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雪防滑减震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10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雪防滑减震鞋,以解决现有鞋类无法有效去除鞋底附着的积雪的问题,并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和着地缓冲效果,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水平设置的鞋底和置于鞋底上方的鞋帮,鞋底上有水平分布的多个竖向滑槽和与竖向滑槽一一对应的可竖向滑动的滑块,滑块的上端置于滑槽内,滑块的下端穿出鞋底并置于鞋底外部,滑块上端装有可在滑槽内滑动的活塞头;所述的鞋底内部有置于多个滑槽上方的空腔,空腔与多个滑槽相连通,空腔内和滑槽的与空腔连通的部分充满流体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实时除去鞋底的积雪,还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与缓冲减震效果,既可用于雪地行走时穿戴,也可用于正常道路行走时使用,通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雪防滑减震鞋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特别是一种除雪防滑减震鞋。
技术介绍
雪地行走时,由于人体经鞋底对地面形成的压力使地面上的积雪被踩实,而被踩实的积雪会附着在鞋底上并不断累积,因此,长时间的行走后鞋底常常会附着一层较厚的积雪,使得鞋底的防滑纹路无法与地面接触,容易造成滑倒或摔伤,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安全隐患。另外,在雪地行走时由于积雪覆盖地面,无法看清路面的真实情况,当不慎踏入路面上被积雪覆盖的坑洼时,即使不造成扭伤或摔伤,也会因为突然下陷的路面使鞋底着地时传递给脚部的反作用力增大,给脚部带来疼痛或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雪防滑减震鞋,以解决现有鞋类无法有效去除鞋底附着的积雪的问题,并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和着地缓冲效果。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水平设置的鞋底和置于鞋底上方的鞋帮,鞋底上有水平分布的多个竖向滑槽和与竖向滑槽一一对应的可竖向滑动的滑块,滑块的上端置于滑槽内,滑块的下端可滑动地穿出鞋底并置于鞋底外部,滑块上端装有可在滑槽内滑动的活塞头;所述的鞋底内部有置于多个滑槽上方的空腔,空腔与多个滑槽相连通,空腔内和滑槽的与空腔连通的部分充满流体介质。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操作简单,不仅可实时除去鞋底的积雪,还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与缓冲减震效果,既可用于雪地行走时穿戴,也可用于正常道路行走时使用,通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水平设置的鞋底1和置于鞋底1上方的鞋帮2,鞋底1上有水平分布的多个竖向滑槽3和与竖向滑槽3一一对应的可竖向滑动的滑块4,滑块4的上端置于滑槽3内,滑块4的下端可滑动地穿出鞋底1并置于鞋底1外部,滑块4上端装有可在滑槽3内滑动的活塞头5;所述的鞋底1内部有置于多个滑槽3上方的空腔6,空腔6与多个滑槽3相连通,空腔6内和滑槽3的与空腔6连通的部分充满流体介质7。作为优选,所述的鞋底1内有连接鞋底1和滑块4的竖向设置的弹簧8,在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滑块4保持向鞋底1内部滑动的趋势。作为优选,所述的鞋底1分为脚掌区9和脚跟区10,鞋底1与置于脚掌区9和脚跟区10外部的滑块4之间经竖向设置的弹簧8连接,在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相应的滑块4保持向上滑动的趋势。作为优选,所述的流体介质7为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受温度影响较小,可在低温环境下保证良好的压力传递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流体介质7为液压油,液压油可在低温环境下正常流动,不会产生凝固而影响正常使用。作为优选,所述的流体介质7为粘滞性阻尼液,粘滞性阻尼液流动时的阻尼力可使滑块4的滑动产生缓冲,进而达到减震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块4的下端装有防滑凸起11。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块4的下端装有防滑垫12,防滑垫12上设有防滑凸起11。在人们行走时,正常情况下都是脚跟先着地然后脚掌着地,此时对应的脚跟区10承受的压力较大,随着身体前移,人体的重心移动至脚掌处并抬起脚跟以准备下一步行走,此时对应的脚掌区9承受的压力较大;因此,在不断行走过程中,脚掌区9和脚跟区10不断交替地承受人体的重力并相互转移压力。由此可知,在利用本专利技术进行行走时,处于脚掌区9和脚跟区10内的滑块4因受到不断变化的压力而产生滑动;当脚掌区9内的滑块4在压力作用下向鞋底1内部滑动时,活塞头5随滑块4同时滑动并将所对应的竖向滑槽3内的流体介质7挤压进空腔6内,使空腔6内的流体介质7被迫产生向脚跟区10方向的流动;由于此时脚掌区9以外的区域内的滑块4不受人体压力或所受压力较小,因此,空腔6内的流体介质7流入脚掌区9以外的区域内的竖向滑槽3内,使相应的活塞头5受到流体介质7的压力产生向鞋底1外部方向的滑动并带动滑块4向鞋底1外部滑动,滑块4向鞋底1外部的滑动使附着在鞋底1上的积雪被推动,而由于附着在鞋底1上的积雪大多已被踩实并结块,故而在多个向鞋底1外部滑动的滑块4的推动下,积雪被强制与鞋底1脱离并成片或成块脱落,完成除雪操作。同理,当脚跟区10内的滑块4在压力作用下向鞋底1内部滑动时,流体介质7向脚掌区9方向流动,脚跟区10以外的区域内的积雪被强制脱离。因此,在不断行走过程中,每行走一步,脚掌区9和脚跟区10内的滑块4都会工作一次,即每一步行走都会完成一次整个鞋底1的积雪清除,使积雪无法在鞋底1上累积,保证了鞋底1良好的着地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在鞋底1内部设置了连接鞋底1与滑块4的弹簧8,当鞋底1与多个滑块4均有弹簧8连接时,弹簧8的弹力为滑块4的滑动提供缓冲效果;此设置尤其适用于流体介质7为非粘滞性流体如惰性气体、液压油等的情况,可以在鞋底1着地时为脚部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当鞋底1与脚掌区9和脚跟区10以外的区域内的滑块4有弹簧8连接时,由于滑块4向鞋底1外部滑动时需克服弹簧8的弹力,因此流体介质7流动时首先将脚掌区9或脚跟区10内的滑块4推出,然后再将脚掌区9和脚跟区10以外的区域内的滑块4推出,可保证脚掌区9和脚跟区10内的积雪被有效清除,进而保证行走时鞋底1上的脚掌区9和脚跟区10作为主要受力区域始终可与地面保持良好的摩擦接触,有效防止滑倒;此设置尤其适用于流体介质7为粘滞性流体如粘滞性阻尼液等的情况,粘滞性流体流动时的阻尼作用可为脚掌区9和脚跟区10内的滑块4提供滑动缓冲,保证了脚掌区9和脚跟区10着地时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防滑垫12和防滑凸起11,利用防滑垫12和防滑凸起11可以增大滑块4与地面接触时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滑倒或摔伤。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操作简单,利用流体的流动传递行走时的踩踏压力,实时对非着地区域的积雪进行清除,且整个清除过程不需要手动干预,方便安全;本专利技术不仅可实时除去鞋底的积雪,还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与缓冲减震效果,既可用于雪地行走时穿戴,也可用于正常道路行走时使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此外,本专利技术利用流体进行压力传递,不仅可以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同时因流体不会影响行走时鞋底的弯曲变形,因而不会影响穿着时的舒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除雪防滑减震鞋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雪防滑减震鞋,包括水平设置的鞋底(1)和置于鞋底(1)上方的鞋帮(2),其特征在于,鞋底(1)上有水平分布的多个竖向滑槽(3)和与竖向滑槽(3)一一对应的可竖向滑动的滑块(4),滑块(4)的上端置于滑槽(3)内,滑块(4)的下端穿出鞋底(1)并置于鞋底(1)外部,滑块(4)上端装有可在滑槽(3)内滑动的活塞头(5);所述的鞋底(1)内部有置于多个滑槽(3)上方的空腔(6),空腔(6)与多个滑槽(3)相连通,空腔(6)内和滑槽(3)的与空腔(6)连通的部分充满流体介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雪防滑减震鞋,包括水平设置的鞋底(1)和置于鞋底(1)上方的鞋帮(2),其特征在于,鞋底(1)上有水平分布的多个竖向滑槽(3)和与竖向滑槽(3)一一对应的可竖向滑动的滑块(4),滑块(4)的上端置于滑槽(3)内,滑块(4)的下端穿出鞋底(1)并置于鞋底(1)外部,滑块(4)上端装有可在滑槽(3)内滑动的活塞头(5);所述的鞋底(1)内部有置于多个滑槽(3)上方的空腔(6),空腔(6)与多个滑槽(3)相连通,空腔(6)内和滑槽(3)的与空腔(6)连通的部分充满流体介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雪防滑减震鞋,其特征在于,鞋底(1)内有连接鞋底(1)和滑块(4)的竖向设置的弹簧(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赛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