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内部的充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62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内部的充油结构,包括设置于测高传感器上端或下端中用于把油导进油管中的充油导体和用于把油输送到充油导体中的充油阀体,充油阀体由充油导体的内部延伸到外部,充油阀体和充油导体之间密封连接;充油阀体之中设置有输油管道和用于开启/关闭输油管道的充油阀芯,充油阀芯与输油管道之间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点和用于把处于打开状态的密封点自动闭合的弹性机构。该充油结构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在充油完成时,充油阀芯能够自动封闭,从而能够防止空气进入,保证了油管内的真空度,保证了测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内部的充油结构
本技术涉及充油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内部的充油结构。
技术介绍
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应用于高精度、抗干扰要求高的场合下。采用的结构样式一般为:在上下两端位置配有两个压力传感器,中间通有充满油的油管。通过使两个传感器的位置发生变动,导致的上下两个传感器的压力值发生变化,变化的压力值被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最后把电信号对应转换成上下两端之间的高度差。其中,这种差压式测高传感器的实现难点在于对其充油。因为如果充油过程不良,导致油管内部存在空气,而由于空气是可以压缩的,而且受温度变化大,因此整个结构内的充油真空度,直接影响到了其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保证充油真空度的充油结构已经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内部的充油结构,简单易用,在充油完成时,充油阀芯能够自动封闭,从而能够防止空气进入,保证了油管内的真空度,保证了测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本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内部的充油结构,包括设置于测高传感器上端或下端中用于把油导进油管中的充油导体和用于把油输送到充油导体中的充油阀体,充油阀体由充油导体的内部延伸到外部,充油阀体和充油导体之间密封连接;充油阀体之中设置有输油管道和用于开启/关闭输油管道的充油阀芯,充油阀芯与输油管道之间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点和用于把处于打开状态的密封点自动闭合的弹性机构。进一步,密封点处于打开状态时,弹性机构处于压缩状态。进一步,输油管道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密封点处于出油口之中。进一步,充油阀芯包括密封设置于充油阀体内部的基体和可活动地设置于基体内部的顶芯,输油管道设置于基体的内部,顶芯设置于输油管道之中并且顶芯的顶部突出于输油管道之外;弹性机构设置于进油口与顶芯的顶部之间,顶芯的底部设置有处于出油口外部的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的外径大于出油口的直径,弹性密封圈与出油口的接触点即为密封点。进一步,出油口为外扩张的锥形结构,弹性密封圈与出油口相接触时,弹性密封圈与出油口的锥形面相接触。进一步,基体与充油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圈。进一步,基体与充油阀体之间通过螺纹旋合或卡扣扣合的方式相连接。进一步,弹性机构为弹簧。进一步,充油阀体和充油导体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于一起。进一步,处于充油导体外部的充油阀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外螺纹或卡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内部的充油结构,输油管道能够把油从外部输入到充油导体之中,从而使得油能够顺利进入到测高传感器的油管之中,而充油阀芯能够开启/关闭输油管道,并且充油阀芯与输油管道之间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点,因此,只需要把密封点打开,油即可以从输油管道进入到充油导体之中,因此本技术的充油结构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由于充油阀体和充油导体之间密封连接,并且充油阀芯与输油管道之间设置有能够把处于打开状态的密封点自动闭合的弹性机构,因此当完成充油操作时,在弹性机构的弹力作用下,充油阀芯能够自动封闭,从而把处于打开状态的密封点自动闭合,此时外界的空气不能够进入到充油导体之中,从而保证了油管内的真空度,保证了测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保证了测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充油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充油阀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本技术的一种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内部的充油结构,包括设置于测高传感器上端或下端中用于把油导进油管6中的充油导体1和用于把油输送到充油导体1中的充油阀体2,充油阀体2由充油导体1的内部延伸到外部,充油阀体2和充油导体1之间密封连接;充油阀体2之中设置有输油管道31和用于开启/关闭输油管道31的充油阀芯3,充油阀芯3与输油管道31之间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点和用于把处于打开状态的密封点自动闭合的弹性机构32,其中,弹性机构32为弹簧。具体地,输油管道31能够把油从外部输入到充油导体1之中,从而使得油能够顺利进入到测高传感器的油管6之中,而充油阀芯3能够开启/关闭输油管道31,并且充油阀芯3与输油管道31之间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点,因此,只需要把密封点打开,油即可以从输油管道31进入到充油导体1之中,因此本技术的充油结构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由于充油阀体2和充油导体1之间密封连接,并且充油阀芯3与输油管道31之间设置有能够把处于打开状态的密封点自动闭合的弹簧,因此当完成充油操作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充油阀芯3能够自动封闭,从而把处于打开状态的密封点自动闭合,此时外界的空气不能够进入到充油导体1之中,从而保证了油管6内的真空度。其中,参照图1-图2,输油管道31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密封点处于出油口之中。具体地,本技术的充油结构之中,密封点的设置位置可以有两种:设置于进油口处和设置于出油口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密封点都能够起到打开或关闭输油管道31的作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方式是把密封点设置于出油口处,由于充油阀体2由充油导体1的内部延伸到外部,因此设置于充油阀体2内部的输油管道31的出油口更接近充油导体1的内部,当充油导体1内部充满油时,通过关闭处于出油口的密封点,能够更好地密封充油导体1,使得外界的空气不能够进入到充油导体1之中,从而保证了油管6内的真空度。其中,参照图1-图2,密封点处于打开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具体地,本技术的充油结构之中,根据弹簧的作用力性质,弹簧可以有两种使用状态:拉伸和压缩。不论弹簧处于哪种使用状态,弹簧都有多种设置方式。例如,弹簧设置于输油管道31的出油口处,此时,当密封点处于打开状态而导通输油管道31时,弹簧会处于拉伸的状态;又如,弹簧设置于输油管道31的进油口处,此时,当密封点处于打开状态而导通输油管道31时,弹簧会处于压缩的状态。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弹簧的压缩状态,即当密封点处于打开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的弹簧设置在输油管道31的进油口处,由于弹簧并没有处于充油导体1之中,因此在利用测高传感器进行测量时,弹簧不会对油产生阻碍作用,从而能够使得测量结果更为准确。其中,参照图1-图2,充油阀芯3包括密封设置于充油阀体2内部的基体4和可活动地设置于基体4内部的顶芯5,输油管道31设置于基体4的内部,顶芯5设置于输油管道31之中并且顶芯5的顶部突出于输油管道31之外;弹簧设置于进油口与顶芯5的顶部之间,顶芯5的底部设置有处于出油口外部的弹性密封圈51,弹性密封圈51的外径大于出油口的直径,弹性密封圈51与出油口的接触点即为密封点。具体地,在对充油导体1及测高传感器的油管6进行充油的过程中,首先把供油设备的充油头与充油阀体2连接好,此时,顶芯5会被顶开,使得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而弹性密封圈51则离开输油管道31的出油口,输油管道31被导通,接着,充油头先对充油导体1及测高传感器的油管6进行抽真空处理;在保证充油导体1及测高传感器的油管6都处于真空状态下,充油头再向充油阀体2进行供油,利用真空自吸的原理,油会自动地填充充油导体1及测高传感器的油管6中的空间;最后,在完成充油操作后,油需要高出充油阀芯3,接着把充油头拔离充油阀体2,取消充油头顶紧顶芯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内部的充油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内部的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测高传感器上端或下端中用于把油导进油管中的充油导体(1)和用于把油输送到所述充油导体(1)中的充油阀体(2),所述充油阀体(2)由所述充油导体(1)的内部延伸到外部,所述充油阀体(2)和充油导体(1)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充油阀体(2)之中设置有输油管道(31)和用于开启/关闭所述输油管道(31)的充油阀芯(3),所述充油阀芯(3)与输油管道(31)之间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点和用于把处于打开状态的所述密封点自动闭合的弹性机构(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内部的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测高传感器上端或下端中用于把油导进油管中的充油导体(1)和用于把油输送到所述充油导体(1)中的充油阀体(2),所述充油阀体(2)由所述充油导体(1)的内部延伸到外部,所述充油阀体(2)和充油导体(1)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充油阀体(2)之中设置有输油管道(31)和用于开启/关闭所述输油管道(31)的充油阀芯(3),所述充油阀芯(3)与输油管道(31)之间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点和用于把处于打开状态的所述密封点自动闭合的弹性机构(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内部的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点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弹性机构(32)处于压缩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内部的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道(31)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密封点处于所述出油口之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差压式测高传感器内部的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油阀芯(3)包括密封设置于所述充油阀体(2)内部的基体(4)和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体(4)内部的顶芯(5),所述输油管道(31)设置于所述基体(4)的内部,所述顶芯(5)设置于所述输油管道(31)之中并且所述顶芯(5)的顶部突出于所述输油管道(31)之外;所述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庭壮刘逢添张振兴黄小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和宇传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