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259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涉及农业器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太阳能板、用于支撑太阳能板的顶板、诱虫灯体以及用于收集害虫的收集箱,诱虫灯体与顶板的底壁连接,收集箱与顶板通过防护罩连接,防护罩的一端的端部设有栅栏式连接杆,防护罩与顶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且诱虫灯体位于顶板与防护罩形成空间中;顶板的底壁处设有用于引诱害虫的第一诱芯。本发明专利技术全天候对害虫进行捕杀,亦可有针对性的对害虫进行诱捕,整体提高害虫捕杀的效率,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器具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
技术介绍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农作物会受到许多害虫的严重为害,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和产量损失。目前,害虫的防治多数依赖化学防治手段,容易引起化学农药的残留和环境污染。因此,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采用诱虫灯等诱虫装置对害虫进行物理防治,不仅可以避免化学农药残留,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但现有的诱虫装置通常是依靠光波的作用诱杀害虫,由于此种装置是靠光线吸引害虫,因此仅适用于夜晚工作,不能全天候进行工作,捕捉效率不高;另外,针对一些特定害虫较多的情况下,仅通过光波诱导的杀虫效果不是很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目前的捕虫器晚上工作的局限性造成的捕虫效率不高以及虫害较为严重时杀虫效果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太阳能板、用于支撑太阳能板的顶板、诱虫灯体以及用于收集害虫的收集箱,诱虫灯体与顶板的底壁连接,收集箱与顶板通过防护罩连接,防护罩的一端的端部设有栅栏式连接杆,防护罩与顶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且诱虫灯体位于顶板与防护罩形成空间中;顶板的底壁处设有用于引诱害虫的第一诱芯。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防护罩一端为开放式敞口且另一端设有通孔的筒状结构体,防护罩设有通孔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二诱芯。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防护罩与收集箱可拆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顶板的底壁处还设有发光装置。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诱虫灯体与发光装置均通过光敏传感器开关与太阳能板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其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与防护罩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能够在夜晚通过诱虫灯体发出的紫外线吸引农田中的害虫,继而通过收集箱进行害虫收集用以作为较为优质的有机肥料;另外,该农业用捕虫装置内部设有的第一诱芯在白天的时候吸引相应的害虫,突破了捕虫装置只能在晚上工作的限制,提高了捕杀害虫的速率;除此之外,第一诱芯还可在夜晚与诱导灯体相配合,使整体的捕杀成功率得到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太阳能板;2-顶板;3-诱虫灯体;4-防护罩;5-收集箱;6-发光装置;7-第一诱芯;8-第二诱芯;9-支架;41-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实施例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其主要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太阳能板1、用于支撑太阳能板1的顶板2、诱虫灯体3以及用于收集害虫的收集箱5,太阳能板1、顶板2、诱虫灯体3以及收集箱5。诱虫灯体3与顶板2的底壁连接。具体地,诱虫灯体3固定于顶板2,并与太阳能板1自带的锂电池电连。太阳能板1白天通过吸收太阳能储存于锂电池中,为诱虫灯体3提供电能。此处诱虫灯体3为黑光灯,其能利用虫子的趋光性来引诱和捕杀昆虫。黑光灯之所以夜间能用来诱杀昆虫,是因为:趋光性昆虫的视网膜上有一种色素,它能够吸收某一特殊波长的光,并引起光反应,刺激视觉神经,通过神经系统指挥运动器官,从而引起昆虫翅和足的运动,趋向光源。大多数趋光性昆虫喜好330—400nm的紫外光波和紫光波。因此,专门设计出能够放射光波360nm的黑光灯,以便能对大多数害虫进行诱杀。除此之外,顶板2的底壁处设有用于引诱害虫的第一诱芯7,第一诱芯7上设有昆虫性诱剂是人工合成昆虫性外激素制作的产品。性诱剂主要是利用合成的雌成虫性引诱成分引诱雄成虫,从而杀死雄成虫,达到控害的目的。在成虫交配期释放昆虫性诱剂,可诱捕(杀)雄性成虫或干扰其交配,控制靶标害虫数量。昆虫性诱剂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对天敌安全的特点。应用性诱剂能控制特定害虫,不仅对其他昆虫没有杀伤作用,而且能明显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改善生态环境。本实施例通过诱虫灯体3和第一诱芯7的结合,在能够实现全天候杀虫的目的同时,二者之间相互配合,提高捕杀害虫的成功率。除此之外,针对特定的虫害时,第一诱芯7采用相应的昆虫性诱剂,从而实现特定种类害虫的捕杀。防护罩4一端为开放式敞口且另一端设有通孔的筒状结构体,其内部中空开放式敞口端的端部上设有栅栏式连接杆,防护罩4与顶板2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且诱虫灯体3位于顶板2与防护罩4形成空间中,诱虫灯体3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连接杆之间的缝隙中发出,以便实现害虫的诱捕。另外,收集箱5与防护罩4连接,收集箱5与防护罩4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以便人工清理收集箱5中的害虫,使整个装置的可用性增强。防护罩4的通孔端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二诱芯8,第二诱芯8伸向收集箱5。第二诱芯8与第一诱芯7的成分相同。当害虫通过栅栏式连接杆之间的缝隙进入捕虫设备内部,并在第二诱芯8的诱导下进入收集箱5,从而增强害虫的诱捕成功率。除此之外,收集箱5内部设置相应的粘连层和杀虫剂,以防止害虫的逃脱和完成害虫的捕杀。进一步地,顶板2的底壁处还设有发光装置6,发光装置6可以是白炽灯或者节能灯,发光装置6可增强光线的强度,用以辅助和增强诱虫灯体3引诱害虫的效果。进一步地,诱虫灯体3与发光装置6均通过光敏传感器开关与太阳能板1连接,光敏传感器开关可实现诱虫灯体3和发光装置6夜晚工作,白天处于关闭状态的效果,不需要人工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具有较好的自动化效果。进一步地,其还包括支架9,支架9与防护罩4连接。支架9用以固定于地面和支撑该装置,防止因外部因素发生倾倒。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能够在夜晚通过诱虫灯体发出的紫外线吸引农田中的害虫,继而通过收集箱进行害虫收集用以作为较为优质的有机肥料;另外,该农业用捕虫装置内部设有的第一诱芯在白天的时候吸引相应的害虫,突破了捕虫装置只能在晚上工作的限制,提高了捕杀害虫的速率;另外,第一诱芯、第二诱芯还可在夜晚与诱导灯体相配合,使整体的捕杀成功率得到提高;针对相关虫害可以通过第一诱芯和第二诱芯的更换来对特定的害虫进行捕杀。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太阳能板(1)、用于支撑太阳能板(1)的顶板(2)、诱虫灯体(3)以及用于收集害虫的收集箱(5),所述诱虫灯体(3)与顶板(2)的底壁连接,所述收集箱(5)与顶板(2)通过防护罩(4)连接,所述防护罩(4)的一端的端部设有栅栏式连接杆,所述防护罩(4)与顶板(2)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且所述诱虫灯体(3)位于所述顶板(2)与防护罩(4)形成空间中;所述顶板(2)的底壁处设有用于引诱害虫的第一诱芯(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太阳能板(1)、用于支撑太阳能板(1)的顶板(2)、诱虫灯体(3)以及用于收集害虫的收集箱(5),所述诱虫灯体(3)与顶板(2)的底壁连接,所述收集箱(5)与顶板(2)通过防护罩(4)连接,所述防护罩(4)的一端的端部设有栅栏式连接杆,所述防护罩(4)与顶板(2)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且所述诱虫灯体(3)位于所述顶板(2)与防护罩(4)形成空间中;所述顶板(2)的底壁处设有用于引诱害虫的第一诱芯(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洪举
申请(专利权)人:雅安市洪举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