺乐KL9007R型读写器。电子锁2的型号为宏泰DJ05嵌入式电子锁。触摸屏6的型号为研华FPM-2150G-R3bE。指纹仪8的型号为ZK9000微型指纹扫描器。使用时,触摸屏6上呈现的功能选取界面,包括借物与还物,用户根据所要完成的具体业务,选择不同的按钮,进入各自的执行流程中;通过指纹仪8和RFID读写器7,实现对用户身份和存储物体的识别,用户在客户端PC5进行相应操作后,相应指令通过内部局域网传至后台服务器4,后台服务器4对指令进行解析后传送给相应嵌入式控制面板3,通过控制电子锁2来控制金属载物柜体1柜门的开关,完成借物还物的管理。后台服务器4与控制单元10及信息录入单元11即终端之间都釆用的是内部局域网的连接方式,这样的话可以使得控制单元11与终端根据需要随意扩充;同时,本系统服务器软件包括纹仪驱动程序和RFID读写器驱动程序。客户端PC5中安装有客户端软件、指纹仪驱动程序和RFID读写器驱动程序,系统可根据客户需要随意配置柜体数量和客户端的数量。物品借还子系统体系采用C/S架构,其体系结构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选择采用指纹认证进行身份认证。图3为指纹认证时序图,给出了指纹认证过程的动态模型。身份认证UI界面上选择指纹认证,消息机制触发;调用指纹信息处理单元,启动指纹仪设备;待指纹仪设别采集到用户的指纹信息,由指纹仪信息处理单元将原始数据进行解析,将采集的图形数据转化为字符数据并关闭指纹仪设备;之后调用数据库交互单元获得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指纹数据模板;指纹信息处理单元将当前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中数据进行比对,将比对的结果返回给UI交互界面;若用户存在,则身份识别成功,跳转至下一个界面,进行接下来的业务流程;若用户不存在,则提示用户未通过身份认证,等待用户输入正确的指纹信息。本技术采用了射频识别即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以识别物品。图4为RFID物品识别时序图,给出了对物品信息识别的动态模型。在借取和归还的UI界面上,消息机制触发,接收到扫描物品指令后,调用RFID信息处理单元,启动外部一对一RFID读写器;当扫描到RFID标签信息后,读写器将读取的原始数据发送给RFID信息处理单元;RFID信息处理单元关闭RFID读写器并对原始数据进行解析,转换为相应的字符信息后发送给数据库交互单元;数据库交互单元向数据库发出连接请求,并发送以RFID字段为查询条件的查询物品信息的指令;数据库根据指令对物品信息表进行查询,将结果反馈给数据交互单元;查询结果不为空则表示该物品存在,将物品信息发送给数据库交互单元;数据库交互单元将物品信息发送给用户UI单元,UI单元对物品的信息进行呈现,供用户进行信息的核实并等待用户的下一步操作;若查询结果为空,则表明该RFID标识的物品不存在,这种情况为异常情况,因此对该异常事件进行自动记录,写入报警记录信息表中。本技术电子锁控制,即由上位机系统发送指令,通过下位机嵌入式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子锁开和关的控制,柜锁控制时序图如图5所示。上位机系统与嵌入式系统的交互根据功能划分为五种:通知开柜、通知开盒、通知关盒、盒子全部复位以及柜门是否关闭。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采用主动式,即每次由上位机主动给下位机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发送通信指令,下位机解析指令、执行指令并将执行结果反馈给上位机,这种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管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储物单元(9)、控制单元(10)、后台服务器(4)及信息录入单元(11),所述储物单元(9)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的柜门上还设置有电子锁(2);所述控制单元(10)包括嵌入式控制板(3),所述嵌入式控制板(3)设置在柜体(1)内部,所述嵌入式控制板(3)与电子锁(2)连接;所述嵌入式控制板(3)通过内部局域网与后台服务器(4)相连;所述信息录入单元(11)包括分别与后台服务器(4)连接的客户端PC(5)、触摸屏(6)、RFID读写器(7)及指纹仪(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储物单元(9)、控制单元(10)、后台服务器(4)及信息录入单元(11),所述储物单元(9)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的柜门上还设置有电子锁(2);所述控制单元(10)包括嵌入式控制板(3),所述嵌入式控制板(3)设置在柜体(1)内部,所述嵌入式控制板(3)与电子锁(2)连接;所述嵌入式控制板(3)通过内部局域网与后台服务器(4)相连;所述信息录入单元(11)包括分别与后台服务器(4)连接的客户端PC(5)、触摸屏(6)、RFID读写器(7)及指纹仪(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彤杨媛孟昭亮侯莹耨宇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