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增氧吸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593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增氧吸附过滤装置,属于水产品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多功能增氧吸附过滤装置,包括运输箱,运输箱侧方连接的过滤器,运输箱侧面上方连接有漏斗,漏斗下方连接有安置在运输箱上部倾斜的出料管,运输箱底部设有锥形沉淀室,沉淀室底部连接有排污管,运输箱侧面的过滤器上方的进水管与水泵连接,水泵的出水管的出水口安置在运输箱上方,过滤器下方通过水管与沉淀室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无需使用增氧机,可将水体中氨氮和其他有害物质滤除,水中无病菌,运输水产品的完整性高,水中沉淀物易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增氧吸附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运输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增氧吸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普遍使用增氧风机供气系统,空气经过增氧风机提高压力,会有一定的温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夏季,增氧空气出口温度较高,因此大量的热量被增氧空气带入,使水桶中水温升高,而一般鲜活水产品适宜的温度为8-12℃,因此必需要通过人工加冰才能保证水温,使冰的消耗量大大增加。这样既增加了购买冰的成本,又使车辆由于带冰而使装载重量增加,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增氧机,可将水体中氨氮和其他有害物质滤除,水中无病菌,运输水产品的完整性高,水中沉淀物易收集的一种多功能增氧吸附过滤装置。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增氧吸附过滤装置,包括运输箱,运输箱侧方连接的过滤器,运输箱侧面上方连接有漏斗,漏斗下方连接有安置在运输箱上部倾斜的出料管,运输箱底部设有锥形沉淀室,沉淀室底部连接有排污管,运输箱侧面的过滤器上方的进水管与水泵连接,水泵的出水管的出水口安置在运输箱上方,过滤器下方通过水管与沉淀室连接,通过在运输箱侧面设置过滤器有效解决在水产品运输过程中需多次换水保持水质的问题,过滤器可快速有效的将水体中氨氮和其他有害物质滤除,设置的漏斗内可放置饲料或增氧剂等物品,方便在运输过程中对运输箱内投放物品以保持水产品的活力。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漏斗通过支撑板与运输箱连接,漏斗与出料管之间设有调节阀,可实现控制漏斗内的物料放入运输箱内的量,避免投放量过大造成浪费及影响水产品的生物活性。出料管位于运输箱的中心处,出料管为分流式出料管,利于将漏斗内的物料均匀的分散到运输箱内的各个角落使物料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利用,还可避免物料投放过于集中导致底部筛网堵塞的情况出现。运输箱内放置有隔离网,隔离网中部设有旋转轴,通过隔离网实现不同种类水产品同时运输,更可以运输处于食物链上的水产品以提高水产品的运输成活率,例如同时运输鱼、虾,沉淀室上方设有筛网,用于过滤运输过程中水产品所产生的排泄物及漏斗投放的物料,避免底部沉积过多的污染影响水产品运输。水泵位于过滤器上方,水泵通过固定架与运输箱连接,利于水泵稳定工作,使水流快速的循环过滤,漏斗内放置有增氧剂,利用化学方法对运输水质进行增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增氧剂还需投放冰块的问题,而且使用增氧剂的运输成本更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滤器有效解决在水产品运输过程中需多次换水保持水质的问题;2)利用化学方法对运输水质进行增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增氧剂还需投放冰块的问题,而且适用增氧剂的运输成本更低;3)实现不同种类水产品同时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增氧吸附过滤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运输箱;2盖板;3漏斗;4增氧剂;5调节阀;6隔离网;7筛网;8沉淀池;9出料管;10出水管;11固定架;12水泵;13进水管;14过滤器;15吸附剂;16排污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增氧吸附过滤装置,包括运输箱1,运输箱1侧方连接的过滤器14,运输箱1侧面上方连接有漏斗3,漏斗3下方连接有安置在运输箱1上部倾斜的出料管9,运输箱1底部设有锥形沉淀室8,沉淀室8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6,运输箱1侧面的过滤器14上方的进水管13与水泵12连接,水泵12的出水管10的出水口安置在运输箱1上方,过滤器14下方通过水管与沉淀室8连接,通过在运输箱1侧面设置过滤器14有效解决在水产品运输过程中需多次换水保持水质的问题,过滤器可快速有效的将水体中氨氮和其他有害物质滤除,并且设置的漏斗3内可放置饲料或增氧剂等物品,方便在运输过程中对运输箱1内投放物品以保持水产品的活力。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方案为:如图1所示,漏斗3通过支撑板与运输箱连接,漏斗3与出料管9之间设有调节阀5,可实现控制漏斗3内的物料放入运输箱1内的量,避免投放量过大造成浪费及影响水产品的生物活性。出料管9位于运输箱1的中心处,出料管9为分流式出料管,利于将漏斗3内的物料均匀的分散到运输箱1内的各个角落使物料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利用,还可避免物料投放过于集中导致底部筛网7堵塞的情况出现。运输箱1内放置有隔离网6,隔离网6中部设有旋转轴,通过隔离网6实现不同种类水产品同时运输,更可以运输处于食物链上的水产品以提高水产品的运输成活率,例如同时运输鱼、虾,沉淀室8上方设有筛网7,用于过滤运输过程中水产品所产生的排泄物及漏斗3投放的物料,避免底部沉积过多的污染影响水产品运输。水泵12位于过滤器14上方,水泵12通过固定架11与运输箱1连接,利于水泵12稳定工作,使水流快速的循环过滤,漏斗3内放置有增氧剂4,利用化学方法对运输水质进行增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增氧剂还需投放冰块的问题,而且使用增氧剂的运输成本更低。实施例3:漏斗3中所使用的增氧剂4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碳酸钠44份、碳酸氢钠32份、L-半胱氨酸0.01份、D-半胱氨酸0.03份、促进剂0.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7份,本增氧剂投放至运输箱1内后可对水质进行一定的杀菌处理,杀灭病毒对运输的水产品并无影响,对运输的水产品及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水产品所产生的污物具有快速沉淀的作用,利于沉淀室8收集污染物,采用特殊配比的L-半胱氨酸和D-半胱氨酸和提高制备的增氧剂4在水体中的稳定性,使增氧剂4的作用在水体这种持续有效的发挥,增氧剂4中的促进剂为活性多肽,氨基酸序列为HSHACTSYYCAKFCGAAKCYLCVLHPGKLCCVNCSK,促进剂可在增氧剂4投放水体后在水体中缓释,被水产品吸收后促进剂可促进水产品体内的新陈代谢,,分解水产品体内的有毒物质,降低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增氧剂4可调节水质的pH值,使水体中的非离子态氨和离子态氨相互转化,实现对水体中的氨氮含量进行控制,还起到化学曝气的作用,给水体中不断增加新鲜养分,只需在水体中投放少量的增氧剂4即可获得较多的氧气,作用效果快且维持时间长。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序列表<110>浦江县酉泽水产科技有限公司<120>多功能增氧吸附过滤装置<160>1<170>SIPOSequenceListing1.0<210>1<211>36<212>PRT<213>人工合成(Mytiluscoruscus)<400>1HisSerHisAlaCysThrSerTyrTyrCysAlaLysPheCysGlyAla151015AlaLysCysTyrLeuCysValLeuHisProGlyLysLeuCysCysVal202530AsnC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增氧吸附过滤装置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增氧吸附过滤装置,包括运输箱(1),运输箱(1)侧方连接的过滤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1)侧面上方连接有漏斗(3),所述漏斗(3)下方连接有安置在运输箱(1)上部倾斜的出料管(9),所述运输箱(1)底部设有锥形沉淀室(8),所述沉淀室(8)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6),所述运输箱(1)侧面的过滤器(14)上方的进水管(13)与水泵(12)连接,所述水泵(12)的出水管(10)的出水口安置在运输箱(1)上方,所述过滤器(14)下方通过水管与沉淀室(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增氧吸附过滤装置,包括运输箱(1),运输箱(1)侧方连接的过滤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1)侧面上方连接有漏斗(3),所述漏斗(3)下方连接有安置在运输箱(1)上部倾斜的出料管(9),所述运输箱(1)底部设有锥形沉淀室(8),所述沉淀室(8)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6),所述运输箱(1)侧面的过滤器(14)上方的进水管(13)与水泵(12)连接,所述水泵(12)的出水管(10)的出水口安置在运输箱(1)上方,所述过滤器(14)下方通过水管与沉淀室(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增氧吸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3)通过支撑板与运输箱连接,所述漏斗(3)与出料管(9)之间设有调节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弋博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县酉泽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