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听力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5380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听力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向听力装置发送初始命令,初始命令至少包括听力装置的通信地址、第一读写长度以及第一命令标识,其中第一读写长度用于指示与听力装置进行传输的数据长度、第一命令标识用于指示听力装置需执行的命令类型;等待预设时间,以供听力装置在预设时间内对初始命令进行校验以及解析,并执行与解析结果对应的动作;向听力装置发送读请求命令,读请求命令至少包括通信地址、第二读写长度,其中第二读写长度用于指示需从听力装置接收的数据长度;接收由听力装置根据读请求命令发送的执行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优化传输流程和数据传输格式,实现了高效准确的数据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听力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嵌入式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与听力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听力装置也逐渐使用嵌入式系统实现。听力装置,例如助听器、人工耳蜗、各类型耳机等,已经成为了很多听力受损和正常听力人士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听力装置形状由传统的佩戴在身上的盒式机逐渐缩小到直接塞入耳道的隐蔽式的耳内机;听力装置的内部信号处理方式也从模拟电路发展到现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简称DSP)。正是由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出现,使得现在的听力装置不仅仅可以对声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例如:宽动态范围压缩、反馈抑制、环境噪声处理、瞬时噪声处理、风噪声抑制、主动噪声控制、输出增益控制等。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听力状况和聆听需求,因而听力装置需要针对不同的听力状况和/或聆听环境,提供相应的听力解决方案,即对听力装置进行参数验配和调试,然后再将这些验配和调试参数通过外部设备(例如电脑、智能手机、听力装置编程器等)写入到听力装置的DSP和存储器中,使得听力装置可以根据这些写入的参数调整其算法功能以满足用户听力状况和/或聆听环境的需求。传统的听力装置通信方式有以下几种:1、单总线,这种通信方式对物理管脚的要求最低,只需要一个数据管脚,但是由于没有时钟信号的存在,使得通信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序进行操作,因此,通信速率最低且无法适应大量数据传输的场合;2、串口总线,这种通信方式对物理管脚的要求不高,需要两个物理管脚,分别负责发送和接收,然而通信时需要预知设备的波特率,如果波特率有误通信将无法进行;3、I2C总线或SPI总线等,该总线也需要占用两个物理管脚,分别用于传输时钟与数据,两个管脚皆为双向通信,数据传输需要由主机进行发起,传输过程中从机可以根据需求对通信进行暂停和继续。随着听力装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听力装置产商抛弃了早期单总线和串口总线的通信方式,转而使用I2C总线、SPI总线和蓝牙低功耗(BluetoothLowEnergy,BLE)等基于主从通信协议的通信方式。然而,基本的I2C总线、SPI总线或BLE的主从通信方式,只是简单地对数据进行收发,并不提供数据打包以及完整性校验的功能;因此不适合进行高效的数据传输,也无法对传输过程中导致的数据错误进行及时有效的发现。因此,现有技术中缺乏使得外部主机与听力装置间进行高效无错的数据通信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高效的与听力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本专利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通信的准确性。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听力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向听力装置发送初始命令,初始命令至少包括听力装置的通信地址、第一读写长度以及第一命令标识,其中第一读写长度用于指示与听力装置进行传输的数据长度、第一命令标识用于指示听力装置需执行的命令类型;等待预设时间,以供听力装置在预设时间内对初始命令进行校验以及解析,并执行与解析结果对应的动作;向听力装置发送读请求命令,读请求命令至少包括通信地址、第二读写长度,其中第二读写长度用于指示需从听力装置接收的数据长度;接收由听力装置根据读请求命令发送的执行数据。可选地,执行数据至少包括通信地址以及第二命令标识,其中第二命令标识由听力装置根据对初始命令的执行结果生成,且与第一命令标识具有相同的数据结构,并且在接收执行数据之后还包括:对执行数据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后根据第二命令标识确定听力装置的执行结果。可选地,在听力装置的执行结果为执行错误或超时的情况下,接收听力装置返回的错误代码,并决定是否对听力装置重新发送初始命令,以使听力装置重新执行。可选地,在听力装置还未执行完成的情况下,外部设备进行延时等待,使听力装置可以继续执行,外部设备再从听力装置读取状态位、直至听力装置的执行结果为成功或者超时。在执行数据校验错误或者听力装置的执行结果为执行错误、超时的情况下,听力装置将通过返回错误代码(如0x7FFFFF)用以告知外部设备,由外部设备决定是否对听力装置再次发送数据并使听力装置重新执行与解析结果。可选地,初始命令的类型与第一命令标识对应,并且初始命令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指令提供命令,用于向听力装置提供控制指令;数据写入命令,用于向听力装置提供数据;数据读取命令,用于从听力装置接收数据。可选地,第一读写长度和第二读写长度具有相同的数据结构,分别包括读写标记和指示数据长度的字节数,其中读写标记用于指示本次向听力装置发送数据或者下次从听力装置接收数据的状态,指令提供命令以及数据读取命令中的第一读写长度的字节数为零,以及数据写入命令还包括含有向听力装置提供的数据的数据段,第一读写长度的字节数用于指示数据段的字节数。可选地,在确定听力装置对数据读取命令执行结果为成功后还包括:向听力装置发送接收启动命令,接收启动命令至少包括通信地址、第三读写长度,其中第三读写长度和第一读写长度具有相同的数据结构,并且第三读写长度的读写标记用于指示下次从听力装置接收数据的状态,第三读写长度的字节数用于指示需从听力装置接收数据的长度;接收由听力装置响应于接收启动命令的响应数据。可选地,向听力装置发送的命令中均包括校验码,其用于听力装置对接收到的命令进行校验,并且从听力装置接收到的数据中也均包括校验码,其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与听力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配置成向听力装置发送初始命令,初始命令至少包括听力装置的通信地址、第一读写长度以及第一命令标识,其中第一读写长度用于指示与听力装置进行传输的数据长度、第一命令标识用于指示听力装置需执行的命令类型;第二发送模块,配置成等待预设时间,以供听力装置在预设时间内对初始命令进行校验以及解析,并执行与解析结果对应的动作;向听力装置发送读请求命令,读请求命令至少包括通信地址、第二读写长度,其中第二读写长度用于指示需从听力装置接收的数据长度;第一接收模块,配置成接收由听力装置根据读请求命令发送的执行数据。可选地,执行数据至少包括通信地址以及第二命令标识,其中第二命令标识由听力装置根据对初始命令的执行结果生成,且与第一命令标识具有相同的数据结构,并且装置还包括:数据分析模块,配置成对执行数据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后根据第二命令标识确定听力装置的执行结果;并且在听力装置的执行结果为执行错误或超时的情况下,外部设备接收听力装置返回的错误代码,并决定是否对听力装置重新发送初始命令,以使听力装置重新执行。可选地,初始命令的类型与第一命令标识对应,并且初始命令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指令提供命令,用于向听力装置提供控制指令;数据写入命令,用于向听力装置提供数据;以及数据读取命令,用于从听力装置接收数据,第一读写长度和第二读写长度具有相同的数据结构,分别包括读写标记和指示数据长度的字节数,读写标记用于指示本次向听力装置发送数据或者下次从听力装置接收数据的状态,指令提供命令以及数据读取命令中的第一读写长度的字节数为零,以及数据写入命令还包括含有向听力装置提供的数据的数据段,第一读写长度的字节数用于指示数据段的字节数,并且装置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与听力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听力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向所述听力装置发送初始命令,所述初始命令至少包括所述听力装置的通信地址、第一读写长度以及第一命令标识,其中所述第一读写长度用于指示与所述听力装置进行传输的数据长度、所述第一命令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听力装置需执行的命令类型;等待预设时间,以供所述听力装置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对所述初始命令进行校验以及解析,并执行与解析结果对应的动作;向所述听力装置发送读请求命令,所述读请求命令至少包括所述通信地址、第二读写长度,其中所述第二读写长度用于指示需从所述听力装置接收的数据长度;以及接收由所述听力装置根据所述读请求命令发送的执行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听力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向所述听力装置发送初始命令,所述初始命令至少包括所述听力装置的通信地址、第一读写长度以及第一命令标识,其中所述第一读写长度用于指示与所述听力装置进行传输的数据长度、所述第一命令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听力装置需执行的命令类型;等待预设时间,以供所述听力装置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对所述初始命令进行校验以及解析,并执行与解析结果对应的动作;向所述听力装置发送读请求命令,所述读请求命令至少包括所述通信地址、第二读写长度,其中所述第二读写长度用于指示需从所述听力装置接收的数据长度;以及接收由所述听力装置根据所述读请求命令发送的执行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执行数据至少包括所述通信地址以及第二命令标识,其中所述第二命令标识由所述听力装置根据对所述初始命令的执行结果生成,且与所述第一命令标识具有相同的数据结构,并且在接收所述执行数据之后还包括:对所述执行数据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二命令标识确定所述听力装置的执行结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听力装置的执行结果为执行错误或超时的情况下,接收所述听力装置返回的错误代码,并决定是否对所述所述听力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初始命令,以使所述听力装置重新执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初始命令的类型与所述第一命令标识对应,并且所述初始命令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指令提供命令,用于向所述听力装置提供控制指令;数据写入命令,用于向所述听力装置提供数据;以及数据读取命令,用于从所述听力装置接收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读写长度和所述第二读写长度具有相同的数据结构,分别包括读写标记和指示数据长度的字节数,其中所述读写标记用于指示本次向所述听力装置发送数据或者下次从所述听力装置接收数据的状态,所述指令提供命令以及数据读取命令中的所述第一读写长度的字节数为零,以及所述数据写入命令还包括含有向所述听力装置提供的数据的数据段,所述第一读写长度的字节数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段的字节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确定所述听力装置对所述数据读取命令执行结果为成功后还包括:向所述听力装置发送接收启动命令,所述接收启动命令至少包括所述通信地址、第三读写长度,其中所述第三读写长度和所述第一读写长度具有相同的数据结构,并且所述第三读写长度的读写标记用于指示下次从所述听力装置接收数据的状态,所述第三读写长度的字节数用于指示需从所述听力装置接收数据的长度;接收由所述听力装置响应于所述接收启动命令的响应数据。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听力装置发送的命令中均包括校验码,其用于所述听力装置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维谦薛行栋王庆岩
申请(专利权)人: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