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曲型风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58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曲型风刀,包括刀身本体、入风槽、侧挡板、进风管、固定柱、通风管、卡槽、螺孔、出风管、卡头、固定板、安装杆、滤网、活性炭层、生石灰层、温控管、固定槽、电热丝层、半导体制冷片以及限位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风刀由入风槽、渐细通风管、窄风道等结构组成,具有风阻小、风速平均的优点;可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吸附,使得空气更为洁净、干燥,不会污染到电路板,减少由于空气中的杂质而造成静电、短路的情况发生;可自由调节进风的温度,能够根据不同生产需求,通入冷风或热风;用户可根据生产需要,更换不同口径的出风管,从而提高风刀的适用范围,便于日常的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曲型风刀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刀,具体为一种弯曲型风刀,属于风机设备应用

技术介绍
弯曲型风刀是在标准型风刀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针对特殊出风方向的风刀,它是一种改变出风口方向的一种标准型风刀,广泛应用于电路板、电镀件、涂膜干燥设备的清洗、吹水、干燥过程,还可用作隔离风帘,弯曲型风刀采用不锈钢、铝合金材料制造,它具有耐高温的能力,使干燥效率成倍递增,特别适用于超声波清洗、玻璃清洗机、电路板、电镀件、涂膜、涂装、有色金属板/线材生产等不同行业多种工序中的除水干燥。当前的风刀不能够很好的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处理,空气中携带的杂质容易造成电路板静电聚集、短路等情况;空气的温度无法冷热自由切换调节,出风管的口径比较单一,无法自由拆卸更换。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弯曲型风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弯曲型风刀。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弯曲型风刀,包括刀身本体、通风管以及出风管;所述刀身本体内部设置入风槽,且入风槽两侧壁设置侧挡板;所述入风槽顶部连接通风管,且通风管内部的中心处设置卡槽;所述卡槽两侧对称设有螺孔,且螺孔配合连接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贯穿于固定板内部,且固定板对称固定于出风管两侧;所述出风管焊接连接卡头;所述入风槽一端固定有进风管,且入风槽与进风管相对的另一端设置安装杆;所述进风管一端连接固定柱,且固定柱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于温控管内部,且固定槽一侧设置电热丝层;所述电热丝层一侧设置半导体制冷片。优选的,所述进风管内部设置滤网,且滤网一侧设置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一侧设置生石灰层。优选的,所述通风管宽度由下至上逐渐减少。优选的,所述卡头和所述卡槽均为空腔结构,且卡头和卡槽之间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进风管和所述安装杆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侧挡板。优选的,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入风槽之间相互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风刀由入风槽、渐细通风管、窄风道等结构组成,具有风阻小、风速平均的优点;可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吸附,使得空气更为洁净、干燥,不会污染到电路板,减少由于空气中的杂质而造成静电、短路的情况发生;可自由调节进风的温度,能够根据不同生产需求,通入冷风或热风;用户可根据生产需要,更换不同口径的出风管,从而提高风刀的适用范围,便于日常的维修、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风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卡头、卡槽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刀身本体,2、入风槽,3、侧挡板,4、进风管,401、固定柱,5、通风管,501、卡槽,502、螺孔,6、出风管,601、卡头、602、固定板,7、安装杆,8、滤网,9、活性炭层,10、生石灰层,11、温控管,1101、固定槽,12、电热丝层,13、半导体制冷片,14、限位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弯曲型风刀,包括刀身本体1、通风管5以及出风管6;所述刀身本体1内部设置入风槽2,且入风槽2两侧壁设置侧挡板3;所述入风槽2顶部连接通风管5,且通风管5内部的中心处设置卡槽501;所述卡槽501两侧对称设有螺孔502,且螺孔502配合连接限位螺钉14;所述限位螺钉14贯穿于固定板602内部,且固定板602对称固定于出风管6两侧;所述出风管6焊接连接卡头601;所述入风槽2一端固定有进风管4,且入风槽2与进风管4相对的另一端设置安装杆7;所述进风管4一端连接固定柱401,且固定柱40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槽1101;所述固定槽1101设置于温控管11内部,且固定槽1101一侧设置电热丝层12;所述电热丝层12一侧设置半导体制冷片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进风管4内部设置滤网8,且滤网8一侧设置活性炭层9;所述活性炭层9一侧设置生石灰层10,可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吸附,使得空气更为洁净、干燥,不会污染到电路板,减少由于空气中的杂质而造成静电、短路的情况发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通风管5宽度由下至上逐渐减少,实现对于空气的压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卡头601和所述卡槽501均为空腔结构,且卡头601和卡槽501之间相互连通,用户可根据生产需要,更换不同口径的出风管6,从而提高风刀的适用范围,便于日常的维修、更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进风管4和所述安装杆7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侧挡板3,便于安装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进风管4与所述入风槽2之间相互连通,实现风力的进入。本技术在使用时,在风机的作用下,高速气流通过温控管11,然后通过进风管4进入入风槽2中,然后再通过通风管5,最后通过出风管6排出,可根据生产情况启动电热网层12对空气进行制热,产生热风,也可启动半导体制冷片13进行制冷,产生冷风,满足不同材料的清洗、干燥需要,空气在通过时,可被生石灰层10吸附湿气,活性炭层9吸附杂质,滤网8进行过滤,当需要更换其他口径出风管6时,可将新的出风管6的卡头601卡在卡槽501中,随后将限位螺钉14穿过固定板602,并拧入螺孔502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弯曲型风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曲型风刀,包括刀身本体(1)、通风管(5)以及出风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本体(1)内部设置入风槽(2),且入风槽(2)两侧壁设置侧挡板(3);所述入风槽(2)顶部连接通风管(5),且通风管(5)内部的中心处设置卡槽(501);所述卡槽(501)两侧对称设有螺孔(502),且螺孔(502)配合连接限位螺钉(14);所述限位螺钉(14)贯穿于固定板(602)内部,且固定板(602)对称固定于出风管(6)两侧;所述出风管(6)焊接连接卡头(601);所述入风槽(2)一端固定有进风管(4),且入风槽(2)与进风管(4)相对的另一端设置安装杆(7);所述进风管(4)一端连接固定柱(401),且固定柱(40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槽(1101);所述固定槽(1101)设置于温控管(11)内部,且固定槽(1101)一侧设置电热丝层(12);所述电热丝层(12)一侧设置半导体制冷片(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曲型风刀,包括刀身本体(1)、通风管(5)以及出风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本体(1)内部设置入风槽(2),且入风槽(2)两侧壁设置侧挡板(3);所述入风槽(2)顶部连接通风管(5),且通风管(5)内部的中心处设置卡槽(501);所述卡槽(501)两侧对称设有螺孔(502),且螺孔(502)配合连接限位螺钉(14);所述限位螺钉(14)贯穿于固定板(602)内部,且固定板(602)对称固定于出风管(6)两侧;所述出风管(6)焊接连接卡头(601);所述入风槽(2)一端固定有进风管(4),且入风槽(2)与进风管(4)相对的另一端设置安装杆(7);所述进风管(4)一端连接固定柱(401),且固定柱(40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槽(1101);所述固定槽(1101)设置于温控管(11)内部,且固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祥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