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棱式抗压金属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667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瓦棱式抗压金属管,属于保护层设计技术领域,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耐腐蚀层、金属软管和保护层,所述耐腐蚀层为陶瓷制成,保护层为绝缘橡胶制成,金属软管的内外表面均为瓦棱结构,耐腐蚀层外表面与金属软管内表面呈瓦棱重合连接,保护层内表面与金属软管外表面呈瓦棱重合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瓦棱式抗压金属管,其设计方案简单,通过瓦棱结构的设计来提高管子的抗压力,合理减小了整体管壁厚度,质量轻,运输施工起来也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瓦棱式抗压金属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瓦棱式抗压金属管,属于保护层设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腐蚀性液体输送管道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腐蚀,使用寿命有限,需要经常进行更换,同时,在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强度不够,抗冲击性能差,在液体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噪音。为此申请人与2015年12年16日申请了同日申请专利,其中专利技术申请号为201521052340.5,名称为一种抗压保护层,本设计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在生产时,管壁很厚,也很重,给运输施工带来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瓦棱式抗压金属管,其设计方案简单,通过瓦棱结构的设计来提高管子的抗压力,合理减小了整体管壁厚度,质量轻,运输施工起来也很方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瓦棱式抗压金属管,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耐腐蚀层、金属软管和保护层,所述耐腐蚀层为陶瓷制成,保护层为不锈钢制成,其特征在于:金属软管的内外表面均为瓦棱结构,耐腐蚀层外表面与金属软管内表面呈瓦棱重合连接,保护层内表面与金属软管外表面呈瓦棱重合连接。进一步,所述瓦的峰高为2-5mm。确保其结构的强度进一步,所述保护层外套有防紫外线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瓦棱式抗压金属管,其设计方案简单,通过瓦棱结构的设计来提高管子的抗压力,合理减小了整体管壁厚度,质量轻,运输施工起来也很方便。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加入其它层,如隔热层、隔音层、散热层等。也可以把每一次都设计成瓦棱结构,其同样壁厚的抗压能力是原来的2-3倍,但需要综合考虑到有的材质层在制作瓦棱时的成本。本设计采用金属软管作为瓦棱层,其耐腐蚀层与保护层做为辅助配合,其制作成本低。而且其同壁厚的抗压能力是原来的1.5倍左右。而且耐腐蚀层的自身强度也会得到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金属软管2、防紫外线层3、耐腐蚀层4、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所述瓦棱式抗压金属管,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耐腐蚀层3、金属软管1和保护层4,所述耐腐蚀层3为陶瓷制成,保护层4为不锈钢制成,金属软管1的内外表面均为瓦棱结构,耐腐蚀层3外表面与金属软管1内表面呈瓦棱重合连接,保护层4内表面与金属软管1外表面呈瓦棱重合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瓦的峰高为2mm;所述保护层4外套有防紫外线层2。本实施例设计方案简单,通过瓦棱结构的设计来提高管子的抗压力,合理减小了整体管壁厚度,质量轻,运输施工起来也很方便。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加入其它层,如隔热层、隔音层、散热层等。也可以把每一次都设计成瓦棱结构,其同样壁厚的抗压能力是原来的2-3倍,但需要综合考虑到有的材质层在制作瓦棱时的成本。本设计采用金属软管1作为瓦棱层,其耐腐蚀层3与保护层4做为辅助配合,其制作成本低。而且其同壁厚的抗压能力是原来的1.5倍左右。而且耐腐蚀层的自身强度也会得到提高。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将所述瓦的峰高为3mm。其它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将所述瓦的峰高为5mm。其它同实施例一。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瓦棱式抗压金属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瓦棱式抗压金属管,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耐腐蚀层(3)、金属软管(1)和保护层(4),所述耐腐蚀层(3)为陶瓷制成,保护层(4)为绝缘橡胶制成,其特征在于:金属软管(1)的内外表面均为瓦棱结构,耐腐蚀层(3)外表面与金属软管(1)内表面呈瓦棱重合连接,保护层(4)内表面与金属软管(1)外表面呈瓦棱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棱式抗压金属管,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耐腐蚀层(3)、金属软管(1)和保护层(4),所述耐腐蚀层(3)为陶瓷制成,保护层(4)为绝缘橡胶制成,其特征在于:金属软管(1)的内外表面均为瓦棱结构,耐腐蚀层(3)外表面与金属软管(1)内表面呈瓦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彩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光大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