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用检测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23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牛用检查室,它包括一矩形金属框,与金属框前、后相连接的大门和夹牛器,所述的矩形框内腔设计为单只牛行通道,所述的二侧壁后检查门上设有一对相配合的赶牛器;所述的夹牛器为安装在金属框纵向骨架上的一扇同步移动对开门,其包含一对门扇、与门扇相配合连接的手控滑轮装置、与手控门滑轮装置相配合连接的吊轨架,所述的一对门扇内侧边框上设有一对相配合的缺口,这对门扇关闭后形成一夹牛孔,该夹牛孔用于夹牛的颈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检测室设有夹牛器,牛颈被夹住后不能前后移动;2、由于检测室中设有赶牛器,牛受拦棍的阻挡,只能从后门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用检测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牛用检查室。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型牧场中,人们在养殖牛时,需对牛进行多种项目检测工作,及时发现牛是否存在着体质问题。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牛是一种活动物,检测时经常扭动,极为不配合,有时还会误伤人员,并且要在多人配合下才能完成项目检测工作,这种检测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对牛进行检测的工作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牛用检测室,包括一矩形金属框,与金属框前、后相连接的大门和夹牛器。为了使牛羊能单只进入检测室,所述的矩形框内腔设计为单只牛行通道。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进出检测室和对牛进行检测,所述的检测室二侧壁为门式结构,并且由立柱和与立柱相配合连接的前、后检查门组成。为了使进入检测室中的牛不能后退,只能往前走,所述的二侧壁后检查门上设有一对相配合的赶牛器。为了使赶牛棍能方便插入赶牛器中,并只能作单向往前移动,所述的赶牛器设计为一种使插入的拦棍只能作单向往前移动的装置,其结构是:包含一矩形框,设置于矩形框上的N个单向挡条;所述的档条之间相邻空隙为赶牛拦棍的插口。为了使夹牛器用手工能同时开启或关闭,所述的夹牛器为安装在金属框纵向骨架上的一扇同步移动对开门,其包含一对门扇、与门扇相配合连接的手控滑轮装置、与手控门滑轮装置相配合连接的吊轨架,其吊轨架连接金属框纵向骨架。为了使夹牛器具有夹牛功能,使牛不能前后移动,所述的一对门扇内侧边框上设有一对相配合的缺口,这对门扇关闭后形成一夹牛孔,该夹牛孔用于夹牛的颈部。为了使手柄能同时控制二门滑轮运行,所述的手控滑轮装置,包含一个安装在上轨架上的旋转手柄、与一对安装在滑轨上的门滑轮、及与旋转手柄和门滑轮相配合连接的摇杆。为了使旋转手柄转动受控制,同时推动二只摇杆动作,所述的旋转手柄,包含一手柄,与手柄相配合铰接的齿盘,与齿盘相配合互锁、固定在手柄上的弹性卡销,与弹性卡销相连、控制齿盘与手柄相互锁的拉绳。为了使手柄能同时连接二只摇杆,所述的手柄结构设计为“F”形状旋转杆,上横杆显斜形状与一摇杆铰接,下横杆与另一摇杆铰接。为了使吊轨框能安装手控滑轮装置和保证门滑轮运行,所述的吊轨架结构为一矩形框,其上框架为上轨架,用于连接金属框和固定齿盘,下框架为滑轨,用于门滑轮运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检测室侧壁设计为前后检查门结构,工作人员可方便地从不同方位进入检测室对牛进行检查;2、由于检测室设有夹牛器,牛颈被夹住后不能前后移动,检查人员无需他人帮忙就可放心地对牛羊进行检查;3、由于检测室中设有赶牛器,打开夹牛器后,牛受拦棍的阻挡,只能从后门外出;4、由于旋转手柄中设有控制转动机构,并且手柄设计为“F”形结构,与二摇杆相铰接,这样可同时控制一对门扇开或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牛器的开启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牛器的关闭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牛用检测室,包括一矩形金属框1,与金属框1前、后相连接的大门2和夹牛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框1的内腔为单只牛行通道,二侧壁为门式结构,由立柱11、与立柱11相配合连接的前、后检查门(12、13)组成,其二后检查门13上设有相配合的赶牛器14。所述的赶牛牛器14为一种使赶牛棍作单向往前移动的装置,其结构是:包含一矩形框14-1,设置于矩形框14-1上的N个单向挡条14-2;所述的档条14-2之间相邻空隙为赶牛棍的插口14-3。所述的单向档条14-2由设置在矩形框14-1上的挡条和与档条相配合的挡块组成。所述的夹牛器3为安装在金属框纵向骨架15上的一扇同步移动对开门;所述的对开门,包含一对门扇(31、32)、与门扇(31、32)相配合连接的手控滑轮装置33、与手控滑轮装置33相配合连接的吊轨架34,其吊轨架34连接金属框纵向骨架15。所述的一对门扇(31、32),其内侧边框上设有一对相对应的缺口,门扇(31、32)关闭后,这对缺口形成夹牛空隙35,该夹牛孔35用于夹牛颈颈部;所述的夹牛孔35。所述的手控滑轮装置33,包含一个安装在上轨架34-1上的旋转手柄33-1、与一对安装在滑轨34-2上的门滑轮(33-2、33-3)、及与旋转手柄33-1和门滑轮(33-2、33-3)相配合连接的摇杆(33-4、33-5)。所述的旋转手柄33-1,包含一手柄33-11,与手柄33-11相配合铰接的齿盘33-12,与齿盘33-12相配合互锁、固定在手柄33-11上的弹性卡销33-13,与弹性卡销33-13相连、控制齿盘33-12与手柄33-11相互锁的拉绳33-14。所述的手柄33-11结构设计为“F”形状旋转杆,上横杆显斜形状与摇杆33-4铰接,下横杆与摇杆33-5铰接。所述的单向档条14-2由设置在矩形框14-1上的挡条和与档条相配合的挡块组成。所述的吊轨架34结构为一矩形框,其上框架为上轨架34-1,用于连接金属框3和固定齿盘33-12,下框架为滑轨34-2,用于门滑轮(33-2、33-3)运行。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打开检测室大门2,将牛赶入金属框1中往前走,待牛的颈部移动到夹牛器3位置时,拉动拉绳33-14打开卡入齿盘33-12中的卡销33-13,转动手柄33-11,使门滑轮(33-2、33-3)移动,关闭门扇(31、32),夹牛器夹住牛的颈部;检查人员就可打开各检查门,进入工作室做检测工作。待检查工作完毕后,在赶牛器14的空隙中插入一根拦棍,打开夹牛器3,由于拦棍阻挡,并且拦棍向前移动赶牛,牛只能往室外出走。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牛用检测室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牛用检测室,包括一矩形金属框(1),与金属框(1)前、后相连接的大门(2)和夹牛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框(1)的内腔为单只牛行通道,二侧壁为门式结构,由立柱(11)、与立柱(11)相配合连接的前、后检查门(12、13)组成,其二后检查门(13)上设有相配合的赶牛器(14);所述的赶牛器(14)为一种使赶牛棍作单向往前移动的装置,其结构是:包含一矩形框(14‑1),设置于矩形框(14‑1)上的N个单向挡条(14‑2);所述的档条(14‑2)之间相邻空隙为赶牛拦棍的插口(1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用检测室,包括一矩形金属框(1),与金属框(1)前、后相连接的大门(2)和夹牛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框(1)的内腔为单只牛行通道,二侧壁为门式结构,由立柱(11)、与立柱(11)相配合连接的前、后检查门(12、13)组成,其二后检查门(13)上设有相配合的赶牛器(14);所述的赶牛器(14)为一种使赶牛棍作单向往前移动的装置,其结构是:包含一矩形框(14-1),设置于矩形框(14-1)上的N个单向挡条(14-2);所述的档条(14-2)之间相邻空隙为赶牛拦棍的插口(1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用检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牛器(3)为安装在金属框纵向骨架(15)上的一扇同步移动对开门;所述的对开门,包含一对门扇(31、32)、与门扇(31、32)相配合连接的手控滑轮装置(33)、与手控滑轮装置(33)相配合连接的吊轨架(34),其吊轨架(34)连接金属框纵向骨架(15);所述的一对门扇(31、32),其内侧边框上设有一对相对应的缺口,门扇(31、32)关闭后,这对缺口形成夹牛孔(35),该夹牛孔(35)用于夹牛颈的颈部;所述的手控滑轮装置(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凯明徐峰郑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键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