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7572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它能够有效降低垛体的腐烂损失,保证垛体长期堆放贮存过程中的质量,保障利用的垛体物料有持续稳定的供应,同时,本装置材料价廉,易于实现规模性推广。该装置,是在垛底铺设石子,铺设厚度2‑5cm,且铺设的石子要保证中心比最外侧高5‑10cm;在石子的上方,对称均匀地铺设6‑8根横管;在石子中心处设置竖直的竖管,竖管下部与横管相连通;竖管侧壁上开孔,并以纱网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处理
,具体为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林废弃物种类多样、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研究统计表明,我国每年农林废弃物达到7亿多吨,可用作能源用途的约为3.5亿吨,折合1.8亿吨标准煤,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农林废弃物是废弃物的重要成员,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农林废弃物能源转化利用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包括秸秆、稻壳、食用菌基质、边角料、薪柴、树皮、花生壳、枝桠柴、卷皮、刨花等。由于农林废弃物的量大,含水率高,这就给它的贮存带来了困难。因此,解决农林废弃物在贮存时损失的问题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如何减少农林废弃物在自然堆放时垛体腐烂损失关系到之后对它的资源化处理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具有降低自然堆放垛体水分和温度的特点,有效降低垛体的腐烂损失,保证垛体长期堆放贮存过程中的质量,保障利用的垛体物料有持续稳定的供应,同时,本装置材料价廉,易于实现规模性推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1)垛底铺设石子,铺设厚度2-5cm,且铺设的石子要保证中心比最外侧高5-10cm;(2)在石子的上方,对称均匀地铺设6-8根横管;(3)在石子中心处设置竖直的竖管,竖管下部与横管相连通;竖管侧壁上开孔,并以纱网覆盖。作为对上述的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管和竖管均为PVC管。优选,所述PVC竖管直径为15-20cm,PVC横管直径为5-10cm。作为对上述的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纱网可以采用不锈钢、铝合金或者塑料材料。作为对上述的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竖直的PVC管口设置烟囱帽。作为对上述的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子为鹅卵石。本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垛体的腐烂损失,保证垛体长期堆放贮存过程中的质量的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方法。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方法,采用上述的装置,将收集后的物料堆垛到铺设好的石子上方形成垛体,将6-8根铺设好的横管和一根竖管覆盖或淹没,但要保证每根横管外端管口和竖管上端管口应露出垛体。作为对上述的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堆垛应在开阔通风处,垛底铺设的石子作为垛体的水分下渗层。作为对上述的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垛体基本为圆柱体,直径应在10m,高度应在4~5m。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横管和竖管作为通风管,相互连通形成通风管路,能使垛体中的水分和热量及时排出,同时也能避免物料进入管路中堵塞管路,能有效地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解决了自然堆放垛体腐烂损失的问题,保证垛体长期堆放贮存过程中的质量,保障利用的垛体物料有持续稳定的供应。同时,本方法及装置材料价廉,可以重复使用,易于实现规模性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装置立体示意图;图2为装置侧视图;图3为装置俯视图。图中,鹅卵石1,横管2,竖管3,烟囱帽4,孔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见图1-3所示的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1)选择在开阔通风处设置垛体。垛底铺设鹅卵石1等石子作为垛体的水分下渗层,铺设厚度2-5cm,垛底外周基本成圆形,且铺设的石子要保证中心略高于四周5-10cm。(2)在石子的上方,对称均匀地铺设6-8根直径8cm的PVC横管2。(3)在石子中心处设置竖直的直径20cm的PVC竖管3形成中心通气管,竖管下部与下部铺设的6-8根PVC横管的内端相连通,这样管与管之间相互连通。竖管上端管口设置烟囱帽4,侧壁上开孔5,以塑料纱网覆盖孔5。所述6根PVC横管所组成的体系的中心处高度应高于横管最外端5-10cm。使用时,将收集后的物料堆垛到铺设好的石子上方,将6-8根铺设好的PVC横管和一根竖直的PVC竖管覆盖或淹没,但要保证每根横管外端管口和竖管上端管口应露出垛体。垛体基本为圆柱体,直径约10m,高约5m。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该装置具有降低自然堆放垛体水分和温度的特点,有效降低垛体的腐烂损失,保证垛体长期堆放贮存过程中的质量。本装置材料价廉,易于实现规模性推广。该装置是在垛底铺设厚度2-5cm石子,铺设的石子要保证中心比最外侧高5-10cm。在石子的上方,对称均匀地铺设6-8根横管。在中心处设置竖直的竖管,与下部铺设的横管相连通,竖管上端管口设置自然烟囱帽,竖管侧壁上开孔,并以纱网覆盖。将收集后的物料堆垛到铺设好的石子上方,将横管和竖管覆盖或淹没,但要保证横管外端和竖管上端应露出垛体。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1)垛底铺设石子,铺设厚度2‑5cm,且铺设的石子要保证中心比最外侧高5‑10cm;(2)在石子的上方,对称均匀地铺设6‑8根横管;(3)在石子中心处设置竖直的竖管,竖管下部与横管相连通;竖管侧壁上开孔,并以纱网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1)垛底铺设石子,铺设厚度2-5cm,且铺设的石子要保证中心比最外侧高5-10cm;(2)在石子的上方,对称均匀地铺设6-8根横管;(3)在石子中心处设置竖直的竖管,竖管下部与横管相连通;竖管侧壁上开孔,并以纱网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自然堆放垛体含水率和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和竖管均为PVC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自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继学史银坤张磊唐建国高杨陈金华武学兴周培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武家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