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系统及其评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50902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系统及其评估方法,建立了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德尔菲法多次设计专家打分表,以确定每个因素对于节目价值的影响程度,对原有指标体系进行必要的简化;然后对该版指标体系的要素进行正交设计,产生相应的虚拟产品,并依此进行产品模拟,找到对应的节目样片;通过专家打分得出虚拟产品的价值评分,再运用结合分析法确定电视节目核心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最终得到各指标及指标等级的单独效用贡献值。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节目版权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科学评估已有节目的版权价值,有利于电视台摸清家底、实现科学管理,对于制定节目价格基准、版权转让、许可使用、打假索赔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系统及其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形资产评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系统及其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逐步推进,文化产业蓬勃兴起并展现其巨大的影响力,版权作为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的核心资源,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08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明确指出:“完善制度,促进版权市场化。进一步完善版权质押、作品登记和转让合同备案等制度,拓展版权利用方式,降低版权交易成本和风险。充分发挥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业协会、代理机构等中介组织在版权市场化中的作用。”我国的广播影视机构拥有大量的视听内容资产,且正在逐步开展对内容版权的确权、评估、交易等活动。但在节目版权管理方面,国内各级广电媒体机构大多停留在资源整合、编目、检索、获取以及内部的开发和使用上,还无法有效地面向市场开展规模化交易、实现内容资产的循环利用以及保值增值,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进行科学的评估方法。解决好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方法,科学评估已有节目的版权价值,将有利于电视台摸清家底、实现版权的科学管理,这对于制定节目版权交易价格基准、版权转让、许可使用,以及侵权索赔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内容版权价值评估方面,范翠玲通过对数字信息商品的特征、定价基础和定价策略的理论分析,探讨了数字信息商品的最优定价方式,她认为数字信息商品具有非消耗性、经验性、锁定性、网络效应、沉没成本高、边际成本低、共享性好等特征,数字信息商品的定价应采取撇油定价、渗透定价、多重定价、歧视价格等策略。宋培义、孙江华认为数字内容资产的版权定价必须依据顾客的感知价值来确定,并依据卡尔多-希克斯补偿理论,即在售卖方和用户的利益之间难以实现“双赢”时,允许以牺牲一方的利益来实现一种较优的暂时平衡,具体的版权定价策略可以按多重定价、捆绑定价、渗透定价等进行细分和拓展。在节目价值评估方法及主要指标综合方面,李建凯、贺小玲指出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可以由收视率、满意度、专家评估和节目的投入产出比等四个方面构成,构建了一套四元指标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做到最大限度地公正和互利。陈亚栋从效益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节目评价体系,应该着眼于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方面入手,播前评价包括领导层评价,播中评价主要是收视率评价和技术评价,播后评价包括专家评价、观众满意度评价、市场评价。黄洁从目前国内电视业唯收视率带来的种种弊端入手,探讨了“绿色收视率”概念及“绿色”电视节目评估体系重构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对当前创建“绿色”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甄风芮对电视节目评价基本元素进行分析,包括政治思想性元素、道德性元素、收视率和观众满意度元素、艺术元素和技术元素,并以东方卫视、湖南卫视和央视为代表研究了目前国内这三种评价体系下电视节目评价元素的消长情况。邹学麟、刘燕南认为在对节目进行科学分类的前提下,评价指标应由主观评价指标和客观评价指标两部分组成,主观评价指标包括观众满意度、受众调查、专家评价、领导评价和观众意见等,客观评价指标包括收视指标、市场份额、收视负载比等。刘燕南还指出节目价值评价体系应包括成本效益指标,具体包括点成本、分钟盈利、资金回收率、广告承载量。在主观评价指标方面,尹鸿提出了对电视节目主观性评价的四个维度,分别是“愉悦程度”、“健康程度”、“品味程度”、“启迪程度”,以此修正收视率对节目价值评估带来的不足。刘桦从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公共属性的结合点出发,以节目管理及媒体节目质量优化的视角,在考量国内外电视节目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影响、效益、品质三个维度,探索构建了在可操作性、可验证性、可重复性、可修正性等方面体现出兼容性的电视节目评估指标体系。吴叔平比较了三类节目受众测评标准——收视率、央视综合评价体系、博雅榜评价体系的合理性与局限,指出引入交易成本可帮助我们更完整地认识外部标准(收视率)与内部标准(综合评价体系)的互补性及社会合理与经济可行之间的均衡,认为媒体应该从市场需求信号的角度研究受众测评标尺的演进趋势并制定竞争对策。卢锋、刘玥指出,美国电视业的运营机制、技术设备和节目的制作质量处于领先地位,这背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美国有着较为健全的节目评估体系,美国电视节目评价指标的选取大致可分为质量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等三个维度,采用的是播前评估和播后评估、定量与定性、客观和主观等多元化的方法,同时也使其呈现出评估主体多元化、评估系统技术化和评估指标系统化等特色。韦聚彬等人总结了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关注节目播后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满意度博雅榜,认为满意度是节目播后评价的核心指标,同时影响忠诚度以及社会影响力。王棅弘认为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估体系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导向性评估、思想性评估、创新性评估、专业性评估、满意度评估、竞争力评估、收听收视率评估、媒体融合度评估。王继阳指出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应由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操作体系、评价方法体系、评价分析体系以及评估应用体系等四个子体系构成。陆地构建了包括网络信息抓取技术与语义分析调查技术的软件系统和专家经验评估系统在内的两个主要系统的评估体系,主要指标有关注量、市场份额、网民满意度、网络市场满意度、创新能力、文化品位等;他还指出以政府机构主导的节目评估模式,重视节目的宣传价值(舆论导向);以商业机构主导的节目评估模式,重视节目的经济价值(收视率);以研究机构主导的节目评估模式,重视节目的文化价值(满意度)。徐琦指出了中央电视台现行的栏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视频网站指数及其核心指标。该指标体系包括两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专业性等,并对国内主要视频网站视频指数进行了介绍,主要以搜索量、浏览量、点击量、播放时长、好评度为指标。在引入新媒体指标方面,王泽坤等人指出现有的收视率的数据收集方法备受诟病,在新旧媒体交替期,应把新媒体指标纳入到传统评价体系中,使二者互为补充,发挥强势媒体的作用,引导我国节目评估体系的整体创新。罗红辉在央视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和专业性四维度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新媒体发展融合能力方面的评判维度,并借鉴湖南广播电视台基于每一档栏目或节目的网络搜索的曝光量、网民正负态度评价比例等指标,从跨媒体的角度进行更多维度的量化,并指出社交媒体在衡量节目内容好坏以及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中的重要作用。欧阳剑针对当前电视节目尤其是新节目测评手段单一化、绝对化的现状,提出了基于B/S结构的节目测评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法以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视节目测评系统的改革方向,以此来提高节目的测评效率。慕玲等人以卫星频道、城市电视台、新闻类栏目、娱乐类栏目等七类评估对象为例,确立了关注量、市场份额、网民满意度三个指标,结合专家评估体系,确立了专家满意度指标,然后采用专家研讨会法,并在搜索工具中不断调试网络技术与专家评估的权重,得出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的评估体系。韩瑞娜、周小普分析了多屏环境下网络视频节目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两大指标,分别是收视度和满意度,收视度由点击量、下载量、讨论量三个二级指标构成,满意度由视频网站跟贴意见、社会化媒体讨论意见两个二级指标构成,数据来源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系统及其评估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步骤2、从每类专业人士对节目内容不同的感知价值中获取样本,利用结合分析法,构建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模型;步骤3、利用线性拟合的方法确定节目版权评估价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步骤2、从每类专业人士对节目内容不同的感知价值中获取样本,利用结合分析法,构建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模型;步骤3、利用线性拟合的方法确定节目版权评估价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包括开展行业调研,搜集使用数据,了解用户需求现状以及确定用户分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模型包括:步骤2.1、根据德尔菲法多次设计专家打分表,对原有指标体系进行简化;步骤2.2、对所述指标体系的要素进行正交设计,产生相应的虚拟产品;步骤2.3、对所述虚拟产品进行产品模拟,找到对应的节目样片;步骤2.4、组织专家召开视评会,通过打分得出虚拟产品的价值评分;步骤2.5、运用结合分析法确定电视节目版权价值核心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步骤2.6、最终得到各指标及指标等级的单独效用贡献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拟合的方法包括确定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要素的效用值、价值评估模型、评估价值与价格的关联模型,所述线性拟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步骤3.1、确定影响产品价值的因素及影响水平;步骤3.2、进行产品模拟,根据影响产品价值的因素及影响水平的个数确定虚拟产品的信息及数量;步骤3.3、对电视节目虚拟产品价值评价的搜集采用打分法,请行业专家对虚拟产品进行评价步骤3.4、计算各属性及属性水平的单独效用贡献值;步骤3.5、利用属性水平的单独效用贡献值确定内容产品的总效用值,利用结合分析法确定电视节目的总效用值的模型是:其中,x表示被评估的电视节目;U(x)表示总效用值(即顾客感知价值);C为结合分析法给出的常数,意为价值函数的截距;m是属性数,ki是第i个属性的水平数;uij为第i个属性中第j个水平的单独效用贡献值;Xij为哑变量,且有:步骤3.6、用户意向节目的版权价值得分可通过模型给出的总效用值来预测;步骤3.7、通过回归分析法建立节目版权价值得分与版权价值的计算模型,以货币单位来表现其价值大小;步骤3.8、建立了电视节目评估价值与价格的关联模型;通过相关性和显著性分析,确定影响版权价格评估的因子域,对价格模型进行系数调整,在此基础上给出调整的价格模型:P=(A+B×V)×C1×···×Ci其中,P:价格;V:节目价值得分;Ci为影响交易价格的相关因素;模型中Ci在验证对价格具有影响作用后,确定其中具有影响的因素的系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中,通过正交设计法找出所有属性的各个水平排列组合中最具典型性的组合,形成具有完整特点的、虚拟的产品。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3中,通过打分、评点、排序等方法获得专家的喜好或购买的可能性。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5中,属性及属性水平的单独效用贡献值是从搜集的虚拟产品打分中分离出用户对每一个属性和属性水平的偏好值,属性的单独效用贡献值被配置为属性的权重。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6中,由单独效用贡献值最大的属性水平组合而成的产品,其总效用值也最大。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7中,基于真实的节目历史交易数据,根据节目的效用值,评估节目的自身价值。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视节目版权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综艺类节目,其价格模型为:P=PA×C1×C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生宋培义姚岚秋孙江华唐兆琦卢威薛凌云钟邱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