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智能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05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智能防盗锁,包括锁体结构、固定带、锁杆和微控制器,所述锁体结构下方安装有锁杆,且锁体结构侧面固定有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上固定有固定带,所述锁体结构面板上方固定有显示屏,所述锁体结构上方固定的磁卡读卡器右侧设置有密码按钮,且锁体结构内部固定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下方连接有驱动马达,且驱动马达上端通过齿轮与圆形齿轮啮合在一起。该组合式智能防盗锁,采用磁卡识别技术解锁和密码输入解锁技术设置,提高智能解锁的精度,并且内部设置无线通讯装置将开锁信息反馈给终端,安全性高,防盗性能好,能够更好的进行智能防盗工作,促进防盗锁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智能防盗锁
本技术涉及智能防盗锁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智能防盗锁。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目前各种各样的锁,基本上都是将锁芯上的锁孔裸露在外的,一方面锁孔容易进入异物甚至被不法分子灌胶,另一方面不管不法分子有没有获得钥匙,都能轻易的将本锁具打开,给人们带来财产损失。现有技术智能防盗锁,不存在锁芯结构,但是电子元件容易损害,由此防盗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急需改善防盗锁装置的技术,能够更好的进行智能防盗工作,促进防盗锁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智能防盗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存在锁芯结构,但是电子元件容易损害,由此防盗效果不是很理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智能防盗锁,包括锁体结构、固定带、锁杆和微控制器,所述锁体结构下方安装有锁杆,且锁体结构侧面固定有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上固定有固定带,所述锁体结构面板上方固定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下方锁体结构上安装有磁卡读卡器,所述锁体结构上方固定的磁卡读卡器右侧设置有密码按钮,且锁体结构内部固定有微控制器,所述锁体结构内部左侧固定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与锁体结构上镶嵌的充电孔通过电性相连接,所述微控制器右侧固定有无线通讯装置,且微控制器上方固定有转码器,所述微控制器下方连接有驱动马达,且驱动马达上端通过齿轮与圆形齿轮啮合在一起。优选的,所述锁体结构与两侧设置的侧支撑板为整体结构,且锁体结构与固定带和锁杆为可拆分结构,同时锁体结构和侧支撑板为合金材料注塑而成,并且锁杆为不锈钢材质圆弧结构。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通过转码器与锁体结构上设置的磁卡读卡器和密码按钮电性连接在一起,且锁体结构上固定的圆形齿轮与微控制器通过电性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通过电性与通电开关和电磁铁形成串联电路,且电磁铁前方通过弹簧连接有弹子,同时弹子与锁杆右侧开设的凹槽相匹配。优选的,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性与微控制器连接在一起,且微控制器通过电性与转码器、驱动马达和无线通讯装置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圆形齿轮与锁杆内部设置的环形齿条啮合在一起,且锁杆在锁体结构内部滑动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组合式智能防盗锁,结构设置合理,采用磁卡识别技术解锁和密码输入解锁技术设置,提高智能解锁的精度,同时内部采用驱动马达带动锁杆进行转动,并且采用电磁铁带动弹子结构设置,有效的控制锁杆的开启和关闭,内部电子元件较少,不会损坏,并且内部设置无线通讯装置将开锁信息反馈给终端,安全性高,防盗性能好,能够更好的进行智能防盗工作,促进防盗锁行业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锁体结构,2、显示屏,3、固定带,4、侧支撑板,5、密码按钮,6、锁杆,7、磁卡读卡器,8、转码器,9、微控制器,10、充电孔,11、蓄电池,12、圆形齿轮,13、环形齿条,14、驱动马达,15、弹子,16、凹槽,17、电磁铁,18、通电开关,19、无线通讯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智能防盗锁,包括锁体结构1、固定带3、锁杆6和微控制器9,锁体结构1下方安装有锁杆6,且锁体结构1侧面固定有侧支撑板4,锁体结构1与两侧设置的侧支撑板4为整体结构,且锁体结构1与固定带3和锁杆6为可拆分结构,同时锁体结构1和侧支撑板4为合金材料注塑而成,并且锁杆6为不锈钢材质圆弧结构,侧支撑板4上固定有固定带3,锁体结构1面板上方固定有显示屏2,且显示屏2下方锁体结构1上安装有磁卡读卡器7,锁体结构1上方固定的磁卡读卡器7右侧设置有密码按钮5,且锁体结构1内部固定有微控制器9,锁体结构1内部左侧固定有蓄电池11,且蓄电池11与锁体结构1上镶嵌的充电孔10通过电性相连接,蓄电池11通过电性与微控制器9连接在一起,且微控制器9通过电性与转码器8、驱动马达14和无线通讯装置19连接在一起,微控制器9右侧固定有无线通讯装置19,且微控制器9上方固定有转码器8,微控制器9通过转码器8与锁体结构1上设置的磁卡读卡器7和密码按钮5电性连接在一起,且锁体结构1上固定的圆形齿轮12与微控制器9通过电性相连接,微控制器9通过电性与通电开关18和电磁铁17形成串联电路,且电磁铁17前方通过弹簧连接有弹子15,同时弹子15与锁杆6右侧开设的凹槽16相匹配,微控制器9下方连接有驱动马达14,且驱动马达14上端通过齿轮与圆形齿轮12啮合在一起,圆形齿轮12与锁杆6内部设置的环形齿条13啮合在一起,且锁杆6在锁体结构1内部滑动设置。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组合式智能防盗锁时,首先将锁体结构1通过固定带3进行固定,将需要开锁时,通过密码按钮5输入密码,或者通过磁卡读卡器7进行刷卡工作,通过显示屏2进行观察,输入正确后,微控制器9控制通电开关18开启电路,电磁铁17吸住弹子15,弹子15前段脱离凹槽16,同时驱动马达14运行带动圆形齿轮12转动,圆形齿轮12通过锁杆6内部的环形齿条13带动锁杆6进入锁体结构1中,开启锁杆6,同时通过无线通讯装置19将开锁信息反馈给终端设备,这就是该组合式智能防盗锁工作的整个过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合式智能防盗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智能防盗锁,包括锁体结构(1)、固定带(3)、锁杆(6)和微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结构(1)下方安装有锁杆(6),且锁体结构(1)侧面固定有侧支撑板(4),所述侧支撑板(4)上固定有固定带(3),所述锁体结构(1)面板上方固定有显示屏(2),且显示屏(2)下方锁体结构(1)上安装有磁卡读卡器(7),所述锁体结构(1)上方固定的磁卡读卡器(7)右侧设置有密码按钮(5),且锁体结构(1)内部固定有微控制器(9),所述锁体结构(1)内部左侧固定有蓄电池(11),且蓄电池(11)与锁体结构(1)上镶嵌的充电孔(10)通过电性相连接,所述微控制器(9)右侧固定有无线通讯装置(19),且微控制器(9)上方固定有转码器(8),所述微控制器(9)下方连接有驱动马达(14),且驱动马达(14)上端通过齿轮与圆形齿轮(12)啮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智能防盗锁,包括锁体结构(1)、固定带(3)、锁杆(6)和微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结构(1)下方安装有锁杆(6),且锁体结构(1)侧面固定有侧支撑板(4),所述侧支撑板(4)上固定有固定带(3),所述锁体结构(1)面板上方固定有显示屏(2),且显示屏(2)下方锁体结构(1)上安装有磁卡读卡器(7),所述锁体结构(1)上方固定的磁卡读卡器(7)右侧设置有密码按钮(5),且锁体结构(1)内部固定有微控制器(9),所述锁体结构(1)内部左侧固定有蓄电池(11),且蓄电池(11)与锁体结构(1)上镶嵌的充电孔(10)通过电性相连接,所述微控制器(9)右侧固定有无线通讯装置(19),且微控制器(9)上方固定有转码器(8),所述微控制器(9)下方连接有驱动马达(14),且驱动马达(14)上端通过齿轮与圆形齿轮(12)啮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结构(1)与两侧设置的侧支撑板(4)为整体结构,且锁体结构(1)与固定带(3)和锁杆(6)为可拆分结构,同时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发黄宝寅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禾逸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