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铝复合过渡集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202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集流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铝复合过渡集流板,包括基体板,所述基体板表面设有铜片板,所述基体板与铜片板之间通过冶金结合或机械结合当中的一种形成一复合层相连,所述基体板与铜片板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用于穿入电池极片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贯通于基体板和铜片板,通过连接槽起到连接效果,将多个电池能源起到集流作用,所述连接槽贯通于基体板和铜片板,具体是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与基体板和铜片板相连,起到集流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铜铝不好连接问题,提高了整体使用的安全性,可实现更大模组进行集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铝复合过渡集流板
本技术涉及电池集流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铜铝复合过渡集流板。
技术介绍
金属复合材料,是指利用复合技术或多种、化学、力学性能不同的金属在界面上实现冶金结合而形成的复合材料,其极大地改善单一金属材料的热膨胀性、强度、断裂韧性、冲击韧性、耐磨损性、电性能、磁性能等诸多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到机械制造、电力、水利、交通、环保、压力容器制造、食品、酿造、制药等工业领域;其中金属复合材料包括了铜铝过渡板、铜铝复合板、铜包铝排、铜包铝接地块等等。铜铝复合排是一种以铝为基体,外层包覆铜;可全面替代纯铜排,铜占比重的20%,铝占比重的80%,相同规格情况下是纯铜排的2.5倍长,载流量是纯铜排的85%,选择稍微大一点的规格可完全达到相同载流量,但在现有的电池集流板中,均存在了一定的弊端,如:连接效果好,整体安全性不好,不能实现更大模组进行集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的铜铝不好连接问题,提高了整体使用的安全性,可实现更大模组进行集流的一种铜铝复合过渡集流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铝复合过渡集流板,包括基体板,所述基体板表面设有铜片板,所述基体板与铜片板之间通过冶金结合或机械结合当中的一种形成一复合层相连,所述基体板与铜片板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用于穿入电池极片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贯通于基体板和铜片板。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基体板为铝板。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铜片板为黄铜板、红铜板和磷铜板当中的一种。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铜片板厚度范围在2~10mm。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连接槽形状为长条U形、长条方形或方形中的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铜铝复合过渡集流板,设有基体板,所述基体板表面设有铜片板,通过基体板起到基体支撑作用,通过铜片板起到集流导电连接效果,所述基体板与铜片板之间通过冶金结合或机械结合当中的一种形成一复合层相连,冶金结合(metallurgicalbond)是指两件金属的界面间原子相互扩散或渗透而形成的结合;这种结合或者是连接状态,或者是在温度或压力的作用下(或者温度和压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通过复合层将铝芯层与铜芯层复合连接,连接效果好,机械复合为将两者金属材料通过热压复合成型,制造成本较低,所述基体板与铜片板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用于穿入电池极片的连接槽,通过连接槽起到连接效果,将多个电池能源起到集流作用,所述连接槽贯通于基体板和铜片板,具体是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与基体板和铜片板相连,起到集流效果;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铜铝不好连接问题,提高了整体使用的安全性,可实现更大模组进行集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附图标识:集流板100、基体板110、铜片板120、复合层130、连接槽1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一种铜铝复合过渡集流板100,包括基体板110,所述基体板110表面设有铜片板120,所述基体板110与铜片板120之间通过冶金结合或机械结合当中的一种形成一复合层相连130,所述基体板110与铜片板120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用于穿入电池极片的连接槽140,所述连接槽140贯通于基体板110和铜片板120。基体板110为铝板,铝板成本低,导电集流效果好,整体的密度小,重量轻。铜片板120为黄铜板、红铜板和磷铜板当中的一种,根据实质需求进行选择使用,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铜片板120厚度范围在2~10mm,优选为3~5mm,当厚度小于2mm时,容易导致集流效果不好,电池极片也不好焊接在铜片板120上,当厚度大于10mm时,制造成本较高,导电流量也较差,当选择为3~5mm时,能够达到最理想的使用效果,集流效果好,便于焊接使用。连接槽140形状为长条U形、长条方形或方形中的一种,便于电池的极片穿入连接槽140焊接在基体板110与铜片板120上,连接效果好,连接方便。设有基体板110,所述基体板110表面设有铜片板120,通过基体板110起到基体支撑作用,通过铜片板120起到集流导电连接效果,所述基体板110与铜片板120之间通过冶金结合或机械结合当中的一种形成一复合层相连130,冶金结合(metallurgicalbond)是指两件金属的界面间原子相互扩散或渗透而形成的结合;这种结合或者是连接状态,或者是在温度或压力的作用下(或者温度和压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通过复合层130将铝芯层与铜芯层复合连接,连接效果好,机械复合为将两者金属材料通过热压复合成型,制造成本较低,所述基体板110与铜片板120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用于穿入电池极片的连接槽140,通过连接槽140起到连接效果,将多个电池能源起到集流作用,所述连接槽140贯通于基体板110和铜片板120,具体是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与基体板110和铜片板120相连,起到集流效果;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铜铝不好连接问题,提高了整体使用的安全性,可实现更大模组进行集流。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铜铝复合过渡集流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铝复合过渡集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板,所述基体板表面设有铜片板,所述基体板与铜片板之间通过冶金结合或机械结合当中的一种形成一复合层相连,所述基体板与铜片板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用于穿入电池极片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贯通于基体板和铜片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铝复合过渡集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板,所述基体板表面设有铜片板,所述基体板与铜片板之间通过冶金结合或机械结合当中的一种形成一复合层相连,所述基体板与铜片板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用于穿入电池极片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贯通于基体板和铜片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铝复合过渡集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板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纪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澜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