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自动集热排热系统及利用其实现墙体集热排热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7721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自动集热排热系统及利用其实现墙体集热排热的方法,属于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其通过在墙体外壁上设置辐射板组件和在墙体内竖向设置内嵌管,在辐射板组件中设置真空度可调的封闭空腔结构并在其中容置循环工质,且设置工质循环管路来连通辐射板组件和内嵌管,从而形成封闭的循环工质循环通路,由循环工质的物态变化和流动的循环来完成墙体的集热或者排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布置和维护,且利用其实现墙体集热排热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和控制,且该系统的可调范围大,能有效适用于不同环境、不同季节下墙体集热排热的应用,适用性强,经济性好,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和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体自动集热排热系统及利用其实现墙体集热排热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具体涉及墙体自动集热排热系统及利用其实现墙体集热排热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暖与空调的能耗在建筑总运行能耗中的占比也越来越大;为满足节能环保的需要,降低建筑能耗便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在建筑采暖与空调能耗中,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热负荷约占建筑总负荷的30%左右,因而降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是实现建筑节能的一个有效手段。传统的降低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的方法主要是增加围护结构的热阻,直接减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如加设保温材料、增加墙体厚度等,这些措施虽能一定程度降低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但其隔热效果有限且在适用性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虽然人们也提出了一些新型材料间接地降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如相变材料,通过相态变化主动或被动蓄、放热,能够在夏季与冬季分别实现隔热与蓄热作用,降低建筑能耗,但是在夏季,相变材料在夜间需要依靠与室外自然温差的被动散热进行再生循环利用,效果差,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墙体自动集热排热系统及利用其实现墙体集热排热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自动集热排热系统,用于设置在墙体(3)外壁面上以实现所述墙体(3)的自动排热或自动集热,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3)外壁面上的辐射板组件(1),其包括用于吸收太阳辐射和/或天空辐射的辐射板(101),在所述辐射板(101)的下方设置有真空度可调的封闭空腔结构,且所述封闭空腔结构中容置有可在一定温度时实现蒸发或冷凝的循环工质(2),所述循环工质(2)的蒸发/冷凝温度可随所述封闭空腔结构内的真空度改变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用于适应该系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应用;设置在所述墙体(3)内的内嵌管(8),其与所述辐射板组件(1)相对设置,并可与所述封闭空腔结构连通以用于所述循环工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自动集热排热系统,用于设置在墙体(3)外壁面上以实现所述墙体(3)的自动排热或自动集热,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3)外壁面上的辐射板组件(1),其包括用于吸收太阳辐射和/或天空辐射的辐射板(101),在所述辐射板(101)的下方设置有真空度可调的封闭空腔结构,且所述封闭空腔结构中容置有可在一定温度时实现蒸发或冷凝的循环工质(2),所述循环工质(2)的蒸发/冷凝温度可随所述封闭空腔结构内的真空度改变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用于适应该系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应用;设置在所述墙体(3)内的内嵌管(8),其与所述辐射板组件(1)相对设置,并可与所述封闭空腔结构连通以用于所述循环工质(2)在所述内嵌管(8)内的流动循环;以及可将所述辐射板组件(1)的封闭空腔结构与所述内嵌管(8)连通的工质循环管路,其包括可将所述封闭空腔结构顶部与所述内嵌管(8)一端分别连通的蒸汽干管,以及可将所述封闭空腔结构底部与所述内嵌管(8)另一端分别连通的液体干管,所述封闭空腔结构通过所述蒸汽干管和所述液体干管与所述内嵌管(8)连通成用于所述循环工质(2)循环流动的封闭管路,继而气态化的所述循环工质(2)可经所述蒸汽干管进入所述内嵌管(8)内并放热冷凝成液态再经所述液体干管流回所述封闭空腔结构以实现所述墙体(3)的集热,或者液态化的所述循环工质(2)可经所述液体干管进入所述内嵌管(8)内并吸热蒸发成气态再经所述蒸汽干管流回所述封闭空腔结构以实现所述墙体(3)的排热,从而通过所述循环工质(2)的物态变化及流动的循环来实现所述墙体(3)的自动集热排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自动集热排热系统,其中,在所述蒸汽干管上设置有可用于实现所述蒸汽干管通断的蒸汽阀门,和/或在所述液体干管上设置有可实现所述液体干管通断的液体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墙体自动集热排热系统,其中,所述内嵌管(8)竖向设置,其顶端高于所述封闭空腔结构的顶部,和/或其底端低于所述封闭空腔结构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墙体自动集热排热系统,其中,所述辐射板组件(1)包括可相互拼接成三棱柱结构的辐射板(101)、底板(102)和侧板(103),每块板的两相对板面之间均预设有空腔结构,且各板相互拼接后各板中的所述空腔结构可相互连通,从而形成可容置所述循环工质(2)的封闭空腔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自动集热排热系统,其中,所述侧板(103)竖向设置并在其一侧板面与所述墙体(3)的墙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以将所述辐射板组件(1)稳固安装在所述墙体(3)上,且所述底板(102)水平设置,即所述辐射板(101)的辐射面分别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呈一定角度的锐角。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墙体自动集热排热系统,其中,还对应所述辐射板组件(1)的封闭空腔结构设置有真空度调节装置,其可调节所述封闭空腔结构内的真空度以用于改变所述循环工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华高佳佳阮长龙严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捷高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