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879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包括二桩帽和桩身,桩身和桩帽均包括三凸翼和三凹翼,凸翼和凹翼的边缘分别为凸弧和凹弧,相邻的凸翼和凹翼流线型连接,桩身包括六主筋和混凝土,六主筋由三顶点主筋和三中点主筋组成,三顶点主筋位于三凸翼的对称轴上,且三顶点主筋位于一第一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三中点主筋位于第一正三角形的三条棱边的中点处,若干捆筋外箍主筋且与主筋一起构成钢筋笼,钢筋笼被混凝土包覆,三通筋位于一第二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第二正三角形位于第一正三角形的内侧,三通筋连接二桩帽。有益效果:通筋和端板焊接能够有效的提高桩的整体性;采用周长面积比更大的三角梅花形能提高桩体的承载力和材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
技术介绍
桩基工程由于其施工速度快、加固深度大、适宜多种地质条件、可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输变线电塔以及海洋基础等工程实践中。增加桩径或桩长可以提高桩基整体承载特性,但是一味的靠增加材料以提高承载力的做法既不经济又增大施工难度,因此寻求单位材料利用率高,实现高承载力、低造价,且地基的稳定性可以明显增加的新型桩基,成为岩土工程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目前岩土工程界常用的方法有:通过改变桩基横截面形式来提高桩侧比表面积,从而提高桩侧摩阻力,比如壁板桩、PCC桩、X形桩、Y形桩,通过改变桩基纵截面形式来提高桩侧摩阻力或桩端阻力,比如扩底桩、楔形桩等。根据桩基理论,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承载力与桩周围土体和桩身侧面接触面积有关,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桩周围土体和桩身侧面接触面积越大,桩的承载力越高。桩身侧面的面积很大程度取决于桩身横截面形式类型。经过调研,目前市场上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横截面主要形式为圆形和方形,圆形桩和方形桩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小,材料利用率相对较低,没有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所以通过改变桩横截面形状来提高桩基承载力很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的提高桩的承载力和材料的利用率的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包括二桩帽和连接所述二桩帽的桩身,每一所述桩帽包括位于所述桩身的其中一端的端板和包覆所述桩身的局部的裙边,所述桩帽由所述端板和所述裙边焊接而成,所述桩身和所述桩帽均包括三凸翼和三凹翼,所述凸翼的边缘为平滑的凸弧,所述凹翼的边缘为平滑的凹弧,所述三凸翼和三凹翼交错设置,且相邻的所述凸翼和所述凹翼流线型连接,所述桩身包括六主筋和混凝土,所述六主筋由三顶点主筋和三中点主筋组成,所述三顶点主筋分别位于所述三凸翼的对称轴上,且所述三顶点主筋分别位于一第一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所述三中点主筋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正三角形的三条棱边的中点处,若干捆筋外箍所述主筋且与所述主筋一起构成钢筋笼,所述钢筋笼被所述混凝土包覆,所述桩身还包括三通筋,所述三通筋位于一第二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所述第二正三角形位于所述第一正三角形的内侧,所述三通筋连接二所述端板。进一步地,所述端板的中心区域开设有浇筑所述混凝土时供所述混凝土通过而进入所述桩身的圆孔。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捆筋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主筋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端板上均设有三个通孔,所述通筋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端板上对应的通孔中。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裙边包覆范围内的所述捆筋的排列密度大于位于所述裙边包覆范围外的所述捆筋的排列密度。进一步地,所述三中点主筋分别位于所述三凹翼的对称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位于所述三凸翼的对称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三角形的中心和所述第二正三角形的中心均与所述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的横截面的中心重合。进一步地,二所述裙边的内表面分别与位于所述桩身的两端区域的所述混凝土的外表面接触。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其横截面为三角梅花形,使桩身材料比表面积大、耗材少、用量省,能充分发挥桩身材料的性能,提高材料利用率,在相同体积混凝土用量下提高了桩体承载力;(2)本技术的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横截面为三角梅花形,三角作为最稳定的多边形,与普通桩相比,具有更高的抗扭承载力、抗弯承载力和更强的承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1中C-C方向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考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包括二桩帽和连接所述二桩帽的桩身。请参考图1,每一所述桩帽包括位于所述桩身其中一端的端板5和包覆所述桩身局部区域的裙边7,所述桩帽由所述端板5和所述裙边7焊接而成。请参考图2、图3和图4,所述桩身和所述桩帽均包括三凸翼8和三凹翼9,所述凸翼8的边缘为平滑的凸弧,所述凹翼9的边缘为平滑的凹弧,相邻的所述凸翼8和所述凹翼9流线型连接。所述凸弧和所述凹弧以及其流线型连接方式,使本技术所述的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的外表面线条流畅,没有明显的棱角,有助于防止应力集中,从而提高本技术所述的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的承载能力。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桩身包括六主筋1和混凝土4,所述六主筋1由三顶点主筋和三中点主筋组成,所述三顶点主筋分别位于所述三凸翼8的对称轴上,且所述三顶点主筋分别位于一第一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所述三中点主筋分别位于所述三凹翼9的对称轴上,且所述三中点主筋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正三角形的三条棱边的中点处,所述第一正三角形的中心与所述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的横截面的中心重合。请参考图1和图3,若干捆筋2外箍所述主筋1且与所述主筋1一起构成钢筋笼,所述钢筋笼被所述混凝土4包覆,所述若干捆筋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主筋1固定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位于所述裙边7包覆范围内的所述捆筋2的排列密度大于位于所述裙边7包覆范围外的所述捆筋2的排列密度,二所述裙边7的内表面分别与位于所述桩身的两端区域的所述混凝土4的外表面接触。请参考图1、图3和图4,所述桩身还包括三通筋3,所述三通筋3位于一第二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所述第二正三角形位于所述第一正三角形的内侧,所述第二正三角形的中心与所述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的横截面的中心重合,且所述第二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位于所述三凸翼8的对称轴上。请参考图2,每一所述端5上均设有三个通孔6,所述通筋3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端板5上对应的通孔6中,所述二端板5通过所述三通筋3和与所述三通筋3的两端分别对应的所述通孔6而相互连接。请参考图2,所述端板5的中心区域开设有浇筑所述混凝土4时供所述混凝土4通过而进入所述桩身的圆孔10。制造本技术所述的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时,首先利用所述主筋1和所述捆筋2,通过使其按要求相互固定和配合来制作所述钢筋笼;焊接所述端板6和所述裙边7使之构成所述桩帽,然后通过三根所述通筋3和位于所述端板5上的三个所述通孔6,使二所述桩帽相互连接;最后通过位于所述端板5上的所述圆孔浇筑所述混凝土:将所述钢筋笼和其中一所述桩帽竖直的放入模具中,然后将石子、沙、水泥、水及各种外加剂等原材料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经计量、搅拌均匀后浇筑在模具内,至少部分这些原材料通过所述圆孔10进入所述桩身,在浇筑的同时进行振动,以使填充密实、均匀;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即可脱模。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其横截面为三角梅花形,使桩身材料比表面积大、耗材少、用量省,能充分发挥桩身材料的性能,提高材料利用率,在相同体积混凝土用量下提高了桩体承载力;(2)本技术的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横的截面为三角梅花形,三角作为最稳定的多边形,与普通桩相比,具有更高的抗扭承载力、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包括二桩帽和连接所述二桩帽的桩身,每一所述桩帽包括位于所述桩身的其中一端的端板和包覆所述桩身的局部的裙边,所述桩帽由所述端板和所述裙边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和所述桩帽均包括三凸翼和三凹翼,所述凸翼的边缘为平滑的凸弧,所述凹翼的边缘为平滑的凹弧,所述三凸翼和三凹翼交错设置,且相邻的所述凸翼和所述凹翼流线型连接,所述桩身包括六主筋和混凝土,所述六主筋由三顶点主筋和三中点主筋组成,所述三顶点主筋分别位于所述三凸翼的对称轴上,且所述三顶点主筋分别位于一第一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所述三中点主筋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正三角形的三条棱边的中点处,若干捆筋外箍所述主筋且与所述主筋一起构成钢筋笼,所述钢筋笼被所述混凝土包覆,所述桩身还包括三通筋,所述三通筋位于一第二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所述第二正三角形位于所述第一正三角形的内侧,所述三通筋连接二所述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包括二桩帽和连接所述二桩帽的桩身,每一所述桩帽包括位于所述桩身的其中一端的端板和包覆所述桩身的局部的裙边,所述桩帽由所述端板和所述裙边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和所述桩帽均包括三凸翼和三凹翼,所述凸翼的边缘为平滑的凸弧,所述凹翼的边缘为平滑的凹弧,所述三凸翼和三凹翼交错设置,且相邻的所述凸翼和所述凹翼流线型连接,所述桩身包括六主筋和混凝土,所述六主筋由三顶点主筋和三中点主筋组成,所述三顶点主筋分别位于所述三凸翼的对称轴上,且所述三顶点主筋分别位于一第一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所述三中点主筋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正三角形的三条棱边的中点处,若干捆筋外箍所述主筋且与所述主筋一起构成钢筋笼,所述钢筋笼被所述混凝土包覆,所述桩身还包括三通筋,所述三通筋位于一第二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所述第二正三角形位于所述第一正三角形的内侧,所述三通筋连接二所述端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中心区域开设有浇筑所述混凝土时供所述混凝土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兵杨松梁荣柱宗梦繁刘浩官文杰余子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