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及具有该鞋底的武术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54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鞋底,该鞋底与鞋帮连接形成鞋,该鞋底呈一体成型结构,鞋底包括供与地面接触的底面部,底面部对应于小脚趾处具有向外凸伸形成的凸起部,凸起部还具有沿鞋帮方向延伸形成的侧滑部,侧滑部呈与小脚趾贴合的弧形结构;使用者在侧滑时,藉由凸起部及侧滑部的对底面部及小脚趾的支撑,侧滑时的制动力不会突然增加,因此使用者不必担心因侧滑而导致被绊倒和扭伤脚踝的情形发生;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具有该鞋底的武术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底及具有该鞋底的武术鞋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侧滑保护功能的鞋底及武术鞋。
技术介绍
鞋通常包括鞋底及连接于鞋底上的鞋帮。鞋底的常用功能在于保护脚以避免受到所踩踏的尖锐物体的伤害,提供减震并且提供在地面上的稳定,这样可以防止滑动。已知有许多鞋底的设计,其目的在于满足上述功能。例如,为了在鞋和地面之间提供稳定的接触,鞋底可以包括成型元件(profileelements),例如立柱或短绒毛,它们可以用来刺入地面。例如从EP0340053B1或DE3127793C1中可知用于鞋底的成型元件的不同设计。在现实行走及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侧滑的现象;因地势及地面的特殊情况导致行走在其上是出现意外的侧滑;或者因需要侧滑的需求,而人为的控制自己形成侧滑;在进行侧滑时,小脚趾的部位将主要承担与地面的支撑,如果不小脚趾的部位进行单独的保护,在进行侧滑时,极易对小脚趾进行损伤,当小脚趾无法承受侧滑时所受到的人体支撑力时,将导致脚裸被扭伤或被地面伴倒;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期进行侧滑的人员,如练习武术的人员,针对侧滑而提供专门的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现有的鞋底中,未发现有针对侧滑而提供保护的方案被揭露。因此,亟需一种具有侧滑保护功能的鞋底,以使侧滑时不会被绊倒和扭伤脚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侧滑保护功能的鞋底,以使侧滑时不会被绊倒和扭伤脚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武术鞋,该武术鞋具有侧滑保护功能的鞋底,该鞋底使得侧滑时不会被绊倒和扭伤脚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鞋底,该鞋底适于与鞋帮连接形成鞋,所述鞋底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鞋底包括供与地面接触的底面部,所述底面部对应于小脚趾处具有向外凸伸形成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还具有沿鞋帮方向延伸形成的侧滑部,所述侧滑部呈与小脚趾贴合的弧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鞋底的底面部对应于小脚趾处具有向外凸伸形成的凸起部,该凸起部还具有沿鞋帮方向延伸形成的侧滑部,侧滑部呈与小脚趾贴合的弧形结构;因此在侧滑时,凸伸出底面部的凸起部对底面部于小脚趾处位置进行了结构加强,使得在侧滑时足部用较强力来支撑躯体以达到平衡时,用力支撑的足部所施加的力也集中作用在该凸起部上,使得侧滑时底面部由于在该凸起部的支撑加强作用下而不会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确保了不会被绊倒和扭伤脚踝,同时,弧形结构的侧滑部进一步的使得在侧滑时,藉由小脚趾处对侧滑部的贴合支撑,使得侧滑时凸起部能更好与地面接触以提供较大的支撑面积及其支撑强度,当侧滑量较大时,侧滑部还可直接与地面接触以提供支撑面积,进一步的确保了不会被绊倒和扭伤脚踝;因此,使用者在侧滑时,藉由凸起部及侧滑部的对底面部及小脚趾的支撑,侧滑时的制动力不会突然增加,因此使用者不必担心因侧滑而导致被绊倒和扭伤脚踝的情形发生;并且使用者在通过长期的使用后,通过对凸起部及侧滑部对自身在侧滑所进行的支撑掌握,可通过控制凸起部及侧滑部与地面的接触情况而控制侧滑的位移及速度;由此可见本技术的鞋底具有侧滑保护功能,以使侧滑时不会被绊倒和扭伤脚裸,因此穿上具有本技术鞋底的武术鞋在进行侧滑时,不必担心会被绊倒和扭伤脚裸,适于广泛推广使用。较佳地,本技术鞋底的底面部的前端具有朝所述鞋帮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加强部。较佳地,本技术鞋底的第一加强部呈弧形结构。较佳地,本技术鞋底的底面部的后端具有朝所述鞋帮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加强部。较佳地,本技术鞋底的第二加强部呈弧形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武术鞋,包括鞋底及与所述鞋底连接的鞋帮,所述鞋底如上所述,所述侧滑部与所述鞋帮连接。较佳地,本技术武术鞋的鞋帮呈弹性结构。较佳地本,技术武术鞋的鞋帮包括本体部及具有弹性的松紧部,所述本体部开设一缺口,所述松紧部设置于所述缺口中并与所述本体部连接。较佳地,本技术武术鞋还包括呈弹性结构的鞋垫,所述鞋垫铺设于所述鞋底上。较佳地,本技术武术鞋的鞋垫的厚度呈渐变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武术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鞋垫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武术鞋100包括鞋底10及与鞋底10连接的鞋帮20,本技术的鞋底10呈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地,鞋帮20呈弹性结构,以便适合不同胖瘦类型的足部穿用,同时藉由该弹性结构能使得鞋帮20对使用者的足部具有良好的包裹性,比较适合运动时穿,尤其适合武术训练及实战时穿用。继续结合图1及图2所示,为了便于制造及简化结构,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鞋帮20包括本体部21及具有弹性的松紧部22,本体部21开设一缺口23,松紧部22设置于缺口23中并与本体部21连接;藉由松紧部22所具有的弹性实现鞋帮适合不同胖瘦类型的足部穿用,结构简单且实用,并易于生产制造。较佳者,结合图1-图3所示,为了提高本技术武术鞋100对足部的缓冲效果,于所述鞋底10上还是铺设有呈弹性结构的鞋垫30,藉由该鞋垫30的弹性为足部提供有效的缓冲,从而保护使用者的足部及腿部;具体地,鞋垫30的厚度呈渐变结构;图3仅给出了从鞋垫30的前端(脚趾部)到后端(脚后跟部)其厚度尺寸逐渐增大的实施例;当然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如用于武术训练、如用于跳远运动等等,还可设置为鞋垫30从内侧往外侧厚尺寸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也可设置为鞋垫30的前端到后端其厚度尺寸逐渐减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对鞋垫30的厚度呈何种的渐变结构作出决定,在此不再详细说明。以下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的鞋底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技术的鞋底10与鞋帮20连接形成武术鞋100,穿上该武术鞋100不仅可进行武术训练及实战用,还可进行其他的体育运动及休闲步行等,比如穿上该武术鞋100同样可进行跑步、跳远、爬山等等,本技术的鞋底10呈一体成型结构,即一体成型即可获得本技术的鞋底10,本技术的鞋底10包括供与地面接触的底面部11,底面部11对应于小脚趾处具有向外凸伸形成的凸起部12,所述凸起部12还具有沿鞋帮20方向延伸形成的侧滑部13,侧滑部13呈与小脚趾贴合的弧形结构,侧滑部13与鞋帮20的本体部21连接;在侧滑时,凸起部12对底面部11于小脚趾处位置进行了结构加强,使得在侧滑时足部用较强力来支撑躯体以达到平衡时,用力支撑的足部所施加的力也集中作用在该凸起部12上,使得侧滑时底面部11由于在该凸起部12的支撑加强作用下而不会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确保了不会被绊倒和扭伤脚踝,同时,弧形结构的侧滑部13进一步的使得在侧滑时,藉由小脚趾处对侧滑部13的贴合支撑,使得侧滑时凸起部12能更好与地面接触以提供较大的支撑面积及其支撑强度,当侧滑量较大时,侧滑部13还可直接与地面接触以提供支撑面积,进一步的确保了不会被绊倒和扭伤脚踝;由此可见本技术的鞋底10具有侧滑保护功能,以使侧滑时不会被绊倒和扭伤脚裸,因此穿上具有本技术鞋底10的武术鞋100在进行侧滑时,不必担心会被绊倒和扭伤脚裸,适于广泛推广使用。继续结合图1及图2所示,较佳者,本技术鞋底10的底面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鞋底及具有该鞋底的武术鞋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底,适于与鞋帮连接形成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鞋底包括供与地面接触的底面部,所述底面部对应于小脚趾处具有向外凸伸形成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还具有沿鞋帮方向延伸形成的侧滑部,所述侧滑部呈与小脚趾贴合的弧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适于与鞋帮连接形成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鞋底包括供与地面接触的底面部,所述底面部对应于小脚趾处具有向外凸伸形成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还具有沿鞋帮方向延伸形成的侧滑部,所述侧滑部呈与小脚趾贴合的弧形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部的前端具有朝所述鞋帮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加强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呈弧形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部的后端具有朝所述鞋帮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加强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秦粤丰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