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净化的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659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净化的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所述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由2个以上纵向固定支架进行固定,纵向固定支架之间由横向设置的2个以上的漂浮架连接,所述漂浮架将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由上至下依次分为水生植物区、水生动物区和人工介质区,所述人工介质区包括悬挂于漂浮架上的2个以上悬挂支架,所述悬挂支架包括人工填料悬挂支架和底栖动物悬挂支架,所述人工填料悬挂支架和底栖动物悬挂支架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生植物区、水生动物区和人工介质区相组合的方式,并通过人工介质和水生动物以及驯化食藻虫之间的相互配合,净化重金属污染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净化的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
本技术属于水体净化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净化的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生态浮床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我国的大型水库、湖泊、河道和运河等不同水域进行了广泛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修复效果。生态浮床技术是一种无土栽培技术,直接在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通过植物生长过程中对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元素的吸收利用,及植物根系和浮床基质等对水体中悬浮物的吸附作用,富集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并最终通过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污染物质从水中移除,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采用生态技术对河道湖泊进行水质恢复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生态途径,目前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被广泛应用。生态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湿地和生物浮岛等,它包括微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等组成的生态平衡系统。城镇河道、湖泊由于空间和水位变化的限制,湿地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人工生物浮岛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不受水位变化的影响,维护管理方便。组合式生物浮床就是利用挺水植物与浮水、浮叶植物进行有机组合的生物浮床。以组合式生物浮床作为载体,种植到富营养化水体的水面,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和吸附作用,削减富集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条件,在有限区域重建并恢复水生态系统,并通过收获植物的方法将其搬离水体,使水质改善、水体变清、创建优美城市水环境的目标。同时创建独特的水上花园,改善水体立体景观。目前,国内浮岛建设上形式各样。主要区别大都在浮岛载体上,良好的耐用的浮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a.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止被风浪吹走或是单元之间的碰撞;b.经久耐用,需要抗老化、无污染,耐腐蚀;c.经济性,达到设计效果的同时减少投资成本;d.可扩展,便于运输易于拼接,可自由组合。CN206521329U公开了一种刚柔结合的生态浮床,包括生态浮床本体、收缩连接件,所述收缩连接件为平行设置的两根活绞链接连接杆结构,每个绞链接点有连接杆,在最前端形成一个方形框架,所述生态浮床本体设置在方形框架上。该生态浮床虽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但其并不适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净化。因而,如何研究一种可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净化的可模块化的组合式生态浮床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生态浮床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净化的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本技术通过水生植物区、水生动物区和人工介质区相组合的方式,并通过人工介质和水生动物以及驯化食藻虫之间的相互配合,净化重金属污染水体。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净化的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所述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由2个以上纵向固定支架进行固定,纵向固定支架之间由横向设置的2个以上的漂浮架连接,所述漂浮架将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由上至下依次分为水生植物区、水生动物区和人工介质区,所述人工介质区包括选悬挂于漂浮架上的2个以上悬挂支架,所述悬挂支架包括人工填料悬挂支架和底栖动物悬挂支架,所述人工填料悬挂支架和底栖动物悬挂支架间隔设置,所述人工填料悬挂支架上悬挂2个以上人工填料笼,人工填料笼中放置聚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上附着食藻虫,所述底栖动物悬挂支架上悬挂2个以上动物饲养笼,动物饲养笼中饲养螺类和/或贝类,所述单个纵向固定支架上设置2个以上浮桶。本技术所述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适用于水质相对较差的重金属污染水体,其中所述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其应用水生植物能吸附、富集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本技术中,所述人工填料悬挂支架和底栖动物悬挂支架间隔设置是指依次设置人工填料悬挂支架、底栖动物悬挂支架、人工填料悬挂支架和底栖动物悬挂支架的方式设置。本技术中,所述人工填料为兼具软性和半软性的人工填料,通过人工填料悬挂支架和底栖动物悬挂支架间隔设置,可以食藻虫等逐渐在填料上形成可观的生物膜,利用经驯化的食藻虫清除微藻、食腐屑和噬菌等使水体快速变清;同时通过生物操纵调节食物链,将微藻蛋白和有机腐屑转为动物蛋白,形成水体自净,减轻后续生物处理的负担,对后续处理起一定的保护作用。以下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生植物区种植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或挺水植物中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实例有: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的组合,漂浮植物和挺水植物的组合,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挺水植物的组合等;所述水生植物区中的培养基质为椰子纤维。所述椰子纤维选择弹性好、养分强且无污染,是优良的培养基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生植物区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聚草、眼子菜、金鱼藻、苦草、水鳖、满江红、芦苇或香蒲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实例有:伊乐藻和轮叶黑藻的组合,聚草、眼子菜和金鱼藻的组合,金鱼藻、苦草、水鳖和满江红的组合,满江红、芦苇和香蒲的组合,乐藻、轮叶黑藻、聚草、眼子菜和金鱼藻的组合,金鱼藻、苦草、水鳖、满江红、芦苇和香蒲的组合等。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生植物上部种植挺水植物,下部种植沉水植物。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生动物区中笼养滤食性鱼类和/或节肢动物。本技术中,滤食性鱼类和节肢动物,用来摄取游离细菌、浮游藻类有机碎屑等来减少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并且,水生动物一方面可以延长生态系统食物链;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系统稳定性,促进水体物质能量循环,为其他生物生长创造更佳条件,达到生态平衡;再者通过渔获物的形式,最终从环境中析出TN、TP。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生植物区、水生动物区和人工介质区中均投放驯化的食藻虫。所述食藻虫可以引导水下植物迅速、健康生长,增强对重金属的净化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净化,通过水生植物区、水生动物区和人工介质区相组合的方式,并通过人工介质和水生动物以及驯化食藻虫之间的相互配合,净化重金属污染水体,可使其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降至0.1mg/L以下,且每年每公顷水体中氨去除量可达988.28kg,每年每公顷水体中磷去除量为110.67kg。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中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净化的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纵向固定支架,2-漂浮架,3-水生植物区,4-水生动物区,5-人工介质区,61-人工填料悬挂支架,62-底栖动物悬挂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说明本技术,便于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本技术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方式部分提供了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净化的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所述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由2个以上纵向固定支架1进行固定,纵向固定支架1之间由横向设置的2个以上的漂浮架2连接,所述漂浮架2将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由上至下依次分为水生植物区3、水生动物区4和人工介质区5,所述人工介质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净化的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净化的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由2个以上纵向固定支架(1)进行固定,纵向固定支架(1)之间由横向设置的2个以上的漂浮架(2)连接,所述漂浮架(2)将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由上至下依次分为水生植物区(3)、水生动物区(4)和人工介质区(5),所述人工介质区包括悬挂于漂浮架(2)上的2个以上悬挂支架,所述悬挂支架包括人工填料悬挂支架(61)和底栖动物悬挂支架(62),所述人工填料悬挂支架(61)和底栖动物悬挂支架(62)间隔设置,所述人工填料悬挂支架(61)上悬挂2个以上人工填料笼,人工填料笼中放置聚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上附着食藻虫,所述底栖动物悬挂支架(62)上悬挂2个以上动物饲养笼,动物饲养笼中饲养螺类和/或贝类,所述单个纵向固定支架(1)上设置2个以上浮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净化的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由2个以上纵向固定支架(1)进行固定,纵向固定支架(1)之间由横向设置的2个以上的漂浮架(2)连接,所述漂浮架(2)将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由上至下依次分为水生植物区(3)、水生动物区(4)和人工介质区(5),所述人工介质区包括悬挂于漂浮架(2)上的2个以上悬挂支架,所述悬挂支架包括人工填料悬挂支架(61)和底栖动物悬挂支架(62),所述人工填料悬挂支架(61)和底栖动物悬挂支架(62)间隔设置,所述人工填料悬挂支架(61)上悬挂2个以上人工填料笼,人工填料笼中放置聚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上附着食藻虫,所述底栖动物悬挂支架(62)上悬挂2个以上动物饲养笼,动物饲养笼中饲养螺类和/或贝类,所述单个纵向固定支架(1)上设置2个以上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朝阳封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秦森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