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君玉专利>正文

一种穿刺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489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穿刺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管,设置在所述内管头部两个撑片,用于提拉撑开所述撑片的拉杆,用于提拉的上拉杆,位于所述内管两侧的插针槽,位于所述插针槽内的插针;所述上拉杆和拉杆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通过一个拉杆离合结构相互连接;所述上拉杆通过一个插针离合结构与所述插针相连接,连接后用于将所述插针沿插针槽推送插入撑开的撑片内将缝合线线头留置在所述撑片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个离合机构使得一个上拉杆分别与腹膜定位部件和缝合线引线部件相连接,实现腹膜定位,穿刺缝合针,带出缝合线等多个动作。简化了操作步骤。另外,通过离合机构的设置,使得缝合步骤只能按照规定的时序依次动作,防止了缝合过程的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刺鞘
本专利技术属于外科手术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缝合功能的穿刺鞘。
技术介绍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法,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及患者所接受。腹腔镜手术操作必须通过穿刺鞘(trocar)在腹壁上建立工作通道,再用特制的加长手术器械在电视监视下完成与开放手术同样的步骤,达到同样的手术效果。目前穿刺鞘规格为直径5mm-12mm,一般对大于5mm的腹壁戳孔,必须缝合腹膜及筋膜层以防止切口出血及减少切口疝的发生率。传统的弧形针缝合方法对于这种小切口尤其是肥胖患者无法完成,而直针缝合方法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定位手段而无法使小切口两侧的组织相对应,难以达到理想的缝合效果。现有技术中也有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鞘,但是其操作相对复杂,需要通过多个部件来完成腹膜定位,穿刺缝合针,带出缝合线等多个动作。缝合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缝合器械缝合腹腔镜手术创口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创口缝合,降低切口疝的发生率的带缝合功能的穿刺鞘。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穿刺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管,设置在所述内管头部两个撑片,用于提拉撑开所述撑片的拉杆,用于提拉的上拉杆,位于所述内管两侧的插针槽,位于所述插针槽内的插针;所述上拉杆和拉杆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通过一个拉杆离合结构相互连接;所述上拉杆通过一个插针离合结构与所述插针相连接,连接后用于将所述插针沿插针槽推送插入撑开的撑片内将缝合线线头留置在所述撑片内。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离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拉杆头部的下卡销和位于拉杆上的卡槽;所述下卡销嵌入所述卡槽后,所述上拉杆和拉杆连接。所述插针离合结构包括所述上拉杆上的卡销和位于所述插针槽尾部的插针滑块,所述插针滑块与插针尾部固定连接;所述卡销嵌入所述插针滑块后,所述上拉杆和插针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为中空结构,所述上拉杆头部套插入所述拉杆内;所述拉杆上的卡槽为具有多个平直段和竖直段的导向槽;当所述下卡销位于卡槽的第一卡槽平直段时,所述上拉杆和拉杆连接;所述下卡销位于卡槽竖直段时,所述上拉杆在拉杆内具有自由行程。优选的:所述内管壁上设置有具有多个平直段和竖直段的卡销导向槽;所述卡销导向槽上部的第二导向槽平直段与所述插针槽相连通。所述卡销导向槽的第一导向槽竖直段的长度等于所述拉杆的行程长度;第一导向槽平直段的长度等于第一卡槽平直段长度;第二导向槽竖直段的长度等于第一卡槽竖直段长度;第二导向槽平直段的长度等于第二卡槽平直段长度。所述内管的外壁上具有定位锁止装置,用于在所述撑片撑开后的定位锁止。所述定位锁止装置为弹片锁止装置。所述撑片的线头留置区域填充有硅胶块。所述插针槽头部具有向外倾斜的导向段,用于对插针导向插入撑开的撑片内。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离合机构使得一个上拉杆分别与腹膜定位部件和缝合线引线部件相连接,实现腹膜定位,穿刺缝合针,带出缝合线等多个动作。简化了操作步骤。另外,通过离合机构的设置,使得缝合步骤只能按照规定的时序依次动作,防止了缝合过程的误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头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穿刺鞘,包括内管1,设置在内管1头部两个撑片4,用于提拉撑开撑片4的拉杆3,用于提拉的上拉杆2,位于内管1两侧的插针槽10,位于插针槽10内的插针(图中未画出)。上拉杆2和拉杆3设置在内管1内。拉杆3为中空结构,上拉杆2头部套插入拉杆3内。上拉杆2的头部具有下卡销5,拉杆3壁上具有卡槽8。该卡槽8为具有第一卡槽平直段81、第一卡槽竖直段82、第二卡槽平直段83和第二卡槽竖直段84。当下卡销5位于卡槽8的第一卡槽平直段81时,上拉杆2和拉杆3连接。当下卡销5位于第一卡槽竖直段82和第二卡槽竖直段84时,上拉杆2在拉杆3内具有自由行程。上拉杆2中部具有卡销6,内管1壁上设置有卡销导向槽9;卡销导向槽9具有第一导向槽竖直段91、第一导向槽平直段92、第二导向槽竖直段93和第二导向槽平直段94。卡销导向槽9上部的第二导向槽平直段94与插针槽10相连通。插针槽10尾部的具有插针滑块11,插针滑块11与插针尾部固定连接。卡销6在卡销导向槽9内导向滑动。当卡销6嵌入插针滑块11后,上拉杆2和插针相连接。连接后,通过插针滑块11将插针沿插针槽10推送插入撑开的撑片4内将缝合线线头留置在撑片4内。内管1的外壁上具有弹片锁止装置7,用于在撑片4撑开后的定位锁止。撑片4的线头留置区域填充有硅胶块12。插针槽10头部具有向外倾斜的导向段,用于对插针导向插入撑开的撑片4内。卡销导向槽9的第一导向槽竖直段91的长度等于拉杆3的行程长度;第一导向槽平直段92的长度等于第一卡槽平直段81长度;第二导向槽竖直段93的长度等于第一卡槽竖直段82长度;第二导向槽平直段94的长度等于第二卡槽平直段83长度。本专利技术初始状态时,上拉杆2上的下卡销5位于拉杆3的第一卡槽平直段81,上拉杆2和拉杆3相连接。两个撑片4处于合拢状态。使用时将穿刺鞘头部刺入腹腔,提拉上拉杆2,上拉杆2带动拉杆3同步上移,拉杆3上移使得两个撑片4同步撑开。同时卡销6在内管的第一导向槽竖直段91内移动至第一导向槽平直段92。当拉杆3的上拉行程到达终点,弹片锁止装置7将拉杆3锁止定位,使得撑片4保持撑开状态。继续提拉内管1,使得撑片4贴紧腹膜。旋转上拉杆2,使得下卡销5脱离第一卡槽平直段81,进入第一卡槽竖直段82;同时,卡销6脱离第一导向槽平直段92,进入第一导向槽竖直段93。上拉杆2处于自由行程状态。上拉杆2继续上拉,下卡销5沿第一卡槽竖直段82上行,卡销6沿第一导向槽竖直段93同步上行。当下卡销5到达第一卡槽竖直段82终点,再次旋转上拉杆2,使下卡销5沿第二卡槽平直段83移动,卡销6沿第二导向槽平直段94同步移动至插针槽10内,抵住插针滑块11。上拉杆2下压,插针滑块11带动插针沿插针槽10下行,穿过腹膜,扎入撑片4的硅胶12内,将头部的缝合线头留置在硅胶12中。按照上述步骤依次反向操作,插针缩回,撑片4闭合。拔出穿刺鞘时将缝合线的两个线头一起带出,收紧缝合线就可以实现腹膜的缝合。本专利技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外套筒一起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穿刺鞘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刺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管,设置在所述内管头部两个撑片,用于提拉撑开所述撑片的拉杆,用于提拉的上拉杆,位于所述内管两侧的插针槽,位于所述插针槽内的插针;所述上拉杆和拉杆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通过一个拉杆离合结构相互连接;所述上拉杆通过一个插针离合结构与所述插针相连接,连接后用于将所述插针沿插针槽推送插入撑开的撑片内将缝合线线头留置在所述撑片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管,设置在所述内管头部两个撑片,用于提拉撑开所述撑片的拉杆,用于提拉的上拉杆,位于所述内管两侧的插针槽,位于所述插针槽内的插针;所述上拉杆和拉杆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通过一个拉杆离合结构相互连接;所述上拉杆通过一个插针离合结构与所述插针相连接,连接后用于将所述插针沿插针槽推送插入撑开的撑片内将缝合线线头留置在所述撑片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离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拉杆头部的下卡销和位于拉杆上的卡槽;所述下卡销嵌入所述卡槽后,所述上拉杆和拉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离合结构包括所述上拉杆上的卡销和位于所述插针槽尾部的插针滑块,所述插针滑块与插针尾部固定连接;所述卡销嵌入所述插针滑块后,所述上拉杆和插针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穿刺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为中空结构,所述上拉杆头部套插入所述拉杆内;所述拉杆上的卡槽为具有多个平直段和竖直段的导向槽;当所述下卡销位于卡槽的第一卡槽平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君玉
申请(专利权)人:盛君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