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试管,包括保护管、采血管、保护管盖、凸块、凹槽、档案槽、尿检管、海绵垫、隔板、橡皮垫、刻度尺、采血管盖和尿检管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护管的内部放置采血管与尿检管,且采血管与尿检管通过隔板隔开,不会影响抽血和尿检,功能全面,隔板的两侧壁粘接海绵垫,避免采血管和尿检管底部破裂,采血管与尿检管的侧面均设粘接橡皮垫,当采样完成后将采血管与尿检管放入保护管的内部,保证了采血管与尿检管侧面不破裂,尿检管盖与尿检管螺纹连接,避免样本流出,保护管盖的侧面呈梯形的凸块当保护管盖盖上后,增加了与保护管连接的牢固性,防止采血管与尿检管丢失,保护性能好,功能全面,可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检验试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管,具体为一种医学检验试管,属于医疗设备应用
技术介绍
真空采血管,一种真空负压的采血管,自动化仪器的大量使用及血液的保存对血样原始性状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真空采血技术突破了仅仅只为安全的要求,其准确性、标本的原始性状、维持时间及管机配合、试管强度等性能指标都可以作为评价真空采血管品质的依据;尿检管,是一种储存检验者尿液的试管。目前大的一种医学检验试管,功能比较单一,只能单纯的检验体检者的血液或者尿液其中的一项,没有将两者合二为一,体检者必须分开体检,浪费了体检者的时间,且在体检者自己保管样本时,不易保管,容易造成试管劈裂,体检者必须再次提取样本,现有的医学检验试管防破碎性能差,只在材质上改变,一些易碎材质的试管还是不能避免破碎,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医学检验试管,保护性能好,功能全面,保护管可循环使用,节约体检者的时间。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医学检验试管,包括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内部固定连接隔板,且所述隔板的表面与底面均粘接海绵垫;所述保护管的内侧壁开设凹槽;所述保护管的表面设有档案槽;所述保护管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保护管盖,且所述保护管盖的侧壁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凹槽卡合;所述保护管的内部放置采血管,且所述采血管的表面设有刻度尺,且所述采血管的侧面对称粘接橡皮垫;所述采血管的顶部固定连接采血管盖;所述保护管的内部放置尿检管,且所述尿检管的底部与所述海绵垫抵触;所述尿检管的顶部螺纹连接尿检管盖。优选的,为了增加保护管盖与所述保护管连接的牢固性,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均呈梯形结构,且所述凹槽均匀分布于所述保护管的内侧壁。优选的,为了不影响不同体检项目的检验效果,方便清洗保护管,所述隔板设于所述保护管内部中心处,且所述保护管的内径与所述隔板的直径相同。优选的,为了提高所述海绵垫的保护性能,所述海绵垫的厚度大于3mm。优选的,为了实现采血管与所述尿检管顺畅嵌入所述保护管的内部,所述采血管与所述尿检管的直径均小于所述保护管的内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保护管的内部放置采血管与尿检管,且采血管与尿检管通过隔板隔开,不会影响抽血和尿检,功能全面,隔板的两侧壁粘接海绵垫,避免采血管和尿检管底部破裂,采血管与尿检管的侧面均设粘接橡皮垫,当采样完成后将采血管与尿检管放入保护管的内部,保证了采血管与尿检管侧面不破裂,尿检管盖与尿检管螺纹连接,避免样本流出,保护管盖的侧面呈梯形的凸块当保护管盖盖上后,增加了与保护管连接的牢固性,防止采血管与尿检管丢失,保护性能好,功能全面,可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保护管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采血管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尿检管剖视图。图中:1、保护管,2、采血管,3、保护管盖,4、凸块,5、凹槽,6、档案槽,7、尿检管,8、海绵垫,9、隔板,10、橡皮垫,11、刻度尺,12、采血管盖,13、尿检管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医学检验试管,包括保护管1,所述保护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隔板9,且所述隔板9的表面与底面均粘接海绵垫8;所述保护管1的内侧壁开设凹槽5;所述保护管1的表面设有档案槽6;所述保护管1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保护管盖3,且所述保护管盖3的侧壁设有凸块4;所述凸块4与凹槽5卡合;所述保护管1的内部放置采血管2,且所述采血管2的表面设有刻度尺11,且所述采血管2的侧面对称粘接橡皮垫10;所述采血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采血管盖12;所述保护管1的内部放置尿检管7,且所述尿检管7的底部与所述海绵垫8抵触;所述尿检管7的顶部螺纹连接尿检管盖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凸块4与所述凹槽5均呈梯形结构,且所述凹槽5均匀分布于所述保护管1的内侧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隔板9设于所述保护管1内部中心处,且所述保护管1的内径与所述隔板9的直径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海绵垫8的厚度大于3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采血管2与所述尿检管7的直径均小于所述保护管1的内径。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为了增加更多的体检项目,在保护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隔板9,在隔板9的表面与地面均铺设一层厚度大于3mm的海绵垫8,体检者采完血液后将采血管2放入保护管1的内部,且采血管2的底部与海绵垫8抵触有效的防止采血管2破裂,采血管2的侧面对称粘接两个橡皮垫10,可防止保护管1在左右晃动时采血管2撞击保护管1的内侧壁而破裂,当体检者提取完尿液后将尿检管7放入保护管1的内部,尿检管7的底部与隔板9的表面海绵垫8抵触,同样保护了尿检管7的底部不会破裂,在尿检管7的侧面对称粘接橡皮垫10,防止体检者体检完后无意晃动保护管1造成尿检管7破裂;然后,尿检管7的顶部螺纹连接尿检管盖13,增加了尿检管7的密封性,防止样本流出;最后,在保护管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保护管盖3,且保护管盖3的侧壁设有呈梯形的凸块4,且凸块4与保护管1的内侧壁开设的呈梯形凹槽5卡合连接,增加了保护管盖3与保护管1连接的牢固性;注意保护管1的表面档案槽6的内部档案撕下后可清洗保护管1,保护管1可根据情况循环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学检验试管,包括保护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隔板(9),且所述隔板(9)的表面与底面均粘接海绵垫(8);所述保护管(1)的内侧壁开设凹槽(5);所述保护管(1)的表面设有档案槽(6);所述保护管(1)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保护管盖(3),且所述保护管盖(3)的侧壁设有凸块(4);所述凸块(4)与凹槽(5)卡合;所述保护管(1)的内部放置采血管(2),且所述采血管(2)的表面设有刻度尺(11),且所述采血管(2)的侧面对称粘接橡皮垫(10);所述采血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采血管盖(12);所述保护管(1)的内部放置尿检管(7),且所述尿检管(7)的底部与所述海绵垫(8)抵触;所述尿检管(7)的顶部螺纹连接尿检管盖(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检验试管,包括保护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隔板(9),且所述隔板(9)的表面与底面均粘接海绵垫(8);所述保护管(1)的内侧壁开设凹槽(5);所述保护管(1)的表面设有档案槽(6);所述保护管(1)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保护管盖(3),且所述保护管盖(3)的侧壁设有凸块(4);所述凸块(4)与凹槽(5)卡合;所述保护管(1)的内部放置采血管(2),且所述采血管(2)的表面设有刻度尺(11),且所述采血管(2)的侧面对称粘接橡皮垫(10);所述采血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采血管盖(12);所述保护管(1)的内部放置尿检管(7),且所述尿检管(7)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陈峰,杨志俊,黄伟,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扬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